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中几种常用的重要的分布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概率论中的几种常用分布,的来源和他们中间的关系。
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1 一维随机变量分布随机变量的分布是概率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一维随机变量部分要介绍六中常用分布,即( 0 -1) 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和正态分布. 下面我们将对这六种分布逐一地进行讨论.随机事件是按试验结果而定出现与否的事件。
它是一种“定性”类型的概念。
为了进一步研究有关随机试验的问题,还需引进一种“定量”类型的概念,即,根据试验结果而定取什么值(实值或向量值)的变数。
称这种变数为随机变数。
本章内将讨论取实值的这种变数—— 一维随机变数。
定义1.1 设X 为一个随机变数,令 ()([(,)])([]),()F x P X x P Xx x=∈-∞=-∞+∞.这样规定的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整个实轴、函数值在区间[0,1]上。
它是一个普通的函数。
成这个函数为随机函数X 的分布函数。
有的随机函数X 可能取的值只有有限多个或可数多个。
更确切地说:存在着有限多个值或可数多个值12,,...,a a 使得 12([{,,...}])1P X a a ∈=称这样的随机变数为离散型随机变数。
称它的分布为离散型分布。
【例1】下列诸随机变数都是离散型随机变数。
(1)X 可能取的值只有一个,确切地说,存在着一个常数a ,使([])1P X a ==。
称这种随机变数的分布为退化分布。
一个退化分布可以用一个常数a 来确定。
(2)X 可能取的值只有两个。
确切地说,存在着两个常数a ,b ,使([{,}])1P X a b ∈=.称这种随机变数的分布为两点分布。
如果([])P X b p ==,那么,([])1P X a p ===-。
因此,一个两点分布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常数,a b 及一个在区间(0,1)内的值p 来确定。
特殊地,当,a b 依次为0,1时,称这两点分布为零-壹分布。
从而,一个零-壹分布可以用一个在区间(0,1)内的值p 来确定。
(3)X 可能取的值只有n 个:12,...,a a (这些值互不相同),且,取每个i a 值得概率都是1n ,称这种随机变数的分布为离散型均匀分布。
一个离散型均匀分布可以用一个正整数n 及n 个不同的常数12,...,a a 来确定。
定义1.2 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0}1,{1}P X p P X p ==-== 其中01p ,则称X 服从参数为p 的(0-1)分布。
(0-1)分布是最简单的一种分布,它用于描述只有两个可能结果的试验。
例如,对新生婴儿的性别登记,观察机器是否正常工作,考察一件产品是否为合格品等,均可用(0-1)分布来描述。
定义1.3 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1),0,1,...,k kn k nX k C p p k n -==-= 其中1n ≥为正整数,01p ,则称X 服从参数为,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由二项分布的导出可知,该种分布用于描述n 重伯努利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 p .在研究某事件A 发生的概率时,我们对事件A 所在的试验进行独立重复观察,统计出事件A 发生的次数n μ。
这里n μ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就服从二项分布。
另外,一批种子能发芽的个数,一定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数,某时刻一个城市开着的灯的盏数都可以认为是服从二项分布的。
在二项分布中,如果1n =,那么只能取0或1,这是显然有01p p =-, 1p p =抛掷均匀硬币的例子中,随机变量η 的分布列为它就是(0-1)分布当2p =时的特例。
定义1.4 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0,1,2,...!kP X k e k k λλ-===其中0λ为常数,则称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记作~()X P λ.泊松分布是作为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而引入的。
事实上,泊松定理表明,当n 很大时,p 很小,np 适中时,(,)B n p 分布就近似于()P λ分布,其中np λ=。
由二项分布描述的内容可知,泊松分布主要用于描述大量独立重复实验中稀有事件发生的次数,所谓稀有事件指概率很小的事件。
由此,纺织品上的疵点数,印刷品中的错字数,某时间段内电话交换台接到的呼叫次数,某时间段内公共汽车站等车的乘客人数等均可用泊松分布来描述。
定理 1.1 (泊松定理) 在n 重贝努力试验中,事件A 在一次实验中出现的概率为n p (与实验总数n 有关),如果当n →∞时,n np λ→(0λ常数),则有lim (;,),0,1,2,...!kn n b k n p e k k λλ-→∞==证明 记n n np λ=,则(;,)(1)kn k n n n n b k n p p p k -⎛⎫=- ⎪⎝⎭(1)...(1)1!kn kn n n n n k k n n λλ---+⎛⎫⎛⎫=- ⎪⎪⎝⎭⎝⎭12111...11!n kk n n k k n n n n λλ--⎛⎫⎛⎫⎛⎫⎛⎫=---- ⎪⎪ ⎪⎪⎝⎭⎝⎭⎝⎭⎝⎭对于任一固定的k ,显然有lim k k n n λλ→∞=lim 1lim 1nnnn kn knn n n n e n n λλλλλ---→∞→∞⎛⎫⎛⎫-=-= ⎪⎪⎝⎭⎝⎭还有11lim 1...11n k n n →∞-⎛⎫⎛⎫--= ⎪ ⎪⎝⎭⎝⎭从而lim (;,)!kn n b k n p e k λλ-→∞=对任意k (0,1,2,...k =)成立,定理得证。
2 连续性随机变量分布以上对离散型随机变量做了一些研究,下面将要研究另一类十分重要而且常见的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定义2.1 若()ξω是随机变量,()F x 是它的分布函数,如果存在函数()p x ,使对任意的,有()()xF x p y dy -∞=⎰则称()ξω对连续型随机变量,相应的()F x 为连续型分布函数,同时称()p x 是()F x 的概率密度函数或简称为密度。
由分布函数的性质即可验证任一连续型分布的密度函数()p x 必具有下述性质:(1)()0p x ≥(2)()1p x dx ∞-∞=⎰定义2.2 若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2()22(),(,(0))x a x a σϕσ--=都是常数为密度连续型分布,称这种分布为正态分布,记作2~(,)X N a σ 下面验证()x ϕ是一个密度函数。
因为这时为显然,此外还可以验证有22()2()1x x dx e dx μσϕ--∞∞-∞-∞==⎰为此,可令x y μσ-=,则222()22x y edx edy μσ--∞∞--∞-∞=这时有22222222221212y x y x y edy edx edye dxdyππ∞∞∞----∞-∞-∞+∞∞--∞-∞⎛⎫=⋅⎪⎪⎭=⎰⎰⎰⎰⎰现在作坐标变换cos sin x r y r θθ=⎧⎨=⎩这时,变换的雅可比式J r =,而 22221r r erdr e ∞--∞-∞=-=⎰所以有2222220011122y r edy e rdr d πθππ∞∞---∞⎛⎫⎛⎫==⎪ ⎪ ⎪ ⎪⎝⎭⎝⎭⎰⎰⎰ 于是()1x dx ϕ∞-∞=⎰这说明给出的的确是一个密度函数,这个密度函数成为正态密度。
正态分布是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棣莫弗于1733 年在求二项分布的渐进公式时得到的. 棣莫弗- 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表明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 正态分布2()N μσ,的密度函数曲线是钟型曲线,它的“钟型”特征与实际中很多随机变“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规律相吻合. 人的各种生理指标,一个班的一次考试成绩,测量的误差等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遇到的随机变数是受到许多互不相干扰的随机因素的影响的,而每个个别因素的影响都不起决定性作用,且这些影响是可以叠加的。
例如,电灯泡的耐用时数(寿命)受到原料,工艺,保管条件等因素的随机变动的影响,而这些因素的波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互不干扰的,且,每一个都不起决定性作用,又,可以认为是可以叠加的。
在概率论的极限理论中可以证明:具有上述特点的随机变数一般都可以认为服从正态分布。
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或称高斯分布)时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在实际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从三中分布的区别与联系出发,采用实例计算及比较方法,以达到较准确选择合适的分布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对三种分布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三种分布的区别1.定义不同:以每个分布的定义为切入点,阐明定义特征。
二项分布B(n,p)、泊松分布P(λ)和正态分布N(μ,σ2)的分布规律分别由它们的参数确定,并且三种分布的数字特征均值及方差是用不同的参数来描述。
因此,区别参数的意义是深刻理解定义的关键。
2.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值是有限个,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取值是无穷可列,它们属于离散型的。
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取值无穷不可列,充满某一区间,属于连续型的。
3.适用的条件不同:二项分布用于描述只有“成功”与“失败”两种试验结果的数学模型。
例如:某个学生做n 道数学题,每道题的结果只有“对”与“错”,若每题做对的概率已知,则可利用二项分布求出做对k 道题的概率;泊松分布适用于描绘大量重复试验中稀有事件(飞机意外坠落、高楼突然倒塌等);正态分布用于一个随机变量由大量相互独立的偶然因素之和构成,每个因素所起的作用对总的来说很微小。
例如:某校2002级3000名学生的数学考试分数,受每个学生考分的影响,但每个学生的考试分数对总的分数影响不大,所以,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
二、三种分布之间的联系尽管三种分布有许多不同点,但它们之间还有着相互的联系。
在n 次贝努力试验中,二项分布的极限是泊松分布,我们可以用二项分布逼近泊松分布。
反之,也可以用泊松分布近似具有较大n 的二项分布,即若已知泊松分布P(λ),可用二项分布B(n,λ/n)去逼近它;若已知二项分布B(n,p),可用泊松分布P(λ)近似二项分布,其理论根据是近似公式:()(1)!k k kn k ne C p p λλκ---≈ (1)这里要求n 较大,p 较小,np λ=。
正态分布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当n 较大时,可用正态分布近似二项分布,其近似公式为:()(1)k k n k n C p p --≈(2)若~(,)n B n p η,则有12{}n P k k η≤≤≈Φ-Φ (3)从上面可以看到,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都是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在满足一定条件下都能近似二项分布。
在实际中,利用这种关系有时能够带来很多方便,从而简化计算。
三、三种分布在实际中的应用三种分布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