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处理开题报告
2.2.2 排水体制的确定
目前建设污水收集系统,采用的排水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合流制 在现有合流制排水体制的排污口处设置截流井,并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晴天和初雨时,将
所有污水和初期雨水都截流进入污水处理站。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 能力后,将有一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
1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
人撰写文献宗述。
1.1 工程概况
随着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思路,小城镇建设的战略定位日益突出。国家已经 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生态乡镇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目标。福州 市人民政府根据《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若干规定》和《生态市、县(市、区)、乡镇、村建设 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生态市、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 生态村”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此实施方案以及国家级生态县的标准要求,于 2011 年制定了国 家级生态县建设规划,提出该县范围内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时序表。按照要求,某镇应于 2013 年 实现国家级生态镇的目标。环境规划是实现国家级生态镇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保证区域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为此该县政府于 2011 年 7 月委托环境科学研 究所编制《镇环境规划(2011-2030)》。
对于水质工程学这门学科,理论知识是很深的,只有通过毕业设计,能够熟悉并掌握排水工 程及水质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能根据设计原始设计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 案,掌握污水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及各构筑物的设计方法,熟悉设计计算书和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内 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方法:
国外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较高,例如以色列 1997 年生活污水回用率就达 100% ,而美国、 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生活污水的资源化程度也很高。而在我国, 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再生
利用量仅占污水处理量的 4.6% ,我国的污水资源化还有很大前景,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的 缺水地区。污水处理厂形成的污泥由于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有恶臭, 含水量高,不易填埋,如不妥善处理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又是养分种类丰富的复合肥料, 只要经过处理,利用污泥施肥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我国有些地区已经开始试验性开发利用污水 处理厂的污泥,并取得了很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污泥利用率并不高,仅有 20% , 还有将近 2.8%的污泥直接排向了外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4) 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高,处理费征收不到位
福建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学 生: 指导老师: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福建某城镇 1000m3/d 污水处理及其配套管网设计 张明 翁强
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给水排水工程 给排水 1101 3111301331
2015 年 4 月 12 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我国环保事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从 1998~ 2006 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由 266 座增加到 937 座;污水日处理能力由 1136 万 t 增加到 6360 万 t,增长了 5 倍多;实际污水日处理量也从 29 亿 t 增加到 163 亿 t,其中日处理生活污水由 20 亿 t 增加到 130 亿 t(表 1)。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也由 10.3%上升到 43.8% ,这在一定 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的地表水环境,尤其是城市水环境。
2006 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达 101.6 亿元,而征收的污水处理费为 37.0 亿元, 仅占运行费用的 36.4% ,其余只能依靠政府补贴。这主要是由于在一些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城 市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或者是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和征缴率低导致的。
2.1.4 对策和建议
(1) 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我国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压力越来越
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系统一直是事业单位或准事业单位的运营方式,大多是 政府收费,给污水处理厂按事业单位拨款,政府在污水处理投资、建设、监管中完全是“一肩挑”, 这就使得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进程不快,效率低下。因此,应尽快实现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符 合行业特征、有限且有效的竞争,改变原来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 营主体企业化和运行管理市场化,这样必将拓宽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渠道,提高国家投入资 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 BOT、TOT 模式已在部分地区开展,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 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随着政策制定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应该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 (3) 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要规模适度
2.1.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
2006 年,我国共有污水处理厂 937 座,设计处理能力 6360 万 t/d,当年共处理污水 163 亿 t,其中处理生活污水 130 亿 t,占 79.8% 。污水处理厂最多的省是江苏,共有 154 座,其次是 山东和广东,分别为 104 座和 84 座;而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省是广东,达到 701 万 t/d,其次 是江苏和山东。2006 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平均处理率为 43.8%,同比上年增加了 5.3%。其 中,北京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最高,为 89.3%,其次是上海、天津,分别为 77.0% 和 73.9% 。 而广东虽然污水处理能力最大,但由于其排放的城镇生活污水量全国第一,致使城镇生活污水处 理率仅为 42.7%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宁夏、云南的污水处理能力在全国仅处于中等以 下水平,但由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因此,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排在全国前 5 位,超过江 苏和浙江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大省。
这种排水体制的优点是污水收集系统的实施比较容易、投资省,能收集较脏的初期雨水,避 免初期雨水对水体的污染。缺点是雨量大时,有部分污水溢流进入水体,对水体水质有一定的污 染。截流式合流制多用于污水收集管渠改造。 (2) 分流制
分设雨水、污水两个管渠系统。污水管渠汇集生活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排放 或利用。雨水管渠汇集雨水就近排入水体。
2.1.3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
(1) 总体处理能力偏低,地区分布不平衡 尽管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发展很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也有较大提高,目前达到
43.8% ,已经超过墨两哥(2005 年数据)和土耳其(2004 年数据)等国家,但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德国,瑞士、英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都超过 90% 以上,我国近邻的日本和韩国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了 67.0%和 78.8%。
2.2 污水管网设计
2.2.1 管网设计原则
整治区内生活污水截污管网工程主要设计原则为: ①依据整治区内地形地貌特点进行污水收集管网工程设计; ②整治区污水管网与规划相协调,统筹规划、分期建设; ③污水管网按收集片区远期规模污水量设计; ④污水管网在平面布置上尽量避免或减少与主要道路及现有建筑物、构筑物交叉;
据某城镇提供的资料,确定了其生活污水出水水质: 表 3-1 污水进水水质标准
序号
项目
浓 度(mg/l)
1
COD
400
2
BOD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
3
SS
250
4
NH3-N
30
1.2 排放标准
表 3-2 设计出水水质标准
序号
项目
浓 度(mg/l)
1
COD
60
2
BOD5
20
3
SS
20
4
NH3-N
8
1.3 毕业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要立足实际情况,规模适度建设。规模过大,一次性资金需求过大,资 金不能及时到位,工程建设周期长,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尽快产生效益;规模过小,既满足不了 当地的污水处理需求,又形不成规模效益。因此,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在一个适度的规模水平上,
这样才能运行成本最低,从而取得最佳效益规模。据研究,超过 30 万 t/d 处理能力的大型污水 处理厂就不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了,相对而言,小型(<l 万 t/d)和规模为 5—20 万 t/d 处理能力 的污水处理厂效率较好。
大,因此,今后我国仍需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财政投入。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地方政府 在充足的财政收入中一定要将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纳入重点支持范围,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步伐, 改善城市水体环境;而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国家要在财政上给予政策性支持,设立专项资 金用于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中、西部地区的污水处理率,从而实现我国城镇生活污 水处理的平衡发展。 (2) 拓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
2.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前,我国水资源形势比较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2300m ,属 1 3 个严重贫 水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我国的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006 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 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 74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I~Ⅲ类,Ⅳ 、V 类,劣 V 类水质 的断面比例分别为 40%、32%和 28%。我国城市水环境形势更是不容乐观,在 2005 年监测统计 的 5 个城市内湖水质全部为 V 类和劣 V 类,其中昆明湖和玄武湖为 V 类水质,西湖、东湖和大明 湖为劣 V 类水质。同时,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在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占 全国废水排放总量的 55.3%。因此,作为城市水环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城市污 水处理厂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同时,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呈现地区分布不均的空间格局,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在 东部地区。目前东部地区有城市污水处理厂 585 座,污水处理能力 4264 万 t/d, 占全国污水处 理能力的 65.5%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仅占全国的 18.8% 和 15.7% 。尽管 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小,但是这些地区多数处于干旱、 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地表水资源稀缺,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这些地区的城镇 生活污水处理不容忽视。 (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负荷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