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与同化学习理论——学习材料

2.6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与同化学习理论——学习材料

(一)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布鲁纳十分重视生长的问题,他常常把智慧生长与认知生长作为同义语,把他们看作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表征或表征系统,是人们知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

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经历了三种表征系统的阶段。

1、动作性表征(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而学习表征它们。

2、映象性表征(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

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在这点上,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的事的想象力(远见)去想象。

3、符号性表征(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以及一直到以后的年代。

(二)类别及其编码系统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较高级的类别比较一般些,较低级的类别比较具体些。

(三)关于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
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从人类的记忆看,他说“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

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2、学习的准备性,这里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3、在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的价值,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很受忽视而又重要的特征。

4、学习动机,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四)提倡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学习、了解一般的原理原则固然重要,但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一种态度,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五)对布鲁纳理论的评价
1、布鲁纳在推动美国的认知运动,特别是以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指导改革教学的运动中是极重要的人物,在心理学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2、他的认知结构思想的来源中有不符合客观的东西,值得我们注意,要对之取分析批判的态度。

3、发现学习作为一种方法是有其优点的,让学生主动,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必要的。

他强调儿童自己动手做等,在一定限度下可行,但是不能因此而
(一)有意义的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第一条标准是: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

第二条标准是:新旧知识的非人为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有意义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此外还有发现学习。

(二)接受学习
1、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

奥苏贝尔关于学习的观点恰好与布鲁纳的发现法相反,认为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像布鲁纳一样主张人们通过把新的信息组织进行编码系统进行学习;但他同布鲁纳不同的是他主张学习应该通过演绎的过程,即从对一般的理解到特殊,布鲁纳则主张由特殊发现一般。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主要应采用有意义接受学习,尤其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

2、讲解式教学的特点。

奥苏贝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

二是大量利用
例证,虽然强调有意义言语学习,但
例证包括图解或图画。

三是它是演绎
的、最一般的蕴含的概念最初呈现,
然后从中引出特殊的概念。

四是它是
有序列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步子,
这些步子中首先是先行组织者。

3、对接受学习(讲解学习)的
看法。

有人评论,发现法适于年轻学生从具体经验中进行学习,也能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而讲解教学在教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同时它也给学生提供好的方法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三)认知结构同化论
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
发生了。

奥苏贝尔认为同化理论的核心是: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四)教学原则
1、逐渐分化原则
2、整合协调原则
3、现行组织者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