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心血管疾病)-试卷3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心血管疾病)-试卷3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心血管疾病)-试卷3(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男性患者,32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扩大,快步走或上楼梯时感心慌气短,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40%,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应为(分数:2.00)A.心功能I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无症状心功能不全解析:解析:心绞痛严重度分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I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仅在强、快或长时间劳作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步行或登楼、步行两个街区以上、登楼一层以上和爬山,均可引起心绞痛。

该患者属于活动轻度受限,心功能诊断为Ⅱ级。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步行1~2个街区,登楼一层即可引起心绞痛。

Ⅳ级:一切体力活动都可引起不适,静息时可发生心绞痛。

2.不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是(分数:2.00)A.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B.变异性心绞痛C.初发劳力性心绞痛D.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E.稳定性劳力性心绞痛√解析:解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及变异性心绞痛均属于不稳定性心绞痛。

3.心肌梗死最多见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室壁瘤B.心肌梗死后综合征C.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D.栓塞E.心脏破裂解析:4.急性局限性前壁心肌梗死。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见于下列哪组导联(分数:2.00)A.V 1、V 2、V 3B.V 3、V 4、V 5√C.V 1~5D.I、V 1、V 5、V 6E.Ⅱ、Ⅲ、aVF解析:5.下列哪一支冠状动脉的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最常见(分数:2.00)A.左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左冠状动脉回旋支D.右冠状动脉E.左冠状动脉主干加右冠状动脉解析:6.猝死型冠心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分数:2.00)A.心脏破裂B.急性广泛心肌梗死C.心源性休克D.急性左心衰竭E.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室颤动√解析: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最好采用(分数:2.00)A.异丙肾上腺素B.肾上腺素C.阿托品D.临时心脏起搏器√E.地高辛解析:8.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搏动,用利多卡因无效,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分数:2.00)A.普鲁卡因酰胺B.普罗帕酮C.胺碘酮√D.氨酰心胺E.维拉帕米解析:解析: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胺碘酮、氨酰心胺这四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室性早搏都可有效,而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和氨酰心胺都伴有较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而胺碘酮的此种作用明显较弱,因患者为急性心梗伴左心功能不全,宜选用对心肌抑制作用较弱的药物,所以胺碘酮为最合适的选择。

9.最早能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酶学检查是(分数:2.00)A.磷酸肌酸激酶(CPK)B.CPK-MM亚型:MM3/Mml比值C.CPK-MBD.α-羟丁酸脱氢酶E.血清肌红蛋白√解析: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血中肌红蛋白的增高,其高峰比血清心肌酶出现都早。

肌红蛋白在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

CPK发病后4小时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

10.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主要人群为(分数:2.00)A.冠心病高危人群B.心绞痛患者C.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D.隐匿型冠心病患者E.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解析:11.关于卧位型心绞痛,下列哪项不正确(分数:2.00)A.属稳定型心绞痛范畴√B.可偶在午睡时发作C.可出现心肌梗死或猝死D.硝酸甘油疗效较差E.可能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有关解析:解析:卧位型心绞痛的特点为:常在休息或熟睡时发生,以夜间多见,偶也可在午睡时发生。

其发生机制可能是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在睡眠时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或患者存在末端心肌供血不足。

该型心绞痛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临床上属不稳定型心绞痛。

12.除二尖瓣狭窄外,下述哪一项疾病可出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分数:2.00)A.左心房黏液瘤√B.主动脉关闭不全C.重度贫血D.发热E.二尖瓣脱垂解析:解析:左心房黏液瘤起源于房间隔卵圆孔,大多有蒂,它可以阻塞二尖瓣口,可引起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其临床特点是发作性,心脏杂音随体位变化,多见于女性,有时可有发热,血沉增快,劳力性气急,晕厥等;亦可因阻塞二尖瓣的关闭而产生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13.风湿性心脏病最常侵犯的瓣膜是(分数:2.00)A.二尖瓣及三尖瓣B.二尖瓣及主动脉瓣√C.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D.三尖瓣及肺动脉瓣E.二尖瓣及肺动脉瓣解析:14.正常二尖瓣口面积(分数:2.00)A.<1.0cm 2B.1.0~1.5cm 2C.1.5~2.0cm 2D.4.0~6.0cm 2√E.2.0~4.0cm 2解析:15.二尖瓣狭窄的病理生理正确的是(分数:2.00)A.左房平均压升高,使肺静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压升高√B.肺动脉压升高,使左房压升高C.右心受累与左房压无关D.肺小动脉收缩产生的肺动脉高压,吸氧后可升高E.右心衰竭使肺毛细血管淤血加重解析:二、 A3/A4型题(总题数:3,分数:18.00)患者,男性,59岁。

反复发作咳嗽、咳痰20余年,近3年进行性气急加重,时有尿少,下肢水肿,1周前因感冒症状加剧而住院。

查体:神清,气促,口唇发绀,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低,肺底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肋下2.5cm,质软,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痰涂片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血气分析示:PaCO 250mmHg,PaO 2 45mmHg,pH7.30。

(分数:6.00)(1).本患者初步诊断是(分数:2.00)A.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I型呼吸衰竭√B.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D.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全心衰竭E.以上均不对解析:(2).本病例右心衰竭的治疗首选是(分数:2.00)A.氧疗和适当利尿√B.静脉注射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C.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D.静脉滴注1,6一二磷酸果糖E.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解析:解析:肺心病患者右心衰竭与感染、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患者首先给予氧疗提高PaO 2,减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给予适当利尿,多数都可以改善右心功能,如效果差,再考虑西地兰及血管扩张剂。

(3).关于高碳酸血症的处理,本患者首选(分数:2.00)A.补充碱性药物B.治疗基础疾病,改善通气√C.机械通气治疗D.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E.静脉滴注尼可刹米解析:解析:患者有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呼吸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首先应选择抗生素、解痉平喘、祛痰等药物改善通气,如病情加重才需要考虑选用其他方法。

患者,男性,60岁。

慢性肺心病患者,近10余天来受凉后出现病情加重,神志欠清,发绀、躁动、痰不易咳出。

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增高。

(分数:6.00)(1).为提供有效治疗,首要检查手段是下列哪个(分数:2.00)A.痰培养+药敏B.胸片C.动脉血气分析√D.电解质测定E.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解析:解析:肺心病患者感染诱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时,首要检查手段是血气分析以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呼吸衰竭的程度和酸碱平衡情况,从而为有效治疗提供手段。

(2).若血气分析结果为PaCO 2 70mmHg,PaO 2 55mmHg,pH7.56,BE+23mmol/L,HCO 2 48mmol/L,则应该考虑(分数:2.00)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解析:解析:肺心病患者PaCO 2升高考虑呼吸性酸中毒,通过体内代偿,碳酸氢根离子可代偿升高,根据单纯性酸碱失衡的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当PaCO 2从5.3kPa升至9.3kPa时,碳酸氢根离子应在29~40mmol /L,而患者碳酸氢根离子为48mmol/L,故患者合并有代谢性碱中毒存在。

(3).根据上述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应首选(分数:2.00)A.综合治疗+加强镇咳祛痰B.综合治疗+精氨酸静脉滴注√C.提高吸氧浓度D.加用地西泮镇静E.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解析:解析:因该患者首要的矛盾是碱中毒,因此治疗首先要抢救碱中毒,否则缺氧难以纠正。

患者,男性,75岁。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史15年,近5年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2周前症状加重,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EF)35%,在其治疗中使用ACEI类药物。

(分数:6.00)(1).ACEI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分数:2.00)A.体位性低血压B.血管性水肿C.咳嗽√D.高血钾E.晕厥解析:解析:ACEI类药物最常见的药物副作用是干咳。

(2).如该患者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治疗,可以选用(分数:2.00)A.AT-Ⅱ拮抗剂√B.β受体阻断剂C.强心苷D.米力农E.钙离子拮抗剂解析:解析:因为ACEI类药物副作用如干咳等不能耐受者,可以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3).关于ACEI类药物的用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症状改善时维持剂量B.先给予负荷量,再给予维持剂量C.常与保钾利尿剂合用D.最好在早晨,仰卧位开始治疗E.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目标剂量√解析:三、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A.心肌缺血、心肌梗死B.心肌疾病C心肌代谢障碍D.心脏后负荷过重E.心脏前负荷过重下列疾病发生心力衰竭时属于哪项机制(分数:6.00)(1).维生素B1缺乏病(分数:2.00)A.B.C. √D.E.解析:(2).主动脉瓣狭窄(分数:2.00)A.B.C.D. √E.解析:(3).慢性贫血(分数:2.00)A.B.C.D.E. √解析:A.吗啡B.快速利尿C.血管扩张D.洋地黄E.氨茶碱(分数:6.00)(1).二尖瓣狭窄伴快速房颤,治疗以哪种措施为主(分数:2.00)A.B.C.D. √E.解析:(2).输液量过大,以哪种治疗措施为主(分数:2.00)A.B. √C.D.E.解析:(3).高血压急症,治疗以哪种措施为主(分数:2.00)A.B.C. √D.E.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