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安全驾驶常识安全驾驶常识1、驾车前①驾驶摩托前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穿显眼的紧身衣服,便于操纵和增加汽车驾驶员的注意;②身体不适时不要驾驶摩托车;③吃药后不要驾驶摩托车;④严禁酒后驾驶和无证驾驶;⑤仔细查看车况,不骑带病车。
2、驾车中①保持良好心情和心理素质,集中精力驾车;②不开呕气车和“好汉”车;③尽可能保持匀速、靠右行驶;④减少急加速和突然停车,预防突发事件;⑤遇交叉路口一定要换挡减速慢行,确保安全后通过;⑥遇弯路时一定要减速慢行,防止侧滑(此时禁止使用前刹车,否则车辆容易失控飞出);⑦超车时一定要开转向灯,确保安全下超车,不要紧贴被超越车辆;⑧雨雪天气时,地面摩擦阻力小,制动距离相对拖长,一定要减速慢行,制动操作要柔和,避免抱死摔车;⑨夜晚行车因可视距离短,一定要减速慢行,并打开夜间行车灯,引起行人和车辆的注意;⑩行车中感觉摩托车有异常时,一定要停车检查。
3、停车后①要检查灯光、电器有无异常;②发动机等有无渗油或异常声音;③关闭电路,锁好车;④关闭油箱开关;⑤停稳车辆,最好用中心支撑停车,减少轮胎负荷,延长轮胎寿命;⑥远离火源,不要靠近摩托车点火吸烟。
空车猛轰油门害处多一辆双缸四冲程125跨式车已正常行驶16000KM,车况较好。
某冬日的一个早晨,车主启动车子后因急于赶路,他猛地将油门转至最大位臵。
当发动机转速陡升数秒后,随着一声响发动机嘎然熄火。
再行启动时,曲轴已无法转动。
送到维修站,拆下发动机检查,左缸进、排气门头部已相碰弯曲且嵌卡在活塞顶上。
测量气门及导管未变形处的相关配合尺寸均符合要求,机油泵工作也正常。
发动机油路亦无堵塞现象,燃烧室、气门杆部只有少量积碳,该机用油正常。
在拆卸凸轮轴前曾仔细检查该机的配气正时,未发现异常。
通过与车主交谈得知,用户对车保养得法,平时行驶均按程序进行暖车运转,此次猛拉油门确是初次。
那么这种意外故障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实,它与气门的异常运动有关。
众所周知,气门是四冲程发动机配气机构的重要零件之一,它的开启与关闭是由凸轮轴上的桃形凸轮的升程和角度来控制的。
在正常情况下,只要配气正时安装正确,气门间隙调整合理,进、排气门在发动机运转后按序开关是为会相碰的。
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凸轮型线,不受其控制时才会发生,这种现象在内燃机原理上称为“气门异动”。
“气门异动”是怎样产生的呢?这还得从物件的运动谈起。
我们先来做个实验,用手托起一个球作快速上下运动,当手上升途中突然停止运动,这时球就会脱离手掌飞向上方。
当手向下运动途中突然停止运动,这时球也会离开的手掌滚落地面。
这是因为迅速加速和减速会产生惯性力的缘故。
同样道理,在发动机中凸轮就相当于手,而气门就相当于球。
凸轮旋转运动带动气门作往复运动,如同手与球在上下运动。
当凸轮进入升程开始阶段,气门加速运动(称为正加速),一旦气门开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气门又开始减速运动(称为负加速),而当气门达到最大升程时,气门的理论速度为零,在这期间负加速度起作用,再回过头看凸轮的运动,发动机调动后缓加油门时,凸轮和气门的运动加速度及产生的惯性力比较平稳和均匀,故气门的运动始终受凸轮的控制。
而猛加油门时,发动机的转速突然发生变化,凸轮的正向加速度十分巨大,由此产生的惯性力也同样巨大,再加上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通过压缩弹簧才能打开气门,凸轮轴的驱动力将相当大。
一旦气门过了最大升程向关闭方向运动时,负加速度产生的惯性力则全部作用在气门弹簧上,使气门的迅速开启和关闭,造成进、排气门工作错乱而相碰。
这种气门异动除了不受凸轮控制外,还会在气门回落时产生冲击、反跳再回落等现象,从而损坏气门。
以上气门的不同步运动最终将导致与活塞产生干涉而相撞。
据有关资料介绍,气门异动与发动机的转速、气门弹簧的软硬度等有关,通常发生在高速运转地程中,尤其是发动机刚开始启动的怠速运转期间,若在未能充分暖机的情况下就急加油门至最高转速,极易产生气门异动。
在内燃机上,气门异动的转速称为配气机构的临界转速,它与活塞速度一样都是限制发动机的转速上限的主要标,关于这一点应引起广大用户的高度重视。
要知道,冷车猛轰油门害处多,不但会产生以上的“气门异动”意外故障,还会浪费汽油,增加空气污染。
一台发动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通常能行驶10万公里左右(主要指发动机不需大修),而经常空车轰油门的发动机行驶30000-50000KM后,大部分运动零件就不能再用了,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摩托车停驶一夜或几天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间的润滑油绝大部分已流尽,其接触表面上的积油极少,如车启动后立即大轰油门,发动机转速瞬间升高,摩擦副运动件间便形成干摩擦状态,从而产生剧烈磨损。
特别是冬天气候寒冷,润滑油温度低、粘度大,发动机启动后机油需经过一二分钟才能流到各润滑点,若提前加速,运动零件处于摩擦的时间延长,其磨损量将会相对增大。
2、怠速运转的发动机,当突然加大油门时,化油器节气门主喷油针疾速上提,混合气的供应量也会相当增大。
由于汽油的静止惯性大于空气的静止惯性,所以此时汽油流量的增加远不及空气量的增加,致使混合气过稀,极易产生熄火现象。
况且,当节气门急开时,高速进入汽缸内的冷空气来不及预热,使汽缸内的温度降低造成汽油不易挥发而形不成良好的雾化就被吸入缸内,冲掉了汽缸壁上的润滑油膜,导致汽缸与活塞间的磨损加剧。
3、猛轰油门时,发动机转速突变,曲轴、连杆和活塞受力的变动很大,尤其是新组装的发动机,有机会引起剧烈撞击,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连杆弯曲、曲轴烧毁、活塞偏磨和脱顶等意外损伤。
由此看来,发动机启动的暖车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相当重要的。
人们应该从以上的故障事例中吸取教训并引以为戒。
在使用车辆时一定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依据正常程序暖车起步,切不可操之过急而留下故障隐患。
“欲速则不达”,对每个用户来说都必须永远铭记。
初驾车辆如何控制车速开好安全车是每个驾驶员的共同愿望,但由于新驾驶员缺乏必要的行车经验,车速把握不准。
即在不该快的时候快了,以至险情迭起;在不该慢的时候慢了,因而增加了耗油量。
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控制车速、安全驾驶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体会,供新驾驶员朋友参考:1、选择好自己的安全车速。
驾驶员应根据自己所驾车辆的车型及性能,通过实践摸索,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安全车速。
习惯性地按此速度稳定行驶、既安全,又节油。
2、控制必要的随车速度。
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的情况下,要努力使自己的车速能跟随车流速度,既不要急于超车,也不要一味退让。
3、根据路况及时变换车速。
不同地区,不同路况,需要不同的车速相适应。
驾驶员若经常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可适当调整车速。
使之适应高速行驶;若长期在简单公路或山路上行驶,同样应调整车速。
让车辆适应中速或低速行驶。
4、保持合理车距。
一般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公路上的行车间距应保持在30米以上,在市区道路上保持20米以上;繁华地段保持在5米以上;在雨水、泥泞道路上,车距在50米以上较为安全;冰雪道路上车距应保持在80-100米为宜。
保持合理的车距,是防止车辆碰撞的有效保证。
5、注意道路交通标志。
行车中要注意观察道路的交通标志,对限速标志,一定要严格遵守,绝不可视而不见。
6、自定车速警戒线。
驾驶员平时行车应为自己定一条车速警戒线,即使在特别好的交通条件下,最高车速也不能超过此警戒线,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开“英雄”车和开情绪车驾驶摩托车应注意哪些事项情绪波动与安全行车摩托车以其轻便快捷、泊车占位小、价格适中等优点早已驶入寻常百姓家。
在交通要道的繁忙路段,摩托车灵活机巧地穿梭于滚滚车流之中,显示出小巧玲珑的优越性。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摩托车较之形形色色的汽车而言,显得十分单薄弱小,且驾驶员的身体暴露在外,任凭似火骄阳、凛冽寒风、雨雪淋漓的洗礼。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其安全系数大大低于四个轮子的有驾驶室的汽车。
毫无疑问,这对摩托车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个严峻的考验。
为此,笔者就人的情绪波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作一探析,和广大摩托车驾乘者以及车迷朋友们共同分享。
从心理学观点看,摩托车驾驶员的心理特点,属于驾乘过程中人、车及相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动态系统。
因此探究人的情绪在各种环境下的变化,对安全行车十分重要。
若发生下列情况,人的情绪会有变化。
一、其它车辆及行人发生违章时1.当你驾驶摩托车在较窄的道路上行驶,其它车辆在未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突然强行超车,或者身后的车辆不停地鸣响喇叭催促你赶快让道,但你车前方确实有行人、车辆或其它障碍物一时难以避让,会使你感到愤怒和厌烦。
2.行车途中,同向或相向方向的车辆,未作任何警示突然改变原来的行车路线挡住了道路;行人、自行车突然拐弯、横穿马路等等,使你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停车避让,有时可能还会因此而翻车。
此时,发火、发怒难以避免。
3.雨天行车于凹凸不平的坑洼路面上,其它车辆不顾一切地从你车旁飞驰而过,溅你一身泥水,使你感到十分恶心和不平。
4.晚间行车,相向方向的车辆只顾自身行车照明的需要,一路大灯常开,使你睁不开眼而产生眩目刺激,来不及作出避让而被撞倒或自行撞到其它障碍物上,心中不免陡生怒气。
5.在不太宽阔的马路上有逛街的行人排成一字形,挡住道路,你在后面有礼貌地鸣笛,但得不到理睬,他们照常我行我素,而你又有急事要办,心中不免焦急万分但又无可奈何。
6. 因琐事耽误了预定的约会时间,一时又与朋友联系不上,只得急匆匆跨上座骑赶去赴约,途中恰遇堵车,此刻的心情格外急燥不安。
二、意外事件发生时1、惊悉亲朋好友出现意外,急忙驾车前去探望,心中不免沉重万分。
2、出差归来得悉自购彩票喜中头奖,但已到兑奖末期,匆忙驾车上路,恰遇交通繁忙,此时,急迫之心不言而喻。
三、个人原因1、因故与家人、同事、朋友、邻居、路人激烈争辨未果而匆匆驾车上路,内心压抑着愤愤不平之气。
2、平白无故被上司训斥或有无法说清的原因被长辈及他人误解遭到数落,心中甚感委屈。
3、宴会上饮酒过量,但还能勉强独自驾车,此时酒精已充满血管,人的大脑已失去自控,变得麻木不仁。
四、其他原因,等等。
当人们遇到以上这些不快之事,其心理状态和情绪,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波动和变化,在短时间内难以保持平时应有的清醒和冷静。
因为人是富有情感的高级生物,当遇到不顺心或受到委屈刺激时,想不生气、不发火、不动怒是难以做到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或激动时,与正常情况下相比,其心脏跳动加速,呼吸频率变快,血管扩张使血压升高,并且容易出汗,其生理上的一反常态必然会引起人的情绪急剧变化。
实践证明,人的心理发生变化,情绪产生波动,做什么事情都不易做好。
譬如:当你第一次登台讲话,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由于心情格外激动,使平时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你紧张得张不开口,即使说上几句,也是语无伦次;年轻运动员,经过艰难拼搏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当记者现场采访时,他(她)们兴奋不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或只能简单地用“谢谢”来表示;与新结识的女友初次相会,因过度紧张而手足无措……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