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教案【篇一: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工作方案】小学语文组集体备课工作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

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集体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课堂,特制定本集体备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

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前提下,围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这一主题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组长:任长武副组长:陈政、堵祖群成员:全体语文教师三、各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一年级:伍茂华二年级:陈芊汛三年级:殷芷四年级:梅红五年级:肖海丽六年级:李燕四、备课基本内容:1、学科学期教学计划⑴学期教学目标,包括教学重点难点等。

⑵教学分析,包括学生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⑶教学措施、教改设想,必须围绕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要点有所创新。

⑷教学安排及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2、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单元名称、教学时间、单元教学内容、目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等。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策略、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及教学后记等。

五、集体备课具体要求:“一线”、“两法”、“三定”、“四备”、“五统一”、“六点”。

1、贯穿一条主线:以学促研,以研促教。

2、优化“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3、落实“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4、搞好“四备”:备课标、备教参、备教材、备学生。

5、做到“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课时分配和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作业布置和双基训练、统一检测内容。

6、钻透“六点”:知识点、重点、难点、能力点、教育点和创新点。

七、集体备课教案形式:无论是详案还是简案,均提倡多样化的教案形式。

如活页卡片式、电子稿式、书头备课式及备课本形式等,教案要制作相应的课件。

八、集体备课时间:一年级组:每周四的第三节课二年级组:每周四的第五节课三年级组:每周三的第三节课四年级组:每周三的每五节课五年级组:每周一的第三节课六年级组:每周一的第五节课九、集体备课地点:一年级组:1栋二楼办公室二年级组:1栋三楼办公室三年级组:1栋四楼办公室四年级组:教导处办公室五、六年级组:2栋三楼办公室十、集体备课制度:1、备课组长的工作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全组成员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2、主备教师应按照新课改要求,认真撰写教案,交流时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讲解清楚。

3、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应认真阅读主备教师教案,并对教案及主讲教师的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4、主备教师和其它教师均应认真对待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准备充分,发言积极,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5、教案的形成要切实进行3个回合的研究,人人出点子,想创意,力求教案精巧、操作性强。

教案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

6、经常开展听评课活动,定期举行公开课。

加强教学传、带、帮,做到指导耐心,学习虚心,互相讨论,共同提高。

7、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组员素质,加强交流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8、每周星期四为学校“集体备课日”,各备课组必须按要求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9、教导处加强学校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督查。

小学语文教研组2016年下学期【篇二: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学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篇三: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稿模式】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第四单元(12桂花雨——13开天辟地)主备人:一、单元解读本次备课内容是课文《桂花雨》、习作三、练习三和课文《开天辟地》。

《桂花雨》是讲作者回忆了童年桂花,花落如雨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

第二到第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第五到第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

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习作3》写信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

写信要符合书信格式。

信的开头写称呼,要顶格写。

称呼后面加冒号。

信的正文另起一行,每段开头空两格。

要先写问候的话,再把要说的事情一件一件往下写,最好每件写一段。

正文写完了,要另起一行写上”祝你健康”等祝福的话。

最后写上名字和日期。

名字写在右下方,前面可以写上”弟”“妹”等称呼。

日期写在名字的下一行。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别忘了一定写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邮政编码,把信封好,贴上邮票,信就可以寄出去了。

信封的左上方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要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练习3》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开天辟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新课标对本单元教学要求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想象课文《桂花雨》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3、掌握书信的格式。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4、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名言,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5、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6、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7、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己的话复述《开天辟地》课文。

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了家乡旧宅院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3、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4、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四、学情分析《桂花雨》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意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中。

我们的学生相比而言,缺少的是对生活的细致体验,在这一方面,需要引导激励。

《习作3》随着时代的发展,书信已渐渐谈出了人们的视线,因此学生对于书信还是比较陌生的。

《练习3》开学时,在前面我们读了《读书做笔记》,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对一些符号更是陌生。

《开天辟地》是神话故事,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对于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关注较少,学生关注的往往是故事的情节。

五、教学建议《桂花雨》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如果有条件,教师可多读一点琦君写的文章,以便对她有较多的了解。

2.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

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

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

还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3.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如联系古诗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习作3》一是教师要写范文,在写的过程中,对指导习作方法及习作内容上,都会有亲身体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学校教育不能只关注课本,更要关注我们的生活,应该组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阅读资料、看记录片、走访老人、走进风景区等)了解家乡的风光风俗,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习作中才能有情感的升华。

《练习3》学习读书时做记号,通过看图表,熟悉常用记号的作用。

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了解歇后语和背诵歇后语。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50篇。

)口语交际:学会赞美,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赞美的名人名言和事例,做好语言及思想的积蓄。

《开天辟地》1、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读。

2、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数量较多,要抓住重点进行指导。

另外,课文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多音字倒,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方法体会三声和四声用法的不同。

血字的读音是四声,不是三声,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写字的指导可以与抄写词语和句子的练习结合起来。

3、可以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细致品读,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

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

还可以建议学生回家以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4、在用心品读、细致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如,第四自然段中,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得很具体。

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分别变成了世界上的万物。

对地球万物的描写,较多地使用了形容词偏正结构的短语,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恰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这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注意,并抄写下来。

5、建议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如果有时间,可以在班里召开一次神话故事会。

六、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桂花。

七、课时分配第八周: 12、桂花雨——练习3(7课时)第九周: 13、开天辟地(2课时)八、课时简案12、桂花雨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