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文化大闸蟹简介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螃蟹,属于:十足目方蟹科,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
大闸蟹身体分两部分:头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对。
头胸部的背面为头胸甲所包盖。
头胸甲墨绿色,呈方圆形,俯视近六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共有6条突起为脊,额及肝区凹降,其前缘和左右前侧缘共有12个棘齿。
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
头胸甲的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为腹甲,腹甲分节,周围有绒毛,腹部紧贴在头胸部的下面,普通称为蟹脐,周围有绒毛,共分7节。
雌蟹的腹部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
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螯足,强大并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针刺。
大闸蟹营养价值大闸蟹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对皮肤的角化有帮助。
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每100克营养成分:能量103千卡、蛋白质17.5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2.3克、胆固醇267毫克、维生素A389微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28毫克、烟酸1.7毫克、维生素E6.09毫克、钙126毫克、磷182毫克、钾181毫克、钠193.5毫克、镁23毫克、铁2.9毫克、锌3.68毫克、硒56.72微克、铜2.97毫克、锰0.42毫克。
大闸蟹选购须知看:优质蟹的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个大而老健,如果背呈黄色,则肉较瘦弱。
另外,如果是活动有力,四处乱爬的蟹则是健壮的好蟹。
掂:对经眼看外观符合要求的蟹,要逐个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为肥状的蟹。
此招不适用与河蟹和活的海蟹,因为这些蟹常常会被五花大绑。
剥:剥开蟹的脐盖,若壳内蟹黄多、整齐,凝聚成形,则此蟹为好蟹。
拉:如果购买的是已死的海蟹,要观察蟹的腿,完整无缺,轻拉蟹腿有微弱弹力,表明是新鲜海蟹,若不新鲜的海蟹,轻拉蟹腿,不仅没有微弱力,而且蟹腿容易断落。
闻:如闻到海蟹有腥臭味,说明海蟹已腐败变质,不能再食用。
食用腐败变质的海蟹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因此,要适时食用。
大闸蟹菜谱香辣蟹主料:蟹调料:葱、盐、白糖、白酒、干辣椒、姜、料酒、醋、花椒、鸡精、食用油做法:1.将肉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适量白酒,蟹醉后去腮,胃,肠切成块;2.将葱、姜洗净,葱切成段,姜切成片;3.坐锅点火放油,油至三成热时,放入花椒、干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时,加入姜片、葱段、蟹块,倒入料酒、醋、白糖、盐翻炒均匀出锅即食。
特点:麻、香、鲜。
姜葱螃蟹原料:螃蟹1000克,盐2.5克,味精2.5克,胡椒粉0.1克,料酒15克,花生油750克,葱2.5克,姜末2.5克,淀粉2.5克,香醋2.5克,蚝油25克。
做法:1.螃蟹去壳洗净,改刀成块;取一碗放清汤、盐、味精、胡椒粉、葱、姜、蒜、淀粉、香油、蚝油,调成汁待用2.将螃蟹下入旺油锅,稍炸出锅。
锅留底油,下葱白段爆香,加入螃蟹烹酒,速盖一下锅盖,倒入调好的汁,翻匀出锅即可。
咖喱螃蟹特色:麻辣鲜香,开胃爽口原料:1. 螃蟹1只,西芹200克,葱段30克,香菜末30克,2. 红辣椒末1大勺,红葱头末1大勺,洋葱1/2个1. 咖喱粉2大勺,红糖2小勺2. 语录2大勺,酱油1小勺,椰奶3大勺,水1/2杯制作:1.将螃蟹处理好,去除腮等不能食用的部分,洗净后切块备用,西芹摘去叶子,洗净后斜切成段备用.洋葱也切丝备用.2.起油锅,将螃蟹块醮上少许面粉,放入锅中,炒熟至外表呈金黄的后捞出备用.将锅烧热,加入2大勺油,将材料2炒香,加入调料1炒至咖喱香味散出后,倒入炸好的螃蟹块、西芹段、葱段以及调味料2,炒熟后装盘,在撒上香菜末即完成。
魔芋香辣蟹原料:螃蟹(邓金斯蟹)、魔芋丝、绿豆芽、芫荽(香菜)、干辣椒、花椒、老干妈香辣酱、生姜、葱白、料酒、蚝油、香醋。
做法:1、各式材料洗净、备齐;2、用专用工具将螃蟹处理成适当大的块;3、锅里加入适量油烧热,加入干辣椒、花椒、老干妈香辣酱、生姜、葱白小火煸出香味;4、倒入处理好的螃蟹翻炒,喷入适量料酒;5、加入绿豆芽、魔芋丝翻炒均匀,加入蚝油和少许水焖煮片刻;6、收汁,放入芫荽段、滴入几滴香醋即可。
烹饪指导1.在煮食螃蟹时,宜加入一些紫苏叶、鲜生姜,以解蟹毒,减其寒性。
螃蟹可以用来蒸、煮、炸或制小吃馅心2.蒸蟹时应将蟹捆住,防止蒸后掉腿和流黄。
生螃蟹去壳时,先用开水烫3分钟,这样蟹肉很容易取下,且不浪费3.买回螃蟹后不用水冲洗,放入干净的缸、坛里,用糙米加入两个打碎壳的鸡蛋,再撒上两把黑芝麻将蟹盖淹没,然后用棉布蒙住缸口,使空气能流通,但又不能使蟹见阳光,这样养3天左右取出,由于蟹吸收了米、蛋中的营养,蟹肚即壮实丰满,重量明显增加,吃起来肥鲜香美。
4.蟹易动风,故不易冷食;另外死蟹不要食用。
吃螃蟹的技巧真正懂得欣赏螃蟹美味的人,要细细品味,虽然没有必要像古人那样用“蟹八件”,但吃蟹的步骤还是很有讲究的:掰掰蟹,分三步走,一掰尾盖、二掰蟹壳、三掰蟹身。
力道一定要拿捏得刚刚好。
重一点,难免会因流黄而失色,轻一分,则有可能和熟蟹较劲半天,也未能伤它半毫!吮对于吃蟹不用醋的人来说,吮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曾言道:大碗量酒,吮蟹当肴,神仙不换!挖最诱人的蟹黄当前,最好的动作就是大快朵颐,只可惜蟹非肉,所以得小心翼翼地挖。
可以借助武器,蟹腿钳的另一端多为扁平小勺,就是为了方便吃蟹黄的。
夹俗话说,“男人爱吃虾,女人爱吃蟹”。
不过那个“难看”的蟹脚,可是让MM头痛不已。
于是,需要一把蟹脚钳,猛力一夹,然后轻轻剥离,慢慢挑剔,吃蟹也要淑女。
捅会吃蟹的人都晓得,只要有一把头部分叉的蟹腿钳,吃蟹腿也可以很享受。
咬掉蟹腿两端硬壳,再用蟹腿钳从底部一顶,往里捅几下,肥嫩的蟹腿肉就自个出来了。
适宜食用及禁忌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2.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3. 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食物相克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甲鱼同食,会导致食物中毒;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食疗作用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利肢节、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食疗价值[性能]味咸,性微寒。
能续筋接骨,活血行瘀,利湿退黄,解漆毒。
[参考]肉和内脏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和烟酸、钙、磷、铁、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微量的胆甾醇。
蟹壳含碳酸钙、蟹红素、蟹黄素、甲壳素、蛋白质等。
[用途]用于跌打损伤,损筋折骨,血瘀肿痛;妇人产后血瘀腹痛;湿热黄疸等。
[用法]酒浸,油炸,煎汤,入丸、散等。
[附方]1,酒侵生蟹:鲜河蟹250g,捣烂,以黄酒煨热,温浸20分钟左右,取汁多次饮之,并用其渣敷患处。
源于《唐瑶经验方》。
本方取蟹之全体,用以续筋活血,以黄酒行血脉、助药力。
兼以外敷,对“骨节离脱”(脱臼)有较好的疗效。
原方说“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表明了制方人的经验。
2,合骨散:河蟹30~50g,焙干研末。
每次10g,白酒送服。
源于《泉州本草》。
本方用河蟹续筋接骨,活血行瘀,仍以酒助药力。
用于跌打骨折筋断,瘀肿疼痛。
3,螃蟹山楂散:螃蟹、山楂各30g。
焙干,共研细末。
每次15~20g,白酒送服。
《滇南本草》治妇人产后因血瘀引起的儿枕痛,用螃蟹研末,热烧酒服,谓有良效。
增加山楂一味活血化瘀,更为适宜。
4,螃蟹丸:螃蟹500g,烧存性,研末,拌以黄酒,作成小丸。
每日2次,每次30g,温开水送下。
医用价值性味:咸、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胃。
功效: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解结散血。
主治:全蟹可治胸中邪气,郁结瘀血,筋骨伤折,;斜面肿;煮酒食之治产后肚腹痛,恶露不下;蟹壳治漆疮。
吃螃蟹、说螃蟹、吃出健康、吃出美味,饮食是一种文化。
中国文化1.《抱朴子》称蟹为“无肠公子”。
2.《世说新语·任诞篇》载毕卓:“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3.苏轼见蝤蛑自称“吴中馋太守”,苏轼有诗:“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4.唐彦谦《蟹》诗:“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5.陆龟蒙有《蟹志》,杨万里有《糟蟹赋》,高似孙有《松江蟹舍赋》,李祁有《讯蟹说》,郑明选有《蟹赋》,尤侗有《蟹赋》,丰子恺有《忆儿时,中秋吃蟹》。
6.朱宣咸中国画《滩头双螯》。
7.《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薛宝钗吟咏一首螃蟹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
8.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吃蟹文化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
《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
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螃蟹宴”了。
说起“螃蟹宴”,一定会联想到《红楼梦》里有趣热闹的一幕。
小说先写李纨和凤姐伺候贾母、薛姨妈剥蟹肉,又吩咐丫头取菊花叶儿桂花蕊儿熏的绿豆面子来,准备洗手。
这时,鸳鸯、琥珀、彩霞来替凤姐。
正在谈笑戏谑之际,平儿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脸,却被琥珀躲过,结果正好抹在凤姐脸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接下来,吃蟹的余兴节目开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宝玉提议:“咱们作诗。
”于是大家一边吃喝,一边选题,先赋菊花诗,最后又讽螃蟹咏,各呈才藻,佳作迭见。
其中薛宝钗的咏蟹一律云: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但是螃蟹宴的生动描写,也并不是曹雪芹的独创。
在此以前,《金瓶梅》中就有螃蟹宴,不过笔调大不相同而已。
该书第35回,写李瓶儿和大姐来到,众人围绕吃螃蟹。
月娘吩咐小玉:“屋里还有些葡萄酒,筛来与你娘每(们)吃。
”金莲快嘴,说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
”又道:“只刚一味螃蟹吃”。
虽然也热闹有趣,毕竟是市井俗物,没有大观园里的风韵。
《金瓶梅》写螃蟹宴,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我们在明代人的著作中就看过有关螃蟹宴的叙述。
刘若愚《明宫史》记载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是另一种模式:“(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