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原理课程知识要点
1、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程。
2、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0.2m
3、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4、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点号与高程
5、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10%
6、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10倍
7、高斯投影属于等角投影。
8、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9、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29带。
10、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11. 在测量内业计算中,其闭合差按反号分配的有高差闭合差; 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坐标增量闭合差。
12. 水准测量中,使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的误差; 地球曲率产生的误差; 大气折光产生的误差。
13.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侧站限差有归零差 ; 2C误差; 测回差。
14. 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与导线的几何图形有关; 导线各内角和的大小无关。
15. 经纬仪对中的基本方法有光学对点器对中; 垂球队中; 对中杆对中。
16. 高差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按测站数; 水准路线长度成比例分配。
17. 若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与其真方位角相同时,则A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上;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纵轴上。
18.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尺身放平;丈量水平距离;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进行往返丈量。
19. 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形式有导线测量水准测量; 距离测量。
20. 经纬仪可以测量水平角; C水平方向值; 竖直角。
21.图解法测图: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的各种地物、地貌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测定,并以一定的比例尺按图示符号将其绘制在图纸上。
22.数字地面模型:把地形图中的地物地貌通过存储在磁介质中的大量密集的地面点的空间
坐标和地形属性编码,以数字的形式来描述的事物本体。
一般包括地貌信息、基本地物信息、主要自然资源和环境信息以及主要社会经济信息。
23、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24、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25.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b/s)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26、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7、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28.数字摄影测量:把摄影所获得的影像进行数字化得到数字化影像,由计算机进行处理,从而提供数字地形图或专用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等各种数字化产品。
29.数字测图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30.矢量数据:图形的离散点坐标(x,y)的有序集合,用来描述地图实体的一种数据。
31.栅格数据结构:栅格数据结构是将整个制图区域划分成一系列大小一致的栅格(每个格也称像元或像素),形成栅格数据矩阵,用以描述整个制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