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
第3章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
第四十二条
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 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 法确定的;
(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 人的;
(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 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王某家中有父母,妻子及一女。一次骑摩托车 外出时,王某车毁人亡。肇事司机承担了相应 的责任。此外,王某生前办理过人身保险和摩 托车财产保险,其中人身保险中指定其妻范某 为受益人。出险后,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赔付了 2.6万元人身保险金及3200元财产保险金。
问:
本案中的保险金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宣判后,某人寿保险公司仍不服,向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理由是: (1)在本案合同中,上诉人既作为投保人又作为保险人,经协商一致变更保险 合同的部分内容,作出终止对陈某保险责任的业务批单,是合法的民事行为; (2)即使以批单形式终止对陈某的保险责任是无效的,由于陈某已调离,上诉 人已不具有可保利益,保险合同中涉及陈某的部分也应当认定无效。自治州 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后认为:认定本案的保险合同不能解除,不仅仅因为它 是以无效的批单形式解除的,更因为解除时没有通知陈某并征求她的意见。 陈某虽然不是该保险合同的签约人,但作为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和受益 人,她有权知道合同的效力情况。在无人通知的情况下,她有理由相信该保 险合同仍然存在。当她患了癌症并据此申请理赔时,上诉人某人寿保险公司 才出具解除合同的批单,此举违背了民事行为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当 然无效。只有两个以上的平等民事主体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 系而签订的协议,才可称为合同。本案的保险合同能够成立,就在于一方是 从事保险业务的保险人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另一方是代表6名女职工权益 的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工会。上诉人某人寿保险公司在还涉及其他5名女职 工权益的情况下,既不想否认本案保险合同的效力,又要说服该保险合同是 由其一人签订的,不但与事实不符,且与法理不合,自相矛盾。如果确实是 自己与自己签订“合同”,变更保险合同的“经协商一致”又从何谈起?某人 寿保险公司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原判正确,应当维持。据此,该院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于 2000年10月16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案件受理费400元,由某人寿 保险公司负担。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只有有生命的自然人才能充当被保
险人。
第三十三条 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
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 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但是,因被保险人死亡给付的保险金总和不得超过国务院保险 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
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分为固定的指定和不定的指 定两种。固定的指定是指受益人经指定后为固定的,不 得变更,投保人对其保险利益放弃处分权。不定的指定 是指受益人经指定后,投保人主张其对保险利益的处分 权,可以变更受益人。
在法律上以不定的指定为原则,以固定的指定为例外。 由于人寿保险多为长期性合同,时过境迁之事常有,应 允许投保人对其保险利益享有主张权,可以变更受益人。
李先生在一家公司搞营销,家有妻子和父母。 2005年6月他为自己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终身寿险及 附加住院补贴医疗保险。其中寿险保额10万元, 身故受益人是妻子,附加住院补贴为60元/天,受 益人是李自己。投保不过半年,一向健康的李先 生在出席一个酒会时,突感腹痛难忍并伴恶心呕 吐,送至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虽经 抢救,但最终却因医治无效而于10天后不幸去世。 李先生的妻子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
受益人无权擅自转让受益权,如欲转让他人需满足 下列条件:一是保险合同中注明允许转让;二是经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同意,否则不能转让。之所以对 转让加以限制,原因是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如自 由转让其受益权利予他人,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也 不能达到投保人使受益人受益的初衷。
受益人的变更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内 变更受益人
县人民法院认为:由于保险是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的业务,此次保险是该公司为自 己的职工投保,这种特殊情况决定了该保险合同上投保人和保险人的签署是同一人, 但这与自己和自己签订的无效合同情况不同,仍然属于两个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 合同。根据保费出资的实际情况,应认定这个保险合同的投保人是县支公司工会, 保险人是该公司。依照《保险法》第52条第2款的规定,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工会 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陈某以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身份成为合同当事人。依照 《保险法》第21条第2、3款的规定,陈某享有保险金请求权。通常的合同,由于是 签约双方的一致意思表示,所以只要签约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或者解除。但 是在保险合同中,由于有被保险人加入,合同与被保险人利害相关,因此只有在通 知并征求被保险人的意见后,才能决定合同的订立、变更或解除。原告王某之妻陈 某从被告某人寿保险公司调离后,某人寿保险公司借该人身保险合同为同一人签署 的便利,在没有征求陈某意见的情况下,就以业务批单的形式解除合同。此举违背 了保险法第15条的规定,不能发生解除的效力。人员流动是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 以可流动人员的身体作为保险标的的人身保险合同,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 有的保险利益,可能由于人员流动而在投保后发生变化。对人身保险合同,只能根 据投保人在投保时是否具有保险利益来确定合同效力,不能随保险合同成立后的人 事变化情况来确定合同效力,这样才能保持合同的稳定性。被告某人寿保险公司以 陈某调离后,某人寿保险公司已没有可保利益为由,主张本案合同无效,理由不能 成立。王某诉请判令某人寿保险公司给付保险金,应当支持;诉请判令某人寿保险 公司赔偿陈某的精神损失,由于没有提供相应的证据,不予支持。据此,县人民法 院于1999年8月11日判决:1.被告某人寿保险公司给付原告王某保险金1万元; 2.原告王某要求被告某人寿保险公司赔偿精神损失,不予支持。诉讼费530元,由 被告某人寿保险公司负担。
二、保险人
第十条 第三款
保险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合同 约定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第六条
保险业务由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保险组织经营,其他单位和个人 不得经营保险业务。
一、被保险人 第十二条 第五款
被保险人是指其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 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
保险合同的 当事人和关系人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保险合同的关系人
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保险合同的主体
一、投保人
第十条 第二款
投保人是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 照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
投保人的三个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 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第十二条 第一 款);缴纳保险费
本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性。 从保险法理论上看,本案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 利益问题,二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问题。这里主要分析后一个问题。从 本案涉及的合同主体看,投保人为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工会,保险人是 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被保险人为陈某。但是,对于究竟谁是保险合同 的当事人,谁可以变更、解除保险合同,法院与检察院的认识是不一致 的,法院认为:“通常的合同,由于是签约双方的一致意思表示,所以 只要签约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变更或者解除。但是在保险合同中,由 于有被保险人加入,合同与被保险人利害相关,因此只有在通知并征求 被保险人的意见后,才能决定合同的订立、变更或解除。”“陈某虽然 不是该保险合同的签约人,但作为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她有权知道合同的效力情况。在无人通知的情况下,她有理由相信该保 险合同仍然存在。当她患了癌症并据此申请理赔时,上诉人某人寿保险 公司才出具解除合同的批单,此举违背了民事行为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 原则,当然无效。”而检察院则认为“陈某不是保险合同的当事人”, 言下之意是保险合同的解除不必通知陈某,更不需征得陈某的同意。从 我国《保险法》的规定看,保险合同变更、解除只能在投保人和保险人 之间进行,被保险人无权参与。但结合到本案的具体情形,我们可以看 出这种规定对被保险人是很不公平的,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进行 修正。
受益人放弃受益权
受益人被指定变更
第二十一条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 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
第二十二条 第一款
保险事故发生后,按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 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投保人、被保险人或 者受益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与确 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有关的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
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
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 姐妹。 《继承法》第11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 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 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继承法》第12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 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 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
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
问: 本案的保险金应该如何处理
一、基本事实
1995年10月30日,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为本单位6名女职工投保 妇科癌病普查保险,投保人和保险人均为某县支公司,被保险人 和受益人是这6名女职工,保期三年。保费已由某县支公司工会 经费中出资一次交清。1996年某保险公司县支公司分立为人寿保 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两个单位,被保险人之一陈某被分到被告 某人寿保险公司工作。1997年7月,陈某从某人寿保险公司调往 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工作。同年8月5日,某人寿保险公司作出业务 批单,以陈某不具有可保利益为由解除了保险合同,没有书面通 知陈某。1998年1月,某自治州人民医院诊断陈某患癌症,后又 经省肿瘤医院确诊为子宫膜腺癌。陈某患癌症后,曾于两次向某 人寿保险公司递交了给付保险金的申请。某人寿保险公司以陈某 调离后已不具有可保利益,保险合同失效为由给陈某下发了保险 金拒付通知书。陈某为此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陈某因癌症死 亡后,王某就本案继续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 给付保险金,并赔偿陈某因被告拒绝理赔而遭受的精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