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现实主义文学

超现实主义文学


(2) 超现实主义的的兴衰过程 理论:《超现实主义宣言》 方法:自动写作法 基本理念: 信仰超现实,崇尚幻觉、梦境、潜意识,反对传 统的理性思维与价值观念,鼓吹精神革命。 代表人物:阿拉贡、布勒东、艾吕雅
(3)阿拉贡 《巴黎的土包子》 a.思想内容 b.艺术特色
(4)保尔艾吕雅
(2)思想意义 首先,对娜嘉的赞颂,传达的是作者歌颂、 呼吁自由的心声。 其次,小说讨论了“我是谁”、“人生到 底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第三,作者记述的琐事及借娜嘉所作的一 切探索,目的是要展示出人生中大量不尽如人 意的东西。
(3)艺术特色 首先,它采用的是自动写作法。作家在写作时, 任自己的思绪和潜意识随意畅流,无碍无挂,绵 绵不断。 其次,作家连篇累牍地描述梦幻。 再次,小说中意象奇特而纷繁。 张 a.信仰超现实 b.鼓吹梦境与幻觉 c.高扬想象,肯定疯狂 d.主张改造世界,改变人生
(3)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a.自动写作与集体创作 b.梦幻与梦幻纪录 c.想象、仙境与疯狂 d.意象组合
三、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评价
从形式上讲,超现实是要融合心理现实与物 质现实,但就本质而言,超现实仅仅是允许用外 在物质现实的某些形象来表现内在心理现实,即 超现实实质上只是内在心理现实。 从人的精神革命入手寻找改造社会改变人生 的途径,他们试图以精神革命文学革命改造世界, 因此他们构想的个人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实质 上不过是一个精神自由,即个人欲望及意志畅行 无阻的理想世界。
第七章 超现实主义文学与《娜嘉》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二、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评价 第二节 布勒东和《娜嘉》 一、生平与创作 二、《娜嘉》分析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文学概述
一、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
(1) 达达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主张 地点:瑞士 活动时间:1915年到1923年间 原因:一战——对西方传统的理想与信念怀疑 事件:1916——雨果鲍尔——伏尔泰小酒店俱乐 部——特里斯当查拉 主张:反对一切体系,一切现存的价值观念
你双目弧光环顾我心房/一圈的旋舞与一瓣宁香/时 光的晕辉安稳的永夜摇篮/……光粲的茂叶行露的 青苔/风中的香蒲清芬的笑容/双翅飞越光华的宇宙 /蓝空与碧海载的扁舟/繁响的逐浪彩色的泉涌 ——《你双目弧光环顾我心房》
二、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来源 a. 18世纪末英国的哥特式小说 b.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 c.黑格尔的本质与现象对立统一、主体与客体对 立统一的辩证法 d.柏格森的以生命冲动、绵延说为根基的新的时 空观及他的直觉论 e.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f.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第二节 布勒东和《娜嘉》
一、生平与创作
三次超现实主义宣言; 主张:梦幻与现实的交融才是超现实,理性 状态与客观现实只是世界的表象。梦幻不受逻辑 理智的支配,是精神自由的王国,梦幻中才能发 见健全的自我。这种无意识非理性状态才是世界 的真正实体与本质。
二、《娜嘉》分析
(1)人物形象 娜嘉 是超现实主义者的理想化人物的化身。要求 获得彻底的个人自由的理想,以及不懈追求超现 实的努力。 娜嘉既是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她又并 不象其他普通人那样顾及社会舆论价值观念道德 规范而循规蹈距。一个真实的人,精神自由的人, 一个“自由的精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