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4175课程负责人:孙晶王海军课程中文名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英文名称:Urban Planning Principle课程类别:选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该专业的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编制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内容:居名点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定义重点讲授:城市的形成第二节城市化内容: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重点讲授:中国城市化的道路第三节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内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重点讲授: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第四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内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重点讲授: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第五节我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内容:建国后城市规划的回顾,城市规划面临的新的挑战重点讲授:城市规划面临的新的挑战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内容:城市规划的任务,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重点讲授: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内容: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城市规划的特点重点讲授: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内容:如何进行调研工作,基础资料的内容重点讲授:如何进行调研工作第四节城市规划体系内容:城市规划的层面,城市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的审批重点讲授: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第五节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计划的关系内容: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计划,城市规划与农业区划重点讲授: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第三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第一节城市的系统构成内容:城市系统构成的概念,城市社会系统的构成,城市产业系统的构成,城市空间系统的构成,城市其它系统的构成重点讲授:城市社会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构成第二节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内容:城市用地的概念和属性,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的选择重点讲授: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第三节城市用地的分类与用地构成内容:城市用地的分类,城市用地的构成重点讲授:城市用地的构成第四节不同用途的城市用地内容:居住用地及布局,工业用地及布局,公共设施用地及布局,仓储用地,城市绿地及布局,城市郊区用地及其与城市用地的关系重点讲授:居住用地及布局,城市绿地及布局第五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内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城市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城市更新重点讲授:建筑保护、历史地段的保护、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第四章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布局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概念,城市发展战略的背景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纲要,城市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重点讲授:城市发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结构规划和远景规划内容:国外的结构规划,结构规划的产生,结构规划举例及启示,远景规划重点讲授:结构规划举例及启示第三节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内容: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重点讲授: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第四节城市总体布局及方案优化内容: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重点讲授:城市总体布局的综合协调,城市总体布局的方案优化第五节不同类型的城市总体布局内容:矿业城市的总体布局,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的总体布局,山地城市的总体布局,港口城市的总体布局重点讲授:风景旅游和纪念性城市的总体布局第五章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第一节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内容: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城市交通构成与现代交通特征,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重点讲授: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第二节城市交通的综合规划内容: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城市道路系统组织及道路和横断面的确定,停车场布置重点讲授:城市内部交通分布与城市道路系统第三节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内容:城市水源与给排水规划,城市能源与电讯规划,城市防灾规划,城市管线工程综合与用地竖向规划重点讲授:城市管线工程综合与用地竖向规划第四节城市公共空间内容:城市公共空间概述,商业区,城市中心,城市广场,城市设计重点讲授:城市设计第六章居住区规划第一节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居住内各类用地的规划布置重点讲授:居住内各类用地的规划布置第二节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及设计实例内容: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居住区规划的设计实例重点讲授:居住区规划的设计实例第七章城市规划的实施与行政法制第一节城市规划的实施内容:城市建成环境的构成与演化,城市开发的基本特征,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重点讲授:城市规划中的开发控制第二节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内容: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的内容,行政行为合法的条件,行政行为的效力,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重点讲授: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应遵循的行政法制原则第三节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内容:我国行政法的法源及效力等级,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与法制建设重点讲授: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与法制建设三、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李德华主编,2002四、作业和考核方式考查、撰写小论文、随堂作业及讨论。
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0662 ∕1100033课程负责人:詹长根课程中文名称:地籍测量学课程英文名称:Cadastral surve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3.0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摄影测量学,地籍控制测量与平差一、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本专业需要,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地籍测量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实操作程序及规定等,了解地籍测量与一般测量的不同之处相关知识。
授课内容遵循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重点地位和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注意拓宽该课程的广度,保持该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在相关的章节中,适当的辅之以介绍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籍内容:地籍的定义、功能、类别及其发展历史重点讲授:地籍的定义、功能、第二节地籍调查内容:地籍调查的定义和内容,地籍调查在土地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地籍调查所涉及的技术,各种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及其概略的生产工艺流程。
重点讲授:地籍调查的内容及实施程序第三节地籍测量内容:地籍测量的定义、特点和历史,地籍测量的内容,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技术体系。
重点讲授:地籍测量的含义、特点第二章土地权属调查第一节土地权属内容: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的含义及其确认重点讲授:土地权属的确认第二节土地的划分与编号内容:宗地、地块、界址点和界址线的含义,土地划分的含义和方法,地籍编号的分类,地籍几何要素的编号,地籍属性要素的编号。
重点讲授:宗地、地块、界址点和界址线的含义,土地划分的含义和方法第三节土地所有权调查内容: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内容、基本程序,权源、界址以及其他要素的调查等重点讲授:土地所有权调查的内容、基本程序第四节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内容:城镇土地使用权调查的内容、基本程序,权源、界址以及其他要素的调查以及宗地图的绘制、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等重点讲授:宗地图的绘制、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第一节概述内容:土地类型的定义,土地分类的含义和作用,土地分类体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原则,分类方法,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原则和程序。
重点讲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准备工作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申请,组织、资料和仪器的准备。
重点讲授:资料的准备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外业工作内容: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查、地类和线状地物的调绘。
重点讲授:境界和土地权属界的调查第四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内业工作内容:航片转绘、面积量算、成果整理等。
重点讲授:转绘方法的介绍。
第五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内容:介绍编写的要求、内容等。
重点讲授:编写的内容第六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内容:介绍检查验收的制度、标准与步骤、内容和方法及质量评价体系等。
重点讲授:检查验收的制度第七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必要性、资料及技术流程。
重点讲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技术流程。
第四章土地等级调查概述第一节概述:内容:土地质量与性状的含义,土地等级调查的含义、目的和分等定级标准等。
重点讲授:土地等级调查的含义。
第二节土地性状调查内容:一、土地自然要素调查的必要性及内容,土地社会经济要素调查的必要性及内容。
重点讲授: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的调查。
第三节土地分等定级概述内容:城镇和农村土地等级体系,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简介。
重点讲授:土地分等定级方法。
第四节土地税收情况调查内容:税收和土地税收的概念、土地税收的依据与功能以及我国现行的土地税收制度简介。
重点讲授:土地税收的种类第五章房屋调查第一节概述内容:房屋调查的特点、内容,房产要素的编号及与房屋有关的概念简介。
重点讲授:房屋调查的内容。
第二节共有面积的分摊内容:共有面积含义、特点及其分摊原则。
重点讲授: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
第三节建筑面积计算内容:。
不同情况下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重点讲授: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第四节房屋调查的技术要求内容:房屋调查的内容、注意事项及房屋调查表的填写方法。
重点讲授:房屋调查表的填写第六章地籍控制测量第一节概述内容:地籍控制测量的含义与特点,坐标系的选取,精度确定原则,埋石点的密度,基本精度要求等。
重点讲授:地籍控制测量的含义与特点第二节地籍控制测量坐标系内容:地球形体与参考椭球体、大地坐标系、平面坐标系与高程基准重点讲授:平面坐标系第三节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内容: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地籍控制点的埋石密度、点之记与控制网略图。
重点讲授:地籍控制点的埋石密度、点之记与控制网略图。
第四节地籍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内容:利用GPS定位技术和已有城镇基本控制网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的方法,一、二级导线网的布设以及图根控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