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和护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和护理


护理措施
八、营养支持 ARDS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应及时补补充 热量和高蛋白、高脂肪营养物质。应尽早给予强 有力的营养支持,鼻饲或静脉补给,保持总热量 摄取83.7~167.4kJ(20~40kCal/kg)。
护理措施
九、加强基础护理 1、强化口腔护理, 减少口咽部细菌的繁 殖,从而减少吸入到下呼吸道的微生物的数 量,降低感染发生率。 2、加强眼部、鼻腔、会阴、皮肤的护理, 定时翻身,、严重感染 3、 严重创伤
4、吸入液体
5、药物过量 6、吸入毒物 7、血液系统病症 8、代谢性疾患 9、其它
临床表现
1、 潜伏期。文献报告从原发病到ARDS确诊,潜伏期平均23.6 (4~6)h,其 中在72h内发病者75.47%,因大多数在原发病后2~3d内发生,ARDS极易 被误认为原发病病情加剧,失去早期诊断时机。 2、症状因原发症状轻重不同,故ARDS发病既急聚又隐匿,易被忽略。 (1) 呼吸增快、窘迫:呼吸频率25~34次/min,占21.4%,35~50次/min占 66.7%,>50次/min占1.9%。女性,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呼吸次数和窘迫较 轻,故频率>25次/min应警惕。 (2) 咳嗽、咳痰:早期不明显,可略少量血、血水样痰是典型症状之一。
谢谢大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 急救和护理
急诊科:李 霞
定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肺 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 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 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 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 呼吸衰竭综合征。ARDS是SIRS在肺部的一 个较突出的表现,ARDS已有MODS的倾向, 或者是MODS的首发器官。
护理措施
五、呼吸机使用的护理 1、呼吸机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有效的通气量,在使用中 护士应严密监视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各部件衔接情况,监 听运转声音,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排除故 障。 2、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 否同步;观察实际吸入气量,有效潮气量,同时观察漏气 量、吸气压力水平、压力上升时间等指标。 3、如患者安静,表明自主呼吸与机械同步;如出现烦 躁,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或是由于通气量不足或 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或调整通气量。
护理措施
二、建立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 1、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气道分泌 物。对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对痰液 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对无力咳嗽或昏迷 者可用导管吸痰。 2、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可以选择插入 口咽导管、建立口咽气道、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
护理措施
三、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根据血、痰、分泌物培养,血气、生化 检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科学合理使 用抗生素,严格各项操作,减少院内感染 的发生。
护理措施
七、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发生改变,不适应环境。患者易出现紧张不安、 忧郁、悲痛、易激动,治疗不合作。在护理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病人的感受,和病人一起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并对其焦虑 程度做出评价。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解释机械通气、监测及呼吸机的报警系统, 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当护理病人时保持冷静和耐心,表现出自信和镇静。耐心向病人解 释病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消除心理紧 张和顾虑。 4、如果病人由于呼吸困难或人工通气不能讲话,可提供纸笔或以手势 与病人交流。 5、限制病人与其他具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及亲友接触。 6、加强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7、保持环境安静,保证病人的休息。帮助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松弛 疗法、按摩等。
护理措施
一、观察病情 1、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安静平卧时呼吸 频率大于28次/分,且有明显缺氧表现,血氧饱和度小于 90%,经常规给氧方法不能缓解。 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血压、体温的变化。 3、观察缺氧情况,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 度、动脉血氧分压及发绀程度。 4、评估患者意识状况,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症状。
护理措施
六、药物治疗的护理
1、输液管理 准确记录出入量,以防止液体大进大出,加重肺水肿。
2、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观察 早期大量应用地塞米松可保护肺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但严重创伤 后患者易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容易导致上消化道大出 血,应严密观察胃液,大便的颜色、性状、量,并做常规检查。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观察 ARDS时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 前后负荷,同时也可扩张肺血管,解除肺小血管痉挛,改善肺循环。在应用 血管扩张剂时,应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为及时调整其用量提供 准确的依据;最好有输液泵经中心静脉通道输注血管扩张剂,以防止药物对 小血管的刺激。
护理措施
四、合理氧疗 1、氧疗的方法有鼻导管、鼻塞、面罩、气管 内和呼吸机给氧。如缺氧严重而无二氧化碳潴留 者,可用面罩给氧;缺氧而伴二氧化碳潴留者, 可用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 2、氧疗实施过程应专人负责监护,密切观察 疗效,根据动脉血气结果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 度,以防止发生氧中毒和二氧化碳麻醉,注意保 持吸入氧气的湿化,防止交叉感染。
3、 心率:据报道心率均>100次/m。
治疗
• • • • • • • 呼吸支持治疗(氧疗和机械通气) 维持适宜的血容量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 积极治疗原发病 其他治疗探索
主要护理问题
低效型呼吸型态 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换气障碍有关。 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 关 • 活动无耐力:与体力下降有关。 • 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有关 • • • • •
(3) 烦燥,神志恍惚或淡漠,并发肺部感染有寒颤发热。病程中休克者约
42.77%。
体征
1、发绀:是ARDS重要体征,吸氧很难改善,但创伤者常 并出血性贫血,因此,出现紫绀者仅49.06% 2、肺部体征:早期体征较少,ARDS肺部无异常体征者 47.17%干性罗音5%,捻发音26.64%、湿罗音26 .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