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主要控制要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主要控制要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及主要控制要素
【摘要】从建筑建造、人文配套设施、环境最大容量度、土地使用强度、城市的总体规划指导及行为活动等六个方面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因素。

为城市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进一步论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中的地位和含义。

【关键词】控制要素,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容量,配套设施,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流入我国以来,在城市规划行业中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随着城市规划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变化,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这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大部分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
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根据,重点是有效的使用土地,对建设用地的性质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对空间环境和土地的使用强度以及确定城市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其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特别注重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相连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也有指导意义。

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一)战略层面规划以及操作层面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这两个层面规划的中间环节,是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根据,有效的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思路、上层的调控转变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定量、微观调控。

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蕴含着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属性,它在整体调控范围内,又能根据实际用地情况灵活发展变化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规划理念、设计与规划管理的契合。

侯全华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与城市设计融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土地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注重城市规划的延续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政策为依托,在其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城市政策内容。

比如: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构成、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情况、政策鼓励开发和建设、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并且传达政策方面的信息引领城市的社会、教育、经济、环境保护、城乡结合等协调发展。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因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的控制指标内容:建筑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容积率、绿地率和空地率等。

基于对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的考虑,必须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容纳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综合的考虑。

城市建设用地的建设量受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影响。

人口密度制约了建设
用地上的人口聚集数;绿地率和空地率显示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在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例。

2、土地使用的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城市用地上的建设内容、面积、方位以及边界范围等做出具体的规定。

实际控制内容包含城市用地的性质、用地使用的相容性,甚至包括用地边界以及面积大小。

3、对建筑建造的监控与规定
实行对建筑建造的监控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从技术规定方面,建筑物的布置以及建筑物的群体关系需要实行监控;第二,安全和合理利用空间方面,对建筑建造的监控和实施利于优化生产和生活外在的环境。

例如:建筑建造的监控包括对建筑之间的实际距离、空间高度、建筑群在沿路边的高度规定、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空间规定等;在人文理念设想安全方面还包含如应急消防、抗震施设、卫生管理、日常安全维护与预防、防洪防雷等设施,此外还有些特殊的建筑场地规划需求,如飞机场的周围空间清空、微波以及通信过道等特殊专业规定。

4、城市的总体规划指导
在城市的建筑设计引导中,对于历史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最重要的。

怎么样把历史文化景观依托城市建筑空间艺术和建筑美学的原理结合是一个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部分)也是城市发展应该正视的议题。

城市的设计引导是在这种空间环境中平衡建筑单体和和群体(集群)的关系,有效的指导大型综合性
建筑的设计,为一个城市的人文景观发展提供参考。

5、成熟的建筑配套设施要求及调控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配套设施是人性化的建筑设施之一。

但是配套施设是按照国家和地方的实际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因为它是顺利进行生产以及生活的保障。

对配套设施的监控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仓管用地以及人居用地等方面的设施,除此之外还有行政公共管理方面的设施,如市政公共设施的配置等。

6、行为活动的控制的概念及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行为活动控制主要是基于外部活动环境下,具体监控环境保护措施和日常交通安全活动。

第一:从保护环境层面,遵循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严格依据特定的标准防治在建筑建造或者其它生产活动中排放的“三废”甚至是有毒物质,另外特别注意噪音、响震、颠簸辐射等。

第二:从日常的交通安全方面,在规划的地块中限定人、车的方向和数量,特别是对于车的类型以及设计停泊位置数量、装卸用地的面积、位置、空间大小以及出入的设计等。

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效空间,提高地块的利用率。

四、建筑建造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计划的契合
1、城市用地的总体规划的概念及地位
城市用地的总体规划的概念: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按照社会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设计和规定各项建设及其要素的总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以城市扩张为依托,是
城市进步与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也是规划着一个城市的的未来走向。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是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其控制指标是根据城市建设所在地区的土地规划使用的性质机及其使用强
度效率来确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道路以及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监控。

总之,控制性详细规划手段必须依托于城市总体规划,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

3、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互相包含关系探析
从哲学方面考虑,这两者的的作用是相互包含和依赖,相辅相成。

城市总体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依据,决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方向;因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依赖于城市总体规划,不能超越城市总体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服从于于城市总体规划,因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部署地位决定了它的规模和发展方向。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与补充,两者密不可分。

五、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以及内容要素
1、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的准则
控制指标为建设所在地区的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以及使用强度状况,确定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

特别对建筑空间环境状态控制有详细规划要求。

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任务。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要素
(一)根据详细规划的规定,在范围内各种不同城市使用性质用
地的边界以及在合理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
(二)对控制指标的规定方面,包含:建筑空间高度、建筑与建筑之间距离控制、建筑的最大容积率、建筑密度范围、绿地率的控制、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的设置、机动车的出入口方位的设置等);
(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红线位置、各级支路、点坐标和标高的监控;
(四)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以及管径、工程管线的方位走向是根据规划的容量来确定。

(五)制定法律法规方面,必须明确建筑建造土地使用及管理规定。

五:结束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伴随着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及时间的变革而出现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也是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过渡到动态控制的过程,符合城市规划基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动态城市用地管理的决策程序。

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方法,它和传统性修建性详细规的不同点是,最大限度的磨合了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高冀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学
报,2000,32(6):54.
[3]朴浩.西安高校新校区规划的回顾与思考[j].陕西建
筑,2007,33(3):7.
[4]沈国尧.大学校园环境规划理论探讨[j].建筑学
报,1991,17(3):7.
[5]彭康健.大学校园的科技模式[j].建筑师(台
湾),1993,19(1):
[6]蔡瀛; 王朝晖; 姚燕华; 孙翔; 李光旭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创新——《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解析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09-01中国会议
[7]代秀龙; 赵楠基于规划管理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研究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09-20中国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