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心中那一抹红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夏丽萍
我出生在60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中期,那时人们思想向红,不管大人孩子吃饭睡觉前都要默背一遍红语录,同时还要跳忠字舞。
大街上悬挂最多最鲜艳的就是耀眼的红旗。
这些说起来会被现在的孩子们笑,但在当时,人们是怀着一股敬仰之情做这些事情,很严肃、也很庄重。
因为年龄小,这些只成为我脑海中模糊的往事,但那一片红却永远留在我最小最初的记忆里。
1978年,8岁的我背着书包跟着带着红领巾的姐姐上了小学,听妈妈说,姐姐是因为学习好、遵守纪律、乐于助人才被选为“红小兵”(少先队员的前身)的。
她每天带着红领巾炫耀地走在我的前面,眼睛里流露出的那份得意,刺激着我,我暗想: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比我早上两年学吗,等着瞧!我要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给你看!
最初的新奇、懵懂逐渐淡去,校园生活日益得心应手,由于学校地处小山村,师资、教学设备虽然很简陋,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学习的热情,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还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终于有一天,班主任老师放学后把我留下来,郑重地对我说:“回家写一份加入红小兵的申请吧,要好好写,因为你是咱班第一个戴红领巾的同学啊!”我一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着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什么都忘了说,撒腿就往家里跑去,我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妈妈!啊!天是那么
蓝,路边的小树小草好像也在为我舞蹈。
一周后的6月1日,老师给我戴上那梦寐以求的红领巾时,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当我五指并拢,高举过头,在鲜红的少先队旗下宣誓,我永远记住了老师说的那句话:“鲜艳的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我幼小的心中从此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我带着金光闪闪、耀眼夺目(我当时就这么认为)的红领巾回到家中,迎接我的是爸爸妈妈的笑脸和弟弟们羡慕的目光。
从此,每天放学回到家中,我第一件事就是摘下心爱的红领巾,认真地叠好,放在枕头下面,怕弄脏、怕弄皱、怕被淘气的弟弟拿去玩丢。
如果脏了,我会马上洗干净,干了以后叠好,再用装了热水的缸子烫平。
打理红领巾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在不断赞美声中,我快乐地学习着、生活着,幸福地度过了那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转眼间,我已为人师20余载,每当我看见我的学生们入队,每当高年级少先队员代表为我的学生们戴上红领巾,看着飘扬在他们胸前那飘扬的红领巾和孩子们欢乐的笑脸,我的眼睛就禁不住湿润了,心中便会涌起无限的感慨,他们应该也和我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的感受一样吧?我相信,总有一天,这抹浓浓的红也会从他们的胸前走进他们的心里。
啊!难忘那抹艳艳的红,它圆了一代又一代少年最纯真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