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全文共15个自然段,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先后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来到沙漠上空、大河上空、自己家(森林)中看到不同的情景后进行的对话。

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

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学情分析: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几篇和环保有关的课文:如《走我们一起植树》、《沙漠中的绿洲》等。

对于环保知识已了解不少,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

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技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3、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认真朗读课文,从课文的语句中体会森林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因为本课语言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

因此,我决定采用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

紧扣其中一些关键词语,如“漫天飞舞”“贫瘠”“咆哮”“淹没”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植树造林的迫在眉睫。

教具准备:课件、课文录音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每日必读,每日进步!”日记欣赏活动。

二、解题入手,了解“心愿”1、板书题目:20、云雀的心愿2、解题: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学生初读的情况。

3、引导学生汇报,理清段落。

4、那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5、说说云雀的心愿。

6、指导学生读好最后两个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思考:云雀为什么会有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的心愿?3、搜集资料,看看森林都有哪些作用?第二课时一、“每日必读,每日进步!”日记欣赏活动。

二、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齐读课题)《云雀的心愿》。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指名说)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

这是我的心愿。

”2、齐读。

3.云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强烈的心愿呢?原来是它随着妈妈到外面去飞了一圈。

它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交流:它们先来到——(板书:沙漠),然后飞到——(板书:大河),最后回到——(板书:森林),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雀的踪迹,去感受它们的经历,体会它们的情感变化。

(课件展示)三、学习2——4自然段1、过渡:自由读2——4节,说说它们飞到沙漠的上空看到了什么?2、想象一下,“漫天飞舞”什么样子,谁来描述一下?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天昏地暗,飞沙走石)3、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试读,指名读,齐读。

4、过渡:小云雀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埋怨地说(引)——5、妈妈是怎样回答它的,(理解“乱砍滥伐”,说说“贫瘠”的意思)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土地的作用,乱砍滥伐会使土地荒漠化)(板书:保护土地)(课件展示)6、现在森林没了,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妈妈说这段话的时候,心里肯定十分(难过,伤心,惋惜,心疼等等)请你再读读第四小节。

7、带着这种心情读读云雀妈妈说的话,指名读。

8、分角色读2——4节。

过渡:其实人类的乱砍滥伐带来的后果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再随着云雀它们飞到大河上空去看看。

四、学习5——10自然段1、播放课文录音5——10节。

2、它们看到了什么?3、再读读第五节,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展示)4、请你再大声地读这一段话,试读,指名读,齐读。

5、过渡:小云雀目睹了猖狂的洪水,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心里十分——(害怕),说(引)——,妈妈叹了一口气(引)——,6、“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请默读第十节,体会一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1)森林可以蓄水。

(板书:蓄水)(2)这可是我们平常不了解的知识,森林为什么能蓄水?(3)老师觉得云雀妈妈很会说话,说得特别有条理,请你再细细读读这一节,想想她是怎样把话说得这么有条理的?(相机板书“树冠、树干、树下、土壤)这些词语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明森林为什么是大水库的。

以后的作文中,我们应该学会有顺序地描写事物。

(4)再读读这一自然段,你会像云雀妈妈这样有条理地讲清森林是怎样蓄水的吗?(指名复述)过渡:是啊,假如人们没有乱砍滥伐,上游的森林还在,怎么会有洪水泛滥成灾呢?(板书:防洪)(课件展示)7、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这是什么句?意思就是(引)——五、学习11——13自然段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得又累又热,回到了居住的森林,这时小云雀更加体会到了森林的重要性。

读一读第11-13自然段,体会体会。

1、你知道森林还有哪些作用吗?2、为什么说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谁能用“因为……所以”来完整的回答这个问题?3. 教师引读13自然段。

4.课堂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这个填空:(出示)(1、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可以——可以——也可以——小结:刚才,我们一起和云雀看到了漫天飞舞的黄沙,目睹了泛滥成灾的河水,也感受到了这个大自然的空调器森林,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2)、交流感受,学习总结。

课文总结: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实在太重要了,我想对人类说:________________。

(可用其中的一种句式或几种句式同用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

)(课件展示)过渡:小云雀也和大家有同感,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来把小云雀的心愿读一读。

六、学习14——15自然段师引读14自然段去植树,把沙漠变成绿洲,这是小云雀和他妈妈的心愿,也是你、我、他共同的心愿。

引导朗诵“今天栽下绿色的希望,明天长成参天的大树。

叫风沙乖乖低头,让百鸟翩翩起舞。

森林是人类的朋友,建设“四化”离不开绿色宝库。

亲爱的少线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七、归纳总结,提出希望。

希望大家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大自然,让我们能在绿意盎然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生活。

八、作业超市。

(2——5题任选两题来完成)1、与家人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必做题)。

2、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请有条理的写下来。

3、拓展:现在你就是“小小环保宣传员”,你会怎样向大家宣传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呢?请把你的宣传词写下来,也可以和同学们合作,快快动手吧!4、想象拓展,实践心愿。

小云雀的心愿,也是它妈妈的心愿,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心愿。

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如果你再遇见有人乱砍滥伐树木,你会怎样做?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5、围绕“绿化祖国”或“美化校园”设计手抄报,在班内宣传展览。

板书设计:云雀的心愿植树造林沙漠——————————→绿洲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总结与评价;本课主要评价学生达到课标要求的程度。

第一课时侧重于识字教学的评价,第二课时侧重于课文教学的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的及时反馈进行评价,课后主要通过完成一些有意义的任务进行评价。

具体的评价指标还是课标要求的具体化措施。

教学反思:《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后,小云雀明白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针对教材的特点,我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思路云雀的心愿是到沙漠去种树,让沙漠变成绿洲。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然后让学生跟着云雀一起去看看。

抓住“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并且以云雀妈妈和小云雀的心情变化这条暗线作为辅助,这样就使主题凸显了,并且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要点。

二、借助课件,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

我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一些课件,“风沙漫天风舞的沙漠,咆哮的大河”等画面,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心里深深震撼,这样他们就能在情景中感知砍伐森林的危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让他们有感而发,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以此表达心中的愿望。

三、体验心愿,进行个性化朗读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

文章通篇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方法,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生动有趣,富有艺术魅力。

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到砍伐森林的危害以及森林的重要,同时也感受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

这样,学生在朗读中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相机评价中更加深学生对砍伐森林危害的认识,激发他们对这种行为的痛恨之情。

四、注重迁移,深化主题在课文教学完成后,我安排了这样一项训练:学了这篇课文,如果你再见到有人在乱砍滥伐森林,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呢?请学生设计一天广告语来劝说人们。

听后,学生纷纷提笔。

有同学写到:“森林关系你我他,保护森林人人有责”等等,透过这些精彩的广告语,可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已经受到了很深刻的环保教育,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书本知识到思想认识的迁移。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不足。

对文章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好,教学中平均使用力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写话训练,让学生在练笔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还要更好地抓字词句,凸显语文课上的语文味,课件还需要多花心思,做得美观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