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世界地理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世界地理测试题1.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亚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B.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C.丙——南美洲——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D.丁——北美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2.下图中①②③④所示海峡分别是()A.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B.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麦哲伦海峡、曼德海峡D.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麦哲伦海峡3.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①~⑤各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⑤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4~6题。

4.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50米B.199米C.278米D.400米6.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

读“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

回答下面试题7-9题。

7.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B.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8.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9. 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A.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D. 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下图为菲律宾吕宋岛,岛上的水稻梯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吕宋岛叙述正确的是()A.由珊瑚生长形成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C.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D.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11.下列叙述中,和水稻梯田形成有关的是()A.地广人稀B.平原众多C.科技发达D.热量充足读右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13.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14.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15.读下图某岛略图,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判断( )A.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为主B.河流流程短,落差小C.图中A地每年有一次的阳光直射机会D.全年晴好天气西南部多于东北部读下图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17.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国地处亚欧板块B.A国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代号所示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①——高加索山B.④——伏尔加河C.⑤——阿姆河D.⑨——咸海20.下列关于中亚各国说法正确的是()A.A国地势低平、沙漠广布B.B国石油丰富,重工业发达C.D国盛产棉花,“白金之国”D.E国灌溉农业最为发达下面甲图是中亚著名的咸海,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第21题。

21.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A.围湖造田,泥沙淤积B.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C.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D.该区域夏季水量减少读西亚部分国家位置图,完成22--23题。

22.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23.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A. 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读图(左图为贝加尔湖的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沿其AB 一线作的剖面图),完成24~25 题。

24.贝加尔湖的形成原因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地壳运动D.火山喷发25.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贝加尔湖的冬季湖面不结冰B.贝加尔湖周围肯定有入湖河流C.贝加尔湖沿岸落叶阔叶林茂密D.随着泥沙的沉积,湖水一定变浅图4示意某地理要素等值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6-27题。

26.该地理要素为()A.海拔高度(m)B.年蒸发量(mm)C.海平面气压(hPa)D.年降水量(mm)27.影响西部沿海该要素南北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壳运动D.植被状况读下图,回答问题。

28.图中阴影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地势平坦 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大D.水源充足29.图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农业生产由原来的以混合型农业为主到现在的以园艺业为主,其原因主要是A.调节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B.提高了土壤的肥力C.合理利用了丰富的热量D.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30.读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B. 该国珊瑚礁世界闻名,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C. 图中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D. 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皮拉大沙丘(图3)位于大西洋畔的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皮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

据此回答31-32题图331.皮拉大沙丘向内陆推进的主要原因是()A.受盛行西风影响B.沿岸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降水少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进入2015年以来,国内奶源价格持续走低。

而从新西兰等地大包装进口的奶源数量不减反增。

读图回答33~35题。

33.近年来,国内制奶企业大量从新西兰进口奶源的主要原因是①国内生产供不应求,需大量进口②新西兰劳动力、土地价格低③新西兰环境优美、奶源质量好④大包装进口,成本较低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4.关于新西兰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B.B岛地势东南坡缓,西北坡陡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火山分布D.河流夏汛明显,结冰期长35.B岛西南部海岸多U型峡湾,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地壳断裂下沉B.海浪侵蚀C.古冰川侵蚀D.河流冲积下图岛屿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享有“旅游者天堂”的美誉。

完成36—37题。

36.关于该岛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月盛行风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移动有关②该岛河流众多且富水能③国家公园植被高大茂密④该岛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7.对该岛人文地理特征的推断,合理的是①城镇和交通线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②频繁的飓风和暴雨严重制约旅游业发展③该国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④经济结构中旅游业、渔业比重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38. 关于图示岛屿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势东北高,西南低②岛上多火山地震③森林、水产等资源丰富④地狭人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9. 属于该地气候现象的是( )①夏季经常受到梅雨和台风的影响②冬冷夏热温差大,海洋性明显③夏季东南岸多海雾④冬季西北岸多暴雪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40~41题。

40.利马虽然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建城以来城市却植被茂盛,绿树成荫,原因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草木生长有稳定的浇灌水源B.东水西调,工程措施解决了草木的浇灌水源C.地面辐射旺盛,水汽凝结形成的露珠,地面湿润D.低纬地区,海水蒸发旺,寒流的降温作用使空气底层水汽过饱和,容易凝结成水41.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差不大,但气候差异明显,其主要的原因是( ) A.盛行风性质差异大B.洋流成因差异大C.地面植被差异大D.盛行风向差异大2014年1月,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2′S,76°58′E)建立,作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

读图1完成42~44题。

42.泰山站主体是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物(图2),采用该式建筑主要是A.利于天文观测B.利于防潮保暖C.利于通风防暴雪堆堵D.利于减少紫外线辐射43.泰山站为度夏站,在使用期间A.站旗常飘向东南方向B.平均气温高于中山站C.常见南极贼鸥、企鹅D.正午太阳高于昆仑站44.当泰山站开始出现极昼现象时A.徐州地区昼短夜长,且昼渐长B.太阳直射点在16°08′S,且南移C.松花江江面千里封冻已解,出现浮冰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开始顺时针方向流动下图为某国冬半年(5~10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比率分布图。

读图,回答45~46题:45.关于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最高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描述正确的是A.冬季气温低,夏季降水多B.冬季气温高,夏季降水少C.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少D.夏季气温高,冬季降水多46.图中冬半年降水总量比率在10%以下区域的自然带为A.热带草原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下图为“尼罗河干支流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47~48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