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公开课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5.1《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公开课教案

武平一中能力导向课堂公开课课题:开辟人类交往的航线授课班级:高一(12)班授课时间:2016年3月30日授课人:连宁丰一、教学设计思想1.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因材施教。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2.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3.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2)能力训练点: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探究及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的精神,并提高其口头表达的能力。

(3)德育落实点:①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并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③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但随之开始的殖民活动也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5.教学方法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分析教材,设计制作或选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2)学生: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查阅新航路开辟中相关人物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讨论。

课时:1课时导入讲述新课环节一----走进生活:(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老师这里有两只鸡蛋,你们有没有办法使鸡蛋小头朝下,在桌上立起来呢?请两位同学上来试一试(一男一女)。

(表扬学生创新的思维)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不破不立。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回答,如不能回答或不全面,由老师解答、补充)这与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有关。

我们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首航归来,他成了英雄,人们为他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欢迎宴会。

一次宴会上,忽然有人高声叫道:“我看这件事情不值得这样庆祝,大陆是地球上本来就有的,并非哥伦布创造的,他只不过坐着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这块大陆而已,其实只要坐船一直往西走,谁都会有这项发现的。

”宴会上顿时鸦雀无声,这时,哥伦布笑着站了起来说:“这位先生讲的似乎很对,其实不然,我们不妨一试。

”说着,他顺手抓起桌上放着的熟鸡蛋,请大家在桌上立鸡蛋,当时竟无一人想出办法。

最后,哥伦布做到了,如同刚才同学们所做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件事情上,你有何感悟呢?(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过渡。

)世界上的一些发现和发明,在一些人看来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但是,请你们记住,那总是在发现者或发明者指出应该怎么做之后,而发现、发明的过程,则充满了艰辛、挫折与失败。

“新大陆”的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也是如此。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追寻当年开辟新航路的艰辛历程。

【正文问题设计】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80页,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500年前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伟大胆识和气魄。

问题1: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远洋航行呢?【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2页,并进行总结归纳。

【展示图片】中国的罗盘针和西欧多桅多帆海船。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教师总结】通过以上五方面的条件,说明当时西欧人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可能性。

尤其要突出:中国罗盘针在欧洲海船上的广泛应用,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奋发图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问题2: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的西欧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组员扮演西欧君主、贵族、商人等各阶层角色,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形成小组意见。

先由每组代表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2页,并进行总结归纳。

【显示字幕】归纳要点互动探究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过程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

材料二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的一切。

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欧洲人对黄金的贪婪追求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应该如何评价哥伦布等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的作为?环节二---探寻历史:展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过程的表格。

时间航海家开辟的新航线扶持国家方向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地图,完成表格内容。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有关问题还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问题3:你能够利用p83这幅地图为大家介绍新航路开辟的简要情况吗?结合课本,我们知道15世纪末迪亚士、达伽马开辟了绕过非洲前往印度的航路;而哥伦布开辟了向西通向美洲的航路;l6世纪初麦哲伦带领西班牙人首次进行了全球航行。

2.知识与信仰的力量——哥伦布发现美洲展示材料4:《哥伦布航海日记》片段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

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

——《哥伦布航海日记》开辟新航路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

1492年。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扬帆西向,计划从地球另一侧抵达东方,招募船员如此之难,以至于西班牙国王不得不请求教皇给予上船者宗教免罪的担保。

漫长的旅途中,船员们越来越难以忍耐,哥伦布便用经济与政治的利益来诱惑他们,对他们加以影响。

面对困难,哥伦布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坚定信念和勇气。

他的勇气源于他坚信地圆说,源于他相信自己计算的航程。

由知识生出的勇气是最为坚定的。

我们今天知道,哥伦布将地球的周长算错了!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相信圣经里说的,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6/7的说法,因此采信托勒密估算的比较小的地球周径;他又是马可·波罗在蒙受了200年误解之后的一个最热诚的信仰者,他相信《游记》对亚洲过分巨大的描述。

这两个错误的信息来源,使哥伦布计算的航程比实际短得多。

正像有人说的那样:“假如哥伦布不坚信地圆说,他自然不会想到向西航行到东方去;假如哥伦布的计算比较准确,他对地球大小的估算与我们现在的认识相差不多,那么他也不敢往西航行到东方去,因为在当时的航海条件下,这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的偶然性就产生于此:在一个大航海时代,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极其执著精神的航海家哥伦布算错了。

”而这种错误助长了他的信心与勇气,使他完成了千古留名的事业。

展示材料5:《哥伦布航海日记》片段我们想到他们(土著居民)是即将得到解救的人,为了证明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取消了武力,而用仁爱让他们感受到必须皈依我们的圣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结合这两则材料来看,哥伦布个人体现了十分明显的时代烙印,宗教、金钱,这是推动哥伦布走上发现美洲之路的强大动因。

进一步阅读这两则材料,我们也可以发现,时代同样在那些普通的船员身上打上了印记,对金钱的渴望,宗教的许诺诱使他们成为哥伦布的伙伴。

然而.哥伦布敏感地察觉、并且利用了时代的潮流,而普通船员却在惰性与时代的召唤面前徘徊,只能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推动、哥伦布的诱使、煽动。

这个差异,大概可以算是大时代下的英雄与凡人的区别所在。

互动探究二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

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材料一中恩格斯为什么说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他们“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是黄金呢?(2)材料二中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说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环节三----探究与感悟:引导学生共同完成2道探究题。

归纳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对欧洲、对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影响。

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的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归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积极和消影响互动探究三美国纽约2009年10月12日举办第65届“哥伦布日”游行活动以纪念克里斯弗·哥伦布1492年探险远征中首次发现美洲大陆。

与此同时,拉美多个国家,包括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国,数万土著居民上街游行,抗议西班牙政府对土著居民的屠杀。

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参考消息》 2009年10月14日为什么人们对哥伦布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环节四----变式训练——对麦哲伦的评价展示材料7:麦哲伦纪念碑与拉普拉普纪念碑这是今天坐落在菲律宾的一对纪念碑,远处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为纪念麦哲伦而树立的麦哲伦纪念碑;近处的人像是l952年菲律宾为纪念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树立的英雄纪念碑。

问题4:如果你在这一对纪念碑前,会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试着从欧洲、菲律宾、世界、麦哲伦等不同视角思考)面对这两座遥遥相背的纪念碑,让人心生无限感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