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贵州省县(市、区、特区)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4〕22号)精神,强化禁毒宣传教育,全面加强禁毒工作,深入推进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科学客观了解各县(市、区、特区)群众对禁毒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省统计局制定本调查方案。
一、组织实施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按照省禁毒办、省统计局的要求,负责调查方案设计、编制计算机处理程序、组织培训调查访问员、开展调查访问、抽检和复核样本、汇总调查数据、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和整理、管理调查资料等工作。
二、调查时间、范围及被调查对象本次满意度调查于2019年12月启动实施,2020年1月完成调查工作。
本次调查访问对象为在调查地居住满半年以上,年龄在16周岁以上能明确表达个人意思的城乡居民。
三、调查内容、方式及满意度分值计算调查内容:党委、政府对禁毒工作的重视度,公安机关对贩毒、吸毒的打击力度,禁毒宣传工作成效,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满意率,禁毒知识测评等。
调查方式:一是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方式,用于开展电话问卷调查;二是“贵州统计调查与发布”APP测评,用于开展禁毒知识测评。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是采用计算机自动随机抽样,通过电话进行访问调查,是国内外专业调查机构开展民意调查的主要方式,调查员不直接与被调查者见面,对那些难接触、因多种原因拒绝面访的人群,调查成功率高。
调查过程全程录音、监听,减少人为因素影响,调查结果更加客观、真实。
“贵州统计调查与发布”APP测评是通过移动电话用户在手机下载安装APP客户端,自主参与测评。
满意度分值计算:禁毒工作群众满意度由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调查结果和“贵州统计调查与发布”APP测评结果合成。
电话调查满分60分,其中:座机电话调查结果占20分,移动电话调查结果占40分;APP测评结果占40分。
电话调查满意度按照指标体系及权重由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汇总而得, APP 测评结果按参与测评对象回答禁毒知识的平均正确率计算得分。
四、指标体系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主要调查指标和内容见下表:APP测评主要内容:禁毒知识50题。
五、调查工作流程调查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
制定调查实施方案、设计调查访问问卷、编制计算机数据处理程序并测试、根据项目的要求培训和测试访问员。
第二阶段为访问阶段。
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和“贵州统计调查与发布”APP调查为手段,对项目实施调查访问。
进行调查访问期间,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适时进行监控,访问过程全程录音,有关领导及管理人员进行督察、复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整理。
第三阶段为资料整理分析阶段。
调查数据经过审核、汇总、整理后,采用计算机专用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汇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基本情况、主要结果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第四阶段为验收阶段。
进行调查项目验收,对调查结果进行运用。
六、质量控制调查质量是项目调查的生命,调查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对调查质量的有效控制,为确保调查工作的质量,对整个调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方式如下:(一)质量控制流程。
(二)调查前质量控制。
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明确方案设计人员,根据项目要求设计调查方案,并照流程同有关方面沟通,确保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严格执行《贵州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访问员及督导员管理办法》,建立访问员档案,规范访问员培训,严禁未经两次培训的新访问员直接上岗,严禁对调查问卷不熟、未熟练掌握软件操作的访问员上岗;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工作人员须建立访问员培训台账,加强培训和检查力度,对不合格访问员重训或清退。
规范调查流程,严格执行《贵州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流程管理办法及质量控制办法》,在项目启动时设置密码,调查完成后输入密码现场解密汇总。
(三)调查中质量控制。
现场监听。
调查全过程按一定比例配备督导员进行监听,监听比例为成功样本的20%。
监听要求督导员认真负责,重点对新访问员监听,在监听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访问员,积极与访问员沟通,重大事项及时向中心工作人员汇报,提高访问质量。
值班巡查。
调查全过程中心工作人员按照《贵州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值班管理制度》加强巡查,对督导员监听样本的4%进行抽查。
(四)调查后质量控制。
调查后质量控制主要是按照《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质量复核标准》对录音进行复核,复核比例为30%,中心工作人员对复核的4%进行检查,对全部样本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极端值、异常值,确保调查质量。
附件:1.贵州省禁毒工作满意度专项测评电话调查问卷2.贵州省禁毒工作满意度专项测评APP调查问卷3.满意度计算贵州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贵州省统计局2019年10月28日附1:贵州省禁毒工作满意度专项测评电话调查问卷您好!我是贵州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访问员,受省禁毒办委托,想了解您对当地禁毒工作情况的评价,希望耽误您一点时间,好吗?个人信息A1、请问您是居住在XXX县吗?1、是2、不是(结束访问)A2、请问您居住有半年以上吗?1、有2、没有(结束访问)A3、请问您的年龄1、18岁以下(结束访问)2、18岁—34岁3、35岁—49岁4、50岁—65岁5、65岁以上(结束访问)A4、请问您的职业1、企业职员2、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3、务农4、个体户、私营业主(自由职业者)5、学生6、离退休人员7、无业(失业、待业)人员8、其他A5、请问您文化程度:1、初中及以下2、高中(中专、职高)3、大专4、大学本科及以上A6、受访者性别:1、男2、女主体问题党委、政府对禁毒工作的重视度Q1、您认为本地党委、政府对禁毒工作是否重视?1、重视2、一般3、不重视4、不清楚公安机关对贩毒、吸毒的管控度Q2、您认为本地的吸贩毒问题是否严重?1、不严重2、一般3、严重4、不清楚。
Q3、您认为本地公安机关对毒品犯罪活动打击如何?1、打得严2、一般3、打得不严4、不清楚Q4、您认为本地政府部门对吸毒人员管理如何?1、管得紧2、管得松3、不管4、不清楚Q5、您认为当地吸毒人员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单选题】1、不严重2、一般3、严重4、不了解 (不读出)禁毒宣传工作成效Q6、您居住地的政府部门有没有开展过禁毒预防教育活动?1、有2、没有Q7、请问您家里有在读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吗?1、有2、没有(跳问Q9)Q8、他\她的学校开展过禁毒教育宣传活动吗?1、开展过2、没有开展过或不知道(跳问Q10)Q9、您知道学校、社区开展过哪些禁毒宣传活动?(多选)1、给父母写一封禁毒告诫信2、制作禁毒手抄报、写禁毒心得体会3、参观学习禁毒展板4、课堂禁毒知识学习5、举行禁毒宣誓6、观看禁毒教育专题片、组织参观禁毒教育基地7、参观网上禁毒展览馆8、其他Q10、您认为吸毒会不会损害身体?1、会2、不会3、不知道(不读出)Q11、您认为吸毒会不会影响家庭和睦?1、会2、不会3、不知道、不好说(不读出)Q12、您认为吸毒会不会危害社会?1、会2、不会3、不知道(不读出)Q13、有人因为好奇通过吸毒来减压、减肥、找刺激您认为对不对?1、对2、不对3、不一定不好说(不读出)Q14、您认为尝试一次吸毒会不会上瘾?1、会2、不会3、不知道、不好说(不读出)Q15、您认为戒除毒瘾容不容易?1、容易2、不容易3、不知道、不好说(不读出)Q16、您知道举报吸毒贩毒,查实后有奖励吗?1、知道2、不知道Q17、您如果发现吸毒贩毒违法犯罪现象您会:1、积极举报2、危害到自己利益才举报3、任何情况都不举报4、不好说(不读出)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满意率.Q18、您对当地政府部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评价是?1、满意2、基本满意3、不满意4、不清楚Q19、您对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持什么态度?1、赞成2、不赞成附2:贵州省禁毒工作满意度专项测评APP调查问卷1.听人说吸毒能治病,为了治病可以吸毒。
这一说法(B)。
A.正确B.错误2.吸食摇头丸是违法行为(A)。
A.正确B.错误3.毒品成瘾性不强,尝一口不会上瘾。
这一说法(B).A.正确B.错误4.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5.青少年是我国目前毒品预防教育的重点(A)。
A.正确B.错误6.《禁毒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2008年6月1日(A)。
A.正确B.错误7.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可以不予处罚。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8.非法种植罂粟是违法行为。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9.《贵州省禁毒条例》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A)。
A.正确B.错误10.吸食毒品等于自我毁灭。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1.吸食冰毒易产生幻觉,如果驾驶机动车辆可能会造成严重交通事故。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2.吸食毒品,既害社会,又害家庭,更害自己。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3. 《国务院戒毒条例》自2011年6月26日起施行(A)。
A.正确B.错误14. 罂粟壳可以当火锅调料,这句话是(B)。
A.正确B.错误15.《禁毒法》规定我国的禁毒方针是: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并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A)。
A.正确B.错误16.当有人威胁青少年学生吸毒时,青少年要将情况主动告知家长和学校,并及时打110报警,寻求帮助。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7.毒品犯罪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8.国家鼓励公民、社会团体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19.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并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0.摇头丸主要出现在慢摇吧、迪厅等娱乐场所,青少年应尽量远离这些场所。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1.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预防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2.怀孕女性吸食毒品,容易导致胎儿畸形、死胎。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3.吸毒会败坏社会风气、消耗社会财富、腐蚀人的灵魂。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4.吸毒群体的死亡率比一般人高。
这一说法(A)。
A.正确B.错误25.偶尔吸一两次毒品,一般都不会上瘾。
这种说法( B )。
A.正确B.错误26.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会自我约束,谨慎交友,避免误入歧途、深陷毒海。
这一说法(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