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考前心理指导

高考考前心理指导

高考考前心理指导一、高考临考前三天考生该做什么?第一不宜把前一阶段的全面而系统的复习计划延伸到这三天里才完成。

无论原计划在高考前准备把所有功课复习五遍也好,或者三遍也罢,千万都要记住,复习功课,把握要点到满意程度的期限至少应是高考前三天。

第二这三天里,在保证适当而充足的休息的同时,主要是进行非系统性复习,对自己参加应考的知识结构回忆一下,认为可能考的内容,就重点背记下来,也可以自己模拟高考试卷进行猜题训练,这样可以增强应考自信心。

第三抓住时机,充分休息好。

在这三天里,如果有机会,能让自己比平时多休息1~2小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难得的。

第四在高考前一两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

熟悉考场包括的内容有:所在考场离居住地点有多远?用什么方式抵达比较迅速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在哪个位置?座位是靠近门窗还是靠近墙角?厕所及其他服务设施在哪儿?这些问题在临考准备时都应该尽可能弄得一清二楚。

否则,临到考试时由于没有准备,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使你陷入被动状态,破坏你良好的考试情绪,分散你的注意力。

第五无论坐车走路,都要遵守交通规则,以保证出行安全;要了解发生紧急情况时的求助方法,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不宜单独出行,最好有家长陪伴。

第六考生在考试期间可穿戴自己最喜欢的服饰,以使自己充满自信和活力,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

二、高考前三天心态最重要高考前的几天时间,怎么做对考生最有利?良好的心态具体可通过八个方面来调节。

首先要使生活程序化。

严格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来度过每一天。

基本在6点左右起床,晚上10点至11点睡觉最好。

起居、运动、娱乐、学习、饮食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保持良好的生物钟状态。

二要会复习。

严格按高考时间学习,上午9点至11点半复习语文和理综;下午3点至5点半复习数学和英语。

复习内容是每科最基础的知识,不能再做新试卷、学新内容。

高考试题中容易题占30%、中等题占50%,理论上考生只要掌握基础就能考到600分。

复习基础知识还能增强考生的信心、稳定情绪。

三要会睡觉。

每天11点之前睡觉,特别是6月6日晚上,一定不要提前睡觉,违反了生物钟会睡不好!另外,没吃过安眠药的考生千万不能在考前依靠安眠药。

四要会运动。

考前三天千万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考生可以在家里或室外进行俯卧撑、快步走等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

放松不是放纵,切勿完全睡觉,或外出闲逛,过分运动。

五要会娱乐。

考前不要看强烈刺激性的电视节目,尤其是武打片。

在6日、7日晚坚决不能看。

可以听听音乐、相声,看看小品等轻松节目。

六要练练手、找找感觉。

在4日、5日、6日三天每天适当做点试题,不做新试题,最好是做“一模”、“二模”试卷,这样真考时能马上进入“考试状态”。

七要亲自做好考试中的物质准备。

笔、小刀、橡皮、准考证等考场必备品考生要自己准备,家长可以提醒,但不要让家长代劳。

人多易出错造成紧张情绪,建议离家较近的考生最好骑自行车。

八要掌握调节心态的技巧。

如要会深呼吸,深呼吸的要领是:先缓慢有节奏地吸气,憋一两秒钟后再张口缓慢有节奏地呼气。

要多微笑,自己照着镜子笑、对亲朋好友笑三、高考前一天做什么?1、合理设定生活节奏据专家介绍,考前一天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

高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很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

所以考生只要按照日常习惯稍为提早(在晚9点半左右)睡觉,早上6点起床就可以了。

如果出现睡眠困难,可以在睡前少食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食物,如苹果、牛奶,也可听几段舒缓、优美的音乐。

2、适当的复习考前一天过多做题不仅会使人觉得疲倦,而且若遇到难题还会降低考生的自信心,增加紧张和忧虑感。

要像热身运动一样,复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要点是很有必要的,想一想简单的问题,使大脑处于一种较活跃、清醒的状态,也许还能为第二天的作文开拓思路。

3、充分的物质准备最好考生亲手准备第二天要用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地想象考试的常规环节,逐步认可并愉快地接受现实。

第一、要准备舒适、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质地,避免考场中暑;第二、按要求准备好考试用具,如文具、手表等,确认它们的准确性和可用性;第三、备足在外饮食、交通的费用;第四、依天气情况准备雨具。

4、合理的饮食考前一天忌暴饮暴食。

毫无疑问,考生需要营养丰富的高质量食物。

所以只要按照以往习惯,有侧重地选择含蛋白质、卵磷脂和能量较多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就可以了。

另外,炎热的夏季,细菌多,高考生胃肠疾病发病率高,因此必须保证食物的新鲜清洁,防止出现腹泻从而消耗体力,要少食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的食物。

5、正确认识考试高考与平时考试并无明显差异,只是作用不同罢了。

但高考绝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途径,只要我们尽了力,就不要总去担心、害怕。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文娱活动来消除紧张气氛。

6、高考前一天晚上如何度过?有一些同学在考前往往会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尤其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这种感觉尤为厉害。

不过在经过了一年的练习和模拟之后,想必这种情绪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缓解,那么,把高考本身也当作一次模拟来看待好了。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究竟应该如何度过了?首先应该用很好的胃口来吃晚餐,不必过于奢华丰盛,但可以多有几种菜或小吃品种,而且应该多增加些肉蛋类食品。

因为明晨的早餐再好,真正能够摄取的营养也很难马上消化吸收、“即吃即用”,况且早餐也不可能如中晚正餐一样。

没有必要再看课本或参考书了,如果实在想看可以翻阅语文课文和文学常识(事实上此时“磨枪”所获得的完全是一种心理效果)。

如果自以为“枪”早已磨得既快又光,那也可以听听音乐或看看闲书。

不过在选材方面要注意,乐曲应以轻松明快为宜,书籍以消遣性读物杂志画报或者唐诗宋词之类为好,不要选择那些狂歌劲曲或令人激动的乐曲和作品,因为那样会刺激大脑皮层,使本已相对稳定的兴奋度转移。

如果看电视,在选择节目时也应注意这些,要特别注意防止将弓弦绷得过紧。

考试所需要的文具应该在白天或几天前就已准备完毕了,今天晚上所要做的只是把它们清点一下整齐的放在透明袋里。

然后,便是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了。

上床不应过晚,但也没必要太早,免得早早躺下却在床上辗转反侧。

尽量保持前一段时间已经调整好的作息习惯。

睡前用温水洗洗脚,可以有助于睡眠。

事实表明:考前服用安眠药,特别是在高考前几天服用,并不能使考生在考场上具备最佳的精神状态湘反,考生因服用安眠药,反而使大脑皮层处于一定的抑制状态,在考场上兴奋不起来,对于考生答卷并未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高考前一天晚上服用,其消极影响更大。

能够使考生在考前休息好的关键是不要使考生过于劳累,应劳逸结合;更重要的是此时家长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

休息得好与不好不是仅用安眠药就能解决的。

只要这个晚上能够顺利度过,第二天晚上就不会有过多的兴奋和紧张了。

7、高考第一天需要注意18件事高考第一天,一般应注意以下十八个方面的事情:一、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睡,考试当天不起早。

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

二、考前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要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具。

首先是准考证和身份证;其次是0.5mm的黑色签字笔(笔两支、笔芯若干)、2B铅笔(两支,两头都削好,削成宽度与答题卡格子等宽)、小刀(以防万一)、圆规、直尺、量角器、三角板(两块)、质量好的绘图橡皮等;再次是必要的如手绢、清凉油和生活用品,把这些用品一起装在一个符合考场要求的透明袋里,。

三、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四、注意早餐: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餐,但不能过于油腻。

五、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暗示语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六、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场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

设法避开聊天。

七、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八、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

九、不要一心想“捞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捞满分”是大忌。

当然,应该捞的分一定要捞,该放弃的敢于放弃。

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十、试卷到手,首先填好个人资料,要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填好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相关内容。

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

十一、答题前要纵览全卷,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浏览一两遍,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

十二、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答题前,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一句一句地读。

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要做到:1.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

防止麻痹轻敌;3.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

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善于联系。

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挖掘出尽可能多的潜在条件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十三、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

十四、做题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

十五、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对答题速度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之上。

如果对试题的要求、解答方案、解题步骤胸有成竹时,便可一气呵成。

十六、卷面整洁,不让扣分,答卷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美观,会引起阅卷老师愉悦感,增加评定的分数;反之则会导致印象不好而扣分(特别是作文)。

十七、尽量做完试题,分分必争。

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

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

十八、认真检查,把好最后一关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

十九、交完试卷,走出考场,不要和其它熟悉的同学对答案或讨论试卷中的问题,立即回家,中午一定要休息一下,准备下一场考试。

成功地走过第一天,第二天的胜利又会属于你!专家教你赢在高考考场:避开三大心理误区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真真切切地来到了每个考生面前。

许多考生担心以往考试中出现的失误在高考中重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