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农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对缩聚反应的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A. 无特定活性种
B. 不存在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等基元反应
B. 转化率随时间明显提高 D. 在反应过程中,聚合度稳步上升
2. 高分子出于()中时链的均方末端距最大。
A. 良溶剂
B. 不良溶剂
C. θ溶剂
D. 熔体
3. 在酚醛树脂的缩聚中,苯酚的官能度为()。
A. 1
B. 2
C. 3
D. 4
4.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自由体积将()。
A. 保持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先下降然后保持不变
5. 在自由基聚合中,进行调节聚合的条件是()。
A. k p》k tr, k a≈k p
B. k p《k tr, k a≈k p
C. k p》k tr, k a<k p
D. k p《k tr, k a<k p
6. 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
A. 全同立构百分数
B. 间同立构百分数
C. 全同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D. 顺反异构体的总的百分数
7. 一对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时,r1=0.4,r2=0.7, 其恒比共聚时两单体的摩尔比是()。
A. 3/4
B. 4/7
C. 6/7
D. 1/2
8. 晶态高聚物发生强迫高弹形变的温度范围是()。
A. T g-T f
B. T b-T g
C. T g-T m
D. T b-T m
9. 乳液聚合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
A. 胶束的消失
B. 单体液滴的消失
C. 聚合速率的增加
D. 乳胶粒的形成
10. 下列因素中,使T g降低的是()。
A. 增加相对分子量
B. 分子间形成氢键
C. 交联
D. 添加增塑剂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 自动加速现象
2. 玻璃化温度
3. 笼闭效应
4. 自由体积理论
5. 活性阴离子聚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
1. 简述GPC的测量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的原理?
2.简述丁基锂的自缔合现象及解缔合的常用方法。
3. 画出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的普适流动曲线,并用缠结理论解释曲线形状变化。
4.简述为什么氯乙烯单体中要对丁二烯限量(请写出反应式)?
5. 三类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聚氨酯聚酰胺聚脲
6. 简述在体型缩聚中为什么Carothers法预测的凝胶点值比实测值大而Flory法预测值比
实测值小?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已知试样A和B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105g/mol和1.6×105 g/mol,现将两试样分别以等质量和等摩尔的比例混合,求出两种组合所对应的M w和M n,(9分)并比较两种混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的宽窄(多分散系数)。
(6分)
2. 苯乙烯在60℃下以苯作为溶剂,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进行溶液聚合时,[M]=0.2 mol/L,[I]=4.0×10-3mol/L.若已知k p=1.45×102L/(mol·s),k t=7.00×107L/(mol·s),f=0.5,引发剂半衰期t1/2=44h。
试求:(1)求初期聚合速率R p(5分) ;(2)初期动力学链长υ(5分);(3)当转化率达50 %时所需的时间(5分)。
3. PMMA的力学损耗因子在130℃得到一峰值,假定测定频率是1周/秒(Hz).如果测定改在1000周/秒,在什么温度下得到同样的峰值? (已知PMMA的T g=105℃) (15分)
五、综合题:(每题20分,共20分)
1. 酯交换法生产数均分子量M n=1.5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结构单元的式量M0=192,端基乙二醇的相对分子量为62。
请写出酯交换法合成PET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0分) 并计算根据缩聚原理,应如何控制体系中残存小分子乙二醇的量,即X HOCH2CH2OH为多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