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优质教案

第六单元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第22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

教学难点:如何应对生态与人口问题。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取得的主要成果、影响等,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多媒体出示材料,复习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人类开始向网络信息时代迈进。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找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标志以及计算机网络带给人类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影响: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3.组织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讨论“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对于中学生的利弊影响”。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多媒体出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克罗地亚总统科琳达的图片,请学生指出她们的共同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104,归纳妇女地位的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

不少国家制定了专门法规,以保障妇女的权利,妇女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3)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

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

2.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英吉利之俗,男女婚配,皆自择定,然后告父母。

至婚配之日,耶稣教师诫以善言,为之祈福。

男以戒指约於女指,亲宾送之入房,欢宴而散。

其俗男女皆分父母之产,男不得娶妾,犯者流之七年。

——《瀛环志略》材料二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

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用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信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首先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

1953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的婚姻观念,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观念:自由、平等、法治。

因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

(2)现象: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原因:政治上,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提倡妇女解放;经济上,近代经济的发展;思想上,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思想进一步传播,妇女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3)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从制度上保障妇女的地位;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性日益解放;政治日益民主。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1.多媒体出示材料:材料一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材料二森林减少的一个显著因素是人类活动。

《自然》杂志2015年的一篇论文估算,人类文明诞生以来,全世界的树木数量减少了46%,人为因素造成的树木净损失多达100 亿棵。

工业革命的进程显著加速了森林危机。

自1990 年来,西非沿海一带的雨林减少了90%;南亚则有88% 的雨林消失。

中美洲、南美亚马孙雨林在全球森林中拥有极高的比重,近些年来,这里成了森林退化的重点区域——在2017 年排在森林覆盖减少前10 位的国家清晰体现了这一点。

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及教材P105的内容,归纳人类社会面临着哪些问题。

(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

)2.提问: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提示:中学生可以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此外,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 【课堂小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女性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妇女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

人类发展的同时,生态与人口问题也开始显现,人类必须努力做到与自然和谐发展。

【板书设计】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教学难点:生态和人口问题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甚至乃至于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

全片以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改变为基点,从历史出发,以国际化视野和面对未来的前瞻思考,深入探寻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思考这场变革对经济、政治、社会、人性等各方面的深远影响。

该作品旨在引导全社会更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互联网,更深刻地思考互联网,有准备地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是怎样被发明和运用的?互联网给我们现代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互联网时代“未知”的是什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材料,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认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用途。

设问:图片反映了哪一先进技术的运用?这一技术是如何建立和普及的?这一技术与现代社会生活有何关系?提示:(1)计算机网络技术。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3)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表,说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

归纳总结: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

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标导学二:妇女地位的提高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妇女政治地位、就业等方面说说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材料展示:撒切尔(如图),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1979-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设问:从女性解放角度回答:她的当选与任职说明了什么?提示:妇女地位日益提高,妇女在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担任重要的角色。

2.引导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认识实现男女完全平等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材料展示:当今社会女性就业情况仍然相当严峻。

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狭小,不少用人单位干脆在招聘启事中声明不招女生。

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要大于男同学。

有些用人单位对男性的偏向十分明显。

设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基于此种现象,国际上和我国颁布哪些法律保障妇女权益?提示:(1)就业性别歧视现象。

受历史、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2)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我国颁布了《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归纳总结:男女平等问题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目标导学三:生态与人口问题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生态危机的资料,了解生态危机的表现和成因。

设问: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结合教材,说说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

提示: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

目前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归纳总结:生态危机的成因与表现(1)大气污染: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化学污染: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资源短缺: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4)土地荒漠化: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生态平衡。

2.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人口问题的图文材料,说说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归纳总结:人口增长过快,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另一个严重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的影响: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2)人口生存质量问题:由于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人们的卫生和健康状况难以迅速改善。

同时,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乏,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经常导致普遍的饥饿。

总之,生态与人口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加以应对。

三次技术革命与三个时代演变三、课堂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还表现在妇女地位的提高。

随着全球范围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增长过快成为严重问题。

实践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环境和人口问题。

因此必须坚持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呈现现代计算机技术给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态与人口问题等。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熟悉的热点案例,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做到以理导人,以事服人,这有效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