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激发的例子有一个村子里死了一个人,大家挖好了一个坑,第二天准备下葬。
半夜一个酒鬼喝醉了,摇晃摇晃地就掉进了坑里,怎么爬也上不去,于是他就想“反正也上不去了,不如就在这儿睡一觉吧!”这时又有一个人想回家抄近路,不小心也掉了进去,因为急着要回家呀,所以就努力地往上爬,努力了半天,也爬不上去。
正当他很沮丧的时候,先掉下去的人说话了:“别爬了,爬不出去的。
”后掉下去的人一听,吓得大叫:“妈啊,这还有一个啊!”于是,他三下两下就爬出了这个大坑。
情绪的自我调节谁控制情绪?•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行为结果• 快乐不快乐全在于你自己,宽容别人、也不苛求自己• 别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非理性思考几种常见的非理性思考——带来情绪困扰• 我应该得到别人的赞美(要是得不到,就感到别人欠你的)——将“希望”误解为“应该”了(失落、忿不平)• 我不可能把这门课好(用“不可能”限制自己,不去尝试和找方法)——将暂时无法误解为“不可能”(无望、自暴自弃)• 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现状(用“没有办法”限制自己,同上)——将“很难”误解为“没有办法” (无望、自暴自弃)• 我又失败了——将“暂时失败”误解为“终结性的失败” (自卑)我的英语永远学不好了——将“到目前为止”误解为“永远” (自卑、无望、自暴自弃)• 数学考糟了,我真笨、我不行、我完了(以偏概全,消极的断言)成功法则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信念;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情绪;有什么样的情绪,就有什么样的方法;有什么样的方法,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习惯。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身体,听老师朗读一篇文章!你生来就是一名成功者!你曾考虑过在你诞生之前就已战胜过许多战役吗?停下来考虑你自己的事吧”。
遗传进化学家设非尔德说,“在整个世界史中,没有任何别的人会跟你一模一样。
在将会到来的全部无限的时间中,也不会有像你一样的另一个人。
”你是一个很特殊的人。
为了生下你,许多竞争发生了。
想想吧:数以亿计的细胞参加了激烈的竞争,然而其中一个赢得了胜利——就是构成你的那一个!你身上的全部遗传物质都是由你的父母和他们的祖先所提供。
你的母亲和父亲本身代表20多亿年前为生存而战斗的胜利的极点。
你集合了你的父亲与母亲的精华。
在诞生以前,哪怕是一个微小的细胞,你已经具有不同凡响的潜质。
最重要的是生命已经开始,你已经成了一名“成功者”,你以后必定还要面临新的竞争、新的挑战。
为了所有实际的目的,你已从过去巨大的积蓄中继承了你所需要的一切潜在的力量和能力,以便达到你的目的。
你生来便是一名成功者,你出生以后学走路、学说话、学数数、学唱歌、学跳舞、学手工、学。
现在无论有什么障碍和困难处在你的道路上,都还及不上你在成胎时所克服的障碍和困难的十分之一呢。
你生来就是成功者!在我们周围,对我们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暗示的人也真不少。
有的是积极暗示,有的却是消极暗示,尽管他们不一定是故意的,甚至根本没意识到他的话对你的自信心会起那么大的作用。
当我们听到“你真棒!”“好聪明的孩子!”“用功的学生学习成绩就是好。
”“又进步了,真替你高兴。
”“我们为你自豪。
”“尽管你基础较差,分数也不高,但你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是在向成功靠拢呀。
”“你感到怎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是不是感到很有奔头,使你产生更强烈的进取心?”“是不是感到信心倍增?要是有人说:“你怎么总不如人?”“笨的没救了,你不是读书的料”“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你伤透了父母的心”等等,你又会感到怎样?那些不尊重人的话是不是让你感到羞愧、自卑?那些不信任的话是不是让你感到委屈、失望?那些不宽容人的话是不是让你感到无助、失落?感到很没劲?积极的心态会带来积极的行动;消极的心态会带来消极的行动。
我们曾对1765名学习困难学生调查,结果表明:87%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问题。
方法一:积极的自我谈话• 自我激励:我一定做最棒的• 自我期望:我准能成为一个名校大学生•自我要求: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自我表扬:我真是好样的• 自我欣赏:我真行• 自我关心:我要注意身体• 自我提醒:我不会轻易放弃• 自我慰籍: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成功而已• 自我总结:做的对,继续干• 自我命令:立即行动方法二强力刺激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销售员在“颠峰销售潜能”心理训练中,有许多超强度的心理、生理训练手段,为的是刺激自我意识、激发自我潜力。
在遇到挫折时,大喊一声:“真棒!困难又来了,又一次显示我能力的机会来了!” “我是成功者,我能行,我定能成功!”方法三做成功的聚焦其实,最难战胜的还是你自己,你有多大的信心,就能够获得多大的成功。
不要让自己击败自己!那么,多给自己成功的聚焦,帮助你提高积极的心态。
不同的聚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成功者看到每个问题的答案。
失败者能找出每个答案的问题。
·成功者说:这虽是困难的,但却是可能的!失败者说:这虽是可能的,但却是太难了!成功者说:我非做成某事不可!失败者说:唉,某事我只好去做。
你是看到自己的努力还是总沉浸在失败的阴影里?你是看到自己的得到的分数还是老想着失去的分数?你是注意保持自己积极的情绪还是无意摆脱消极的情绪?你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积极的评价还是总忘不了别人对自己消极的评价方法四情绪的自我调节谁控制情绪?•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行为结果• 快乐不快乐全在于你自己,宽容别人、也不苛求自己• 别自己和自己过不去非理性思考几种常见的非理性思考——带来情绪困扰• 我应该得到别人的赞美(要是得不到,就感到别人欠你的)——将“希望”误解为“应该”了(失落、忿不平)• 我不可能把这门课好(用“不可能”限制自己,不去尝试和找方法)——将暂时无法误解为“不可能”(无望、自暴自弃)• 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现状(用“没有办法”限制自己,同上)——将“很难”误解为“没有办法” (无望、自暴自弃)• 我又失败了——将“暂时失败”误解为“终结性的失败” (自卑)我的英语永远学不好了——将“到目前为止”误解为“永远” (自卑、无望、自暴自弃)• 数学考糟了,我真笨、我不行、我完了(以偏概全,消极的断言)换一个B(积极的信念)同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不同的情绪、行为结果快乐不快乐全在于你自己(宽容别人、也不苛求自己)别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见后页11种非理性观念)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换一个角度想,快乐自然来(情绪是可以调节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获得更宽容、更合理的生活哲学)当客观世界不能改变的时候,唯一能改变的就是你的主观世界帮助孩子走出消极的阴影,寻找——成长的阻力·来自于父母、教师、同学、同事、上司、好朋友的忽视、轻视、被动为主动、否定、嘲笑、指责…·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阻力的根源精神分析理论(童年早期经历、潜意识)教育心理学(成人人格的影响、成人负面口头禅的感受)、社会心理学(团体氛围、群体中的地位、支持系统功能缺失系统家庭结构的影响)运用智慧责备孩子为了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父母要多鼓励孩子。
然而,孩子做错时,除了要启发他们自己反思自己的问题外,在某种事态情景下,也会有责备孩子的必要。
但如果责备不当或不注意方法,也有可能伤害孩子,不利他们的个性、能力的发展。
可见,责备孩子也必须讲究智慧。
如何将我们的口头禅改成激励的话。
1. 都为你好—爸爸知道你想做个好孩子。
可你对自己今天的这种表现能满意吗?2. 你怎么总不如别人—你有你的优点,要是再把别人的优点学来,想想会怎么样?3. 笨得没救了—妈妈知道你每次做错有多难受。
碰了壁、纠正了就等于取得一个经验,一个进步。
人都是在不断尝试错误、纠正错误中成长的。
你能行!4你伤透了父母的心—爸妈看到了你的努力,也知道它对你有多难。
可是你采取这种不光彩的手段,你不觉得对你所做的努力是个损害,你难道不伤心吗?5你肯定又是……爸爸妈妈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你不想我们和你一起去面对吗?智慧责备要点1. 让孩子己发现问题(父母是启发、是点拨);2.不涉及孩子无法改变的容貌、生理缺陷、能力问题;3.指出错误宜就事论事,切忌攻击孩子的人格;4.切忌对孩子作消极的断言;在责备时,要准许孩子申辩;在责备之后要给以关怀。
减轻心理压力的亲子沟通临升学考越来越近,家长们一边心疼孩子的辛苦,一边又唠叨有加。
家长的本意“全都为孩子好”,殊不知,孩子却感到许多“不好”。
据调查:“你不是读书的料””、“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伤透了父母的心、“你说,你这次该考几分?”、“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成为孩子最窝火的口头禅。
不尊重孩子,不但不能起到鞭策作用,反而会引起他们羞愧、自卑;委屈、反感,不想进取,最终被自己的消极态度击败。
在此介绍一些具心理支持的沟通技巧,供家长参考:引导宣泄语放下手里的家务活,全神贯注地听孩子道出心事,关注他的情绪,让他感到被重视、被关注。
要知道此时此刻,明白孩子的感受能让他倾诉心事,减轻压力。
——“看得出来,你很不安(或委曲、伤心、失望……),不知该怎么办了。
让我们一起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挑战语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面对自我。
当家长成为孩子可信赖的朋友时,就可用挑战语帮助他看清自己的不足与问题。
——“你感到……不过,我怎么感到并不想你说的那样,是吗?”;——“你前面说……,现在又说……,我该怎样理解你的话呢?”;——“你说别人认为你是这样的,你却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你看这道题挺难,你做对了,不容易呀。
再加把油,你准能行!”尊重孩子,充满爱意与期望的沟通,往往能给孩子信心与力量,帮助他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自信,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压力。
孩子恳求父母:别老问孩子考几分在复习迎考阶段的紧要关头,父母们总会忍不住一次次地问孩子考得怎样。
然而却很少关注孩子对这样频繁发问的感受如何。
笔者一次对435名即将中考、高考学生的调查中发现,54%的考生想对父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别老问我考几分?”说老爸老妈也不想想,我们正处于一个怎样的“非常时期”?——大小测验三六九,模拟考、会考月月有。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能做常胜将军呀?可是爸妈只要一不满意就唠叨,说一大堆打击我的话,叫人受不了。
其中“你怎么总不如人”;“我们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伤透了父母的心”;“考得这样差,你肯定不是看闲书就是又在偷偷看电视了。
”成为父母口头禅的最高排行榜。
一名女生说她小时曾因考糟而难过得哭过,妈妈说:“还哭!早干什么去了?”这以后为了怕妈妈唠叨,她考得再糟也忍着不哭,不料,妈妈又说:“小时候考不好还知道哭,现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要气死我呀?”当父母向孩子脱口冲出这些话时,有没有想过,这些“豆腐心、刀子嘴”的口头禅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事实证明,不被尊重的话会导致孩子羞愧、自卑、不想进取;不被信任的话会导致孩子委屈、失望、说谎;不被宽容的话会导致孩子无助、失落;不被理解的话会导致孩子和你疏远甚至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