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言小说评论】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莫言小说评论】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一、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 的含义”[2]。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 可见一斑: 《红高粱》、《红树林》、《红蝗》、《白棉花》、《透 明的红萝卜》、《金 发 婴 儿》、《白 狗 秋 千 架 》…… 五 彩 缤 纷 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他常用于描绘 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无边无际的红高粱从浓雾中升起来,……石棱上挂着 绺绺浅黄色的狐狸毛。河水被子弹打得啾啾鸣叫,宛若鸟 的叫声。红毛的画眉,绿毛的百灵。白鳝鱼在碧绿的墨水 河里翻了肚皮。黑皮糙肉的大狗鱼在山谷的清泉中打扑 棱,水声格外响亮。( 《人与兽》)
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 心有灵犀的方碧玉脸上擦着香喷喷甜丝丝的“葵
他们把高马打死了! 金菊眼前万点金星飞迸,接 着又变成绿色的光点,那么多的绿色的光点画着优美
收稿日期:2011 - 11 - 28 作者简介:邱晓岚( 1962 - ) ,女,甘肃礼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和口语教学。
66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年
的弧线在她的头上飞舞。她伸出手,去捕捉些么绿光 点。总也捕捉不住……总也捕捉不住……有时,好像 把一个绿光 点 握 在 手 心 里,但 一 张 手,它 又 飞 走 了。 一股腥甜的味道从喉咙处慢慢涌上来,她一张嘴,看 到鲜红 的 一 团 东 西 缓 缓 地 落 在 胸 前 一 株 枯 草 上。 ( 《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用“绿色”描 述 金 菊 的 幻 觉,“绿 色 的 光 点 ”是 阻 碍她自主婚姻、把握人生的落后习俗的象征。
畅淋漓,或诙谐幽默,或土气十足,斑斓多彩。
关键词:莫言; 小说语言; 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 2012) 01-0065-03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之一,他在小 说语言方面取得的成就引人瞩目。杨扬说: “一个作家用 什么语言来写作,有时是先天注定,无法更改的。大家都 在用同一种 语 言,为 什 么 有 的 作 家 作 品 有 自 己 的 语 言 特 征,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这是因为有的作家通过某种发 现,唤起了语言中沉睡的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而这种语言 是属于作家个人的,只有他能够感受,只有他能够将这种 语感的灼热的温度传达出来。一个作家只有寻找到这种 语感和语 言 的 表 达 方 式,才 算 是 开 始 了 自 己 的 文 学 语 言。”[1]莫言正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作品的语言个性鲜 明,风格独特。
他的眼睛因激怒发出绿色的光芒。( 《红蝗》) 此处“绿色”预示愤怒。
二奶拼尽全力嚎叫一声,好想奋身跃起,但身体 已经死了,她眼前一片黄光闪过紧接着出现绿光,最 后漆黑的潮水淹没了 她。( 《狗皮》) 在这里,“绿色”是指生命的枯竭和终结。 莫言还善于以缤纷的色彩意象的叠加,来创设一种令 人上气不 接 下 气 的 窒 息 氛 围,以 叙 写 某 种 思 想 与 感 受。 如: 绿蚂蚱,紫蟋蟀,红蜻蜓。 白老鸹,蓝燕子,黄鹊鸽。 绿蚂蚱吃绿草梗。红蜻蜓吃红虫虫。紫蟋蟀吃紫荞 麦。 白老鸹吃紫蟋蟀。蓝燕子吃绿蚂蚱。黄鹊鸽吃红蜻 蜓。 绿蚂蚱吃白老鸹。紫蟋蟀吃蓝燕子。红蜻蜒吃黄鹊 鸽。 来了一 只 黑 毛 大 公 鸡,伸 着 脖 子 叫: “哽 哽 哽——— 噢———”( 《秋水》) 作者用应接不暇的色彩的堆砌,展示人类生存环境的 拥挤不堪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躁动和喧嚣,以 表达无数鲜活的生命被现代文明所淹没的无奈和悲哀。
花”牌香脂,上身穿水红紧身衣、酱红针织衫、红毛衣、 灰咔叽布褂子,下身穿着红花布裤衩、酱红绒裤、蓝布 裤子,脚上穿着花格尼龙袜子,塑料底紧口布鞋,袅袅 婷婷地、转弯抹角地来到我的身边。( 《白棉花》)
菊子姑娘脸色灰白,使劲地抓住她身边一个姑娘 的肩头。当她的情人吃了小铁匠的铁拳时,她就低声 呻吟着,眼 睛 像 一 朵 盛 开 的 墨 菊。 ( 《透 明 的 红 萝 卜》) 在五颜六色中,莫 言 对“红 ”与“绿 ”两 色 赋 予 独 到 的 内涵。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言: “色彩即思 想。”“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 如 热 情、力 量、神 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 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如:
1. 诗意的书写。自然景物在莫言笔下淡雅明丽,色彩 柔和,情调浪漫。如:
如果时令是五月初,河堤上槐花凋谢,水面上仿 佛落了 一 层 霜,使 你 看 不 出 河 水 在 流 动 哩。 ( 《流 水》)
银灰色的雨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不紧不忙地 洒落在这条静静地几乎看不出是在流动的河里。河 水是那种深山里特有的河水,蓝得墨绿。雨珠落在水 面上,溅起细微的浪花,水面上出现连成一片即显即 逝的小小的同心圆波纹。……一条青灰色脊背的鲢 鱼跳出水面,银色的肚皮在水气濛濛的河面上偶闪一 现,划出一道鲜明的圆弧。( 《雨中的河》) “五月槐花”、“银灰色的雨珠”、“青灰色脊背的鲢鱼” ……都代表遥远的回忆,婉约细腻的描述中,寄寓一种淡 淡的伤感,语浅情深,朴素而不失优美。 莫言语言的诗意也体现在对小说人物命运和相关事 件的处理和 叙 述 上。 短 篇《拇 指 铐 》中,小 男 孩 阿 义 为 救 奄奄一息的母亲,抱着苦苦求来的中药飞奔回家,途中却 被人用拇 指 铐 强 行 铐 在 一 棵 大 树 下。 天 降 冰 雹,药 材 撒 落,阿义昏厥……受到高昂歌声鼓舞的阿义,最终咬断手 指,挣脱拇指铐,又开始奔跑,恍惚中,他看见一个小小的 赭红色的孩子从体内钻出,挥舞着双手,收拢散药,撕下一 片月光包好,轻盈地飞到了母亲的身边。“他扑进母亲的 怀抱,感觉到从未体验过的温暖与安全。”作者通过理想的 美好弥补了现实的残酷,以诗一般的想象用诗一般的语言
第1 期
邱晓岚,南 瑛: 论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67
给了绝望的小阿义一个诗一般的结局,让悲戚的读者感觉 到一种诗一般的温暖。
2. 酣畅淋漓的叙述。莫言有些小说的语言,如长江大 河波涛汹涌、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又快又急,层出不穷,魅 力独具。如:
从电光照亮烈士墓碑那一刻,一股巨大的勇气突 然灌注进他的身体,像病酒一样的嫉妒,像寡妇酒一 样的邪恶软弱,像爱情酒一样的辗转反侧、牵肠挂肚, 通通 排 出 体 外,变 成 酸 臭 的 汗,腥 臊 的 尿 …… 他 吃 一 口红辣椒,咬 一 口 青 葱,啃 一 口 紫 皮 蒜,嚼 一 块 老 干 姜,吞一瓶胡椒粉,犹如烈火烹油、鲜花簇锦,昂扬着 精神,如一撮插在鸡尾酒中的公鸡毛,提着如同全兴 大曲一样造 型 优 美 的‘六 九 ’式 公 安 手 枪,用 葛 拉 帕 渣( Grappa) 那样的粗劣凶险的步态向前狂奔……这 一系列动作像世界闻名的刀酒一样,酒体强劲有力, 甘甜与酸爽共寓一味,落喉顺畅利落,宛若快刀斩乱 麻。( 《酒国》) 一系列比喻组成的长短排比句式,像电影镜头一样将 侦察员的行进过程具象化,语言的迅疾流畅描绘出行动的 狂猛强劲。读之有目不暇接之感。 莫言小说语言表现出一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张 狂”色彩。如:
走到我面前时,它又瞥着我,用那双遥远的狗眼。 ( 《白狗秋千架》) 此例中,“我 ”是 相 隔 十 年 后 邂 逅 了 小 姑 及 她 的 大 白 狗,虽然昔日曾朝夕相处,但如今已是咫尺天涯。“遥远的 狗眼”中,“遥远的”由指空间距离,转指时间距离,指明人 与狗的不可沟通,继而暗指“我”与狗主人的陌生与隔阂。
“狗眼”实际是人眼的借名词。 莫言对语言的运用可谓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能够信
拈成语,组出新意。如: 老态龙钟的支部书记从办公室跑出来,六神无主
地站在院子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盲人摸象般地 走到教室门口,声色俱厉色厉内荏外强中干嘴尖皮厚 腹中空地吼叫一声: 不许高声喧哗! 然后头重脚轻根 底浅地 走 着,急 急 如 丧 家 之 犬,忙 忙 如 漏 网 之 鱼。 ( 《欢乐》) 各种成语、俗语如行云流水络绎不绝,诙谐幽默地再 现出老支书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 步履蹒跚、心事重重、万 分焦急、慌张忙乱。词汇繁复却不冗赘,意蕴丰厚。 莫言小说中,对修辞的使用也别具一格。如:
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
邱晓岚,南 瑛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 )
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摘 要: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喜欢用绚丽的色
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善于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 语言叙述风格或诗意浓郁,或酣
我再也不要看你这被着绿脓血和绿粪便的绿躯 体、生满了绿锈和绿蛆虫的灵魂,我欢乐的眼! 再也 不要嗅你这个扑鼻的绿尸臭、阴凉的绿铜臭,我欢乐 的鼻! 再也不听你绿色的海誓山盟,你绿色嘴巴里喷 出的绿色谎言,我欢乐的耳! 永远逃避了绿色我欢乐 的灵魂! ( 《欢乐》) 文中以对“绿色”的痛恨表达对落后肮脏的生存环境 的强烈不满。
莫言曾说: “语言变起来比较困难,语言是一个作家风 格的最主要的体现。以前我一个老师说过,‘语言在某种 意义上是一个人的精神分泌’,他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讲话 是这种语调,这种风格,他的词汇量的组成跟他的生活是 有关系的。我努力变化着语言,尽量简洁平实一点,通俗 易懂一点……”[3]力求语言风格的丰富多样,是莫言小说 的特色之一。
二、打破 语 言 约 定 俗 成 的 惯 例,自 出 机 杼,新 人 耳目
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他善于打破语言的 常规,创造性地对固有语言重新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使其 在特殊的语境中生发出崭新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如:
奶奶 三 十 年 的 历 史,正 由 她 自 己 写 着 最 后 的 一 笔,过去的一切,象一颗颗香气馥郁的果子,箭矢般坠 落在地,而未来的一切,奶奶只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一 些稍纵即逝的光圈,只有短暂的又粘又滑的现在,奶 奶还拼命抓住不放。( 《红高粱家族》) 文中“又粘又滑的现在”一语,表面看,“又粘又滑”指 血液,“现在”指 流 血 的 时 刻。 而 从 内 在 的 含 义 说,“又 粘 又滑”则寓意生命的逝去已无法挽回,“现在”只是弥留之 际。作家用这样的非常规组合生动地说明: 随着血液的一 点点流尽,奶奶的生命也正在从她手里一点点滑脱,走向 结束。 再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