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昭君的史实记载————————————————————————————————作者: ————————————————————————————————日期:史实记载:(1)《汉书》班固元帝纪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韩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辜,乎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2)《汉书》班固匈奴转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
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3)《后汉书》范晔南匈奴列传初,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以次当为左贤王。
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
单于欲传其子,遂杀知牙师。
知牙师者,王昭君之子也。
昭君字嫱,南郡人也。
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
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4)《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二十九●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
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单于号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5)《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三十呼韩邪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
复株累若鞮单于以且麋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
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
(6)《资治通鉴》司马光卷三十五王莽欲悦太后以威德至盛,异于前,乃风单于令遣王昭君女须卜居次云入侍太后,所以赏赐之甚厚。
民间记载:(1)《西京杂记》葛洪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
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
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
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
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
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2)《汉魏遗书钞本·琴操》王昭君者,齐国王穰女也。
端正闲丽,未尝窥门户。
穰以其有异于人,求之者皆不与。
年十七,献之元帝。
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
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
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其处。
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娼乐,乃令后宫妆出。
昭君怨恚日久,乃便修饰,善妆盛服,光辉而出,俱列坐。
元帝谓使者曰:“单于何所愿乐?”对曰:“珍奇怪物,皆悉自备。
惟妇人丑陋,不如中国。
”乃令后宫欲至单于者起,昭君喟然越席而前曰:“妾幸得备后宫。
粗丑卑陋,不合陛下之心,诚愿得行。
”帝大惊,悔之,良久太息曰:“朕已误矣。
”遂以与之。
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遣使报汉白璧一只,騵马十匹,胡地珍宝之物。
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献于孝元帝,讫不幸纳。
昭君至单于,心思不乐,乃作《怨旷思惟歌》。
昭君有子曰世达,单于死,世达继立。
凡为胡者,父死妻母。
昭君问世达:“汝为汉也,为胡也?”世达曰:“欲为胡耳。
”昭君乃吞药自杀。
(3)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校注张锡厚注:“□□”表示已遗失□□□□□□迷,前□(军)□□□□□,□□□□□此难,路难荒径足风惛,□□□□□□□,□□景色似酝腽。
每银北奏黄芦泊,原夏南地持白□,□□□搜骨利幹,边草叱沙纥逻分。
阴圾爱长席箕掇,□谷多生没咄浑,纵有衰蓬欲成就,旋被流沙剪断根。
□(酒)泉路远穿龙勒,石堡云山接雁门,蓦水频过及敕戌,□□□(望)见可岚屯。
如今以暮(慕)单于德,昔日还承汉帝恩,□□□(定)知难见也,日月无明照覆盆。
愁肠百结虚成著,□□□(千)行没处论,贱妾傥期蕃里死,远恨家人昭(招)取魂。
汉女愁吟,蕃王笑和,宁知惆怅,恨别声哀,管弦马上横弹,即会途间常奏。
侍从寂寞,如同丧孝之家,遣妾攒蚖,仗(状)似败兵之将。
庄子云何者:“所好成毛羽,恶者城(成)疮癣;”“爱之欲求生,恶之欲求死。
”妾闻:“居塞北者,不知江海有万斛之舡;居江南之人,不知塞北有千日之雪。
”此及苦复重苦,怨复重怨。
行经数月,途程向尽,归家渧遥,迅昔不停。
即至牙帐,更无城郭,空有山川。
地僻多风,黄羊野马,日见千群万群,□□羱羝,时逢十队五队。
似(以)语(契)丹为东界,吐蕃作西邻;北倚穷荒,南临大汉。
当心而坐,其富如云。
毡裘之帐,每日调弓;孤格之军,终朝错箭。
将斗战为业,以猎射为能。
不朁而衣,不田而食。
既无穀麦,啖肉充粮。
少有丝麻,织毛为服。
夫突厥法用,贵杜(壮)贱老,憎女忧(爱)男。
怀鸟兽之心,负犬戎之意。
□(冬)天逐暖,即向山南;夏月寻源(凉),便居山北。
河(何)惭尺壁(璧),宁谢寸阴。
是竟直为作处伽陀人多出来掘强。
若道一时一饷,犹可安排;岁久月深,如何可度。
妾闻:“邻国者大而小而强自强弱自弱自弱,何用逞雷电之意气,争锋火之声,独乐一身,苦他万姓。
”单于见明妃不乐。
唯传一箭,号令□军。
且有赤狄白狄,黄头紫头,知策明妃,皆来庆贺。
须命缧亦柘(拓)驼,菆菆作舞,仓牛乱歌。
百姓知单于意,单于识百姓心。
良日可借(惜),吉日难逢。
遂拜昭军(君)为烟脂皇后。
故□(入)国随国,入乡随乡,到蕃禀(里)还立蕃家之名,荣拜号作烟脂贵氏处有为陈:传闻突厥本同威,每唤昭军(君)作贵妃,呼名更号烟脂氏,犹恐他嫌礼度微。
牙官少有三公子,首领多饶五品绯。
屯下既称张毳幕,临时必请建门旗。
搥钟击鼓千军啖,叩角吹螺九姓围,澣(瀚)海上由(尚犹)呜戛戛,阴山的是搌(颤)危危。
樽前校尉歌杨柳,坐上将军无乐辉(舞落晖),乍到未闲(娴)胡地法,初来且著汉家衣。
冬天野马从他瘦,夏月犛牛任意肥,边云忽然闻此曲,令妾愁肠每意归。
蒲桃未必胜春酒,毡帐如何及采帏,莫怪適来频下泪,都为残云度岭西。
上卷立铺毕,此入下卷。
明妃既策立,元来不称本情,可汗将为情和,每有善言相向。
“异方歌乐,不解奴愁;别城(域)之欢,不令人爱。
”单于见他不乐,又传一箭,告报诸蕃,非时出腊(猎),围绕烟旨山,用昭军(君)作中心,万里攒军,千兵逐兽。
昭军(君)既登高岭,愁思便生,遂指天叹帝乡而曰处若为陈说?单于传告报诸蕃,各自排兵向北山,左边尽著黄金甲,右件(半)芬云(纷纭)似锦团。
黄羊野马捻枪拨,鹿鹿从头吃箭川(穿),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妾家宫宛(苑)住奏(秦)川,南望长安路几千,不应玉塞朝云断,直为金河夜蒙连。
烟旨山上愁今日,红粉楼前念昔年,八水三川如掌内,大道青楼若服(眼)前。
风光日色何处度,春色何时度酒泉?可笑轮台寒食后,光景微微上(尚)不传。
衣香路远风吹尽,朱履途遥蹑镫穿,假使边庭突厥宠,终归不及汉王怜(怜)。
心惊恐怕牛羊吼,头痛生曾(憎)乳酪膻,一朝愿妾为红□(鹤),万里高飞入紫烟。
初来不信胡关险,久住方知虏塞□,祁雍更能何处在,只应弩那白云边。
”昭军(君)一度登千山,千回下泪,慈母只今何在?君王不见追来。
当嫁单于,谁望喜乐。
良由画匠,捉妾陵持,遂使望断黄沙,悲连紫塞,长赤县,永别神州。
虞舜妻贤,渧能变竹,飏良(杞梁)妇圣,哭烈(裂)长城。
乃可恨积如山,愁盈若海。
单于不知他怨,至夜方归。
虽还至帐,卧仍不去。
因此得病,渐加羸瘦。
单于虽是番人,不那夫妻义重。
频多借问,明妃遂作遗言,略述平生,留将死处若为陈说?“妾嫁来沙漠,经冬向晚时,和明以合调,翼以当威仪。
红检(脸)偏承宠,青蛾侍妾时,妾貌如红线,每怜岁寒期。
今果连其病,容华渐渐衰,五神俱总散,四代的危危。
月华来映塞,风树已惊枝。
炼药须岐伯,看方要巽离,此间无本草,何处觅良师。
妾貌如红线,孤鸾视犹影(影犹)□□,龙剑非人常(尚)忆雌,妾死若留故地葬,临时□(请)报汉王知。
”单于答曰:“忆昔鸾(銮)殿,相将出雁门,同行复同寝,双马覆(复)双奔。
度岭看玄(悬)瓮,临行望覆盆,到家蕃里重,长丑汉家恩。
饮食盈帔桉,蒲桃满颉樽,元来不向口,交命若何存。
奉(凤)管长休息,龙城永绝闻,画眉无若择,泪眼有新恨(痕)。
愿为宝马连长带,莫学孤蓬剪断根,公主时亡仆亦死,谁能在后哭孤魂。
”从昨夜已来,明妃渐困,应为异物,多不成人。
单于重祭山川,再求日月,百计寻方,千般求术,纵令春尽,命也何存。
可惜□□(明妃),□(奄)从风烛。
故知生有地,死有处。
恰至三更,大命方尽。
单于脱卻天子之服,还著庶人之裳,披发临丧,魁渠并至。
骁(晓)夜不离丧侧,部落岂敢东西。
日夜哀吟,无由蹔棳(辍),恸悲切调,乃哭明妃处若为陈说?昭军(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非(飞)书奏汉王。
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
衙官坐位刀离(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枷(架)上罗衣不重香,可惜未殃(央)宫里女,嫁来胡地碎红妆。
首领尽如云雨集,异口皆言斗战场,寒风入帐声犹苦,晓日临行哭未殃(央)。
昔日同眠夜即短,如今独寝觉天长。
何期远远离京兆,不忆冥冥卧朔方,早知死若埋沙里,悔不教君还帝乡。
表奏龙庭。
敕未至,单于唤丁宁(灵)塞上卫律,令知葬事。
一依蕃法,不取汉仪。
棺椁穹庐,更别方圆。
千里之内,以伐醮(樵)薪,周匝一川,不案□马。
且有奔驼勃律,阿宝蕃人,膳主犛牛,兼能煞马。
酝五百瓮酒,煞十万口羊,退犊燖驼,饮食盈川,人伦若海。
一百里铺氍毛毯,踏上而行;五百里铺金银胡瓶,下脚无处。
单于亲降,部落皆来。
倾国成仪,乃葬昭军(君)处若为陈说?诗书既许礼缘情,今古相传莫不情,汉家虽道生离重,蕃率犹嫌死葬轻。
单于是日亲临送,部落皆来引仗行,睹(赌)走熊罢(罴)千里马,争来竞逞五军兵。
牛羊队队生埋壙,仕女芬芬(纷纷)耸入坑,地上筑境(坟)犹未了,泉下惟闻叫哭声。
蕃家法用将为重,汉国如何辄肯行,若道可汗倾国葬,焉知死者绝妨生!黄金白玉莲(连)车载,宝物明珠尽库倾,昔日有秦王合国葬,挍料昭军(君)亦未平。
坟高数尺号青冢,还道军人为立名,只今葬在黄河北,西南望见受降城。
故知生有地,死有处,可惜明妃,奄从风烛,八百馀年,坟今上(尚)在。
后至孝哀皇帝,然发便(使)和蕃。
遂差汉使杨少徵杖节和来吊。
金重锦轁(縚)缯,入於虏廷,慰问蕃王。
单于闻道汉使来吊,倍加喜悦,光依礼而受汉使吊。
宣哀帝问,遂出祭词处若为陈说?明明汉使达边隅,禀禀(凛凛)蕃王出帐趋,大汉称尊成命重,高声读敕吊单于。
“昨咸来表知其向,今叹明妃奄逝殂,故使教臣来吊祭,远道兼问有所须。
此间虽则人行义,彼处多应礼不殊,附马赐其千匹采,公主子仍留十解(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