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 相应的高度场、湿度场及温度平流场等物理量场,结 合红外云图TBB等值线,对比AMSU资料反演的温度 距平垂直剖面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PPT文档演模板
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Chaba台风的路径及气压变化
•30日18时前后,气 旋原闭合的环流已演 变成为西风波动, Chaba进入西风环流 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 气旋发生变性,31日 00时在北海道附近演 变为成熟的温带气旋, 最低气压仍达 984hPa
• TC变性是一个复杂的四维演变过程,因观测资料缺乏, 相对成熟TC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变性TC的许多问 题至今仍是认识不清 。
• 微波温度探测(AMSU-A)资料应用于TC强度估算和 热力结构特征分析,更好地揭示TC内部暖异常的变化 。
• 运用AMSU-A探测反演的温度场资料,揭示TC发生变
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变化。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结论
揭示出TC变性前后的热力结构及TC变性 发展过程的一些特征: 变性前TC暖核结构呈对称分布,在高空 存在一强暖心;变性后气旋暖核整体下沉, TC暖心的原对称结构破坏,呈现出倾斜的非 对称分布,在高、低层各形成一弱暖心,锋面 的斜压特性显著。
PPT文档演模板
•GMS-5红外云图的TBB等值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AMSU-A探测资料反演的温度距平剖面图(a)、NCEP资料计算的相对湿度剖面图(b) • (2004年8月31日07UTC)
•中心位置(43.7 ºN、143.4ºE),强度明显减弱,中心气压为988hPa,最大风速减弱为25m/s
用AMSU-A资料分析西 北太平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6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内容提要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台风变性前后热力结构特征的对比分析 •结 论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引言
• 热带气旋(TC)发生温带变性的问题受到了中外研究人 员的关注。
Rev., 128, 2613-2633. 朱佩君,郑永光,陶祖钰, 2003:发生在中国大陆的台风变性加强过程分析. 热带气象学报, Vol 19,No 2,157-162. 李英,陈联寿,雷小途, 2005:Winnie(1997)和 Bilis(2000)变性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热带 气象学报, Vol 21, No 2,142-152. 谭锐志,梁必骐, 1990: 登陆台风变性过程的诊断研究. 大气科学,Vol 14, 422-431 徐祥德,陈联寿,解以扬等, 1998: 环境场大尺度锋面系统与变性台风结构特征及其暴雨的形 成. 大气科学,Vol 22, 744-752. 孙建华,赵思雄, 2000: 登陆台风引发的暴雨过程之诊断研究. 大气科学,Vol 24, 223-237.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诊断分析TC变性演变过程中还用到的高度场、湿度场 等资料,取自美国NCEP的1º×1º (经纬度)的再分 析资料。其中湿度场和垂直速度场有21层资料,高度 场和风场有26层资料。本文中还用到的TBB 资料是由 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5) 红外( IR1) 通道资料反演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运用2004年7-9月由美国NOAA/NESDIS(国家环 境卫星资料信息中心)反演的1º×1º (经纬度) NOAA-15 AMSU-A资料: 共40层(0.1,0.2,0.5,1,1.5,2,3,4,5,7, 10,15,20,25,30,50,60,70,85,100, 115,135,150,200,250,300,350,400, 430,475,500,570,620,670,700,780, 850,920,950及1000hPa)的温度场资料 。
(3)温带气旋的生成发展是由于TC暖气团与冷空气相交发展形成斜 压过程的结果。相比其它区域,TC残留所在的区域,因为空气较 暖且存在气旋式环流,暖空气在东侧呈气旋式上升,与西侧高空 入侵下沉的干冷空气形成偶极,为温带气旋的生成和发展创造了 更有利条件,最终使正压结构的热带气旋逐步演变成斜压结构的 温带气旋。
得到的, 单位为℃,空间分辨率为0.2°(约22.4km) 。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资料和方法
2、方法
• 受AMSU反演资料的分辨率和卫星扫描范围所限,因 此本文对17号台风8月28日09时及8月31日07时2个时 次的样本进行分析,先得到各层温度距平场,绘制过 TC中心的纬向温度距平垂直剖面图,分析变性前后TC 中心区的热力结构变化特征。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9. 10.
PPT文档演模板
Matano, H., and M. Sekioka, 1971:Some aspects of the extratropical transformation of a tropical cyclone. J Meteor Soc Japan, 49,736-743. Brand. S., and C. P. Guard, 1979: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extratropical storms evolved from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J Meteor Soc Japan, 57,479-482. Klein P M, Harr P A, Elsberry R L., 2000: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of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transformation stage. Wea Forecasting, 15,
通过筛选,60个样本中,TC发生变性的样本仅有17号Chaba台风, 台风变性后经过卫星扫描的样本发生时间是8月31日07时(UTC) (1次),该台风变性前最后经过卫星扫描的样本是8月28日09时 (1次)。因此,本文取Chaba台风在变性前8月28日09时及变性 后8月31日07时共2个时次的AMSU-A资料样本进行TC变性过程前 后热力结构的对比分析研究。
12. Velden C S, Goodman B M, Merill R T., 1991: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estimation from NOAA polar-orbiting satellite microwave data. Mon Wea Rev, 119, 159-168.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演模板
2020/11/26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16. 王瑾,江吉喜, 2005: 用AMSU资料揭示的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热力结构特征. 应用气 象学报, Vol 16, No 2, 159-165.
17. 邱红,谷松岩,朱元竞, 2004: 星载微波估计热带气旋中心气压的研究. 电波科学学 报,Vol 19, No 4, 393-398.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用AMSUA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TC的路径和强度取自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每6 小时1次的最佳路径分析资料。
根据JTWC,2004年7-9月,西北太平洋上共发生了32个TC。由于 极轨卫星一天中对同一地区仅能扫描两次(约12h一次),因此, 在将6小时一次的最佳路径资料线性内插到1小时一次后,在这32个 TC的生命史中与卫星过境扫描相匹配的资料仅有60个时次。
15. Hui YU, Johnny C.L. CHAN, Yihong DUAN, 2006: Intensity Estim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Western North Pacific with AMSU-A Temperature Data. J Meteor Soc Japan, 84, 519-527
14. Kidder S Q, Goldberg M D, Zehr R M., 2000: Satellite analysi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using 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AMSU). Bull Amer Meteor Soc, 81, 12411259.
373-395. Harr P.A., and R.L.Elsberry, 2000:Extratropical transi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Part I: Evolution o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Mon. Wea.
13. Merrill R T, 1978: Simulations of physical retrieval of TC thermal structure using 55GHz band passive microwave observations from polar-orbiting satellites. J Geophys Res, 83, 1857-18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