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2018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 试 卷温馨提示:1、卷首语: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你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就请你在这张试卷上摘取你的丰硕果实吧!不管你的果实是甜还是苦,都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2、本试卷全卷共 25 小题,满分 13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A 、酝酿.﴾ li áng ﴿ 黄晕.﴾y ùn ﴿ 发髻.﴾j ì﴿ 栀.子﴾ zh ī﴿B 、唱和.﴾h é ﴿ 肥硕.﴾shu ò ﴿ 鳊.鱼﴾bi ān ) 乌桕.(ji ù)C 、寥.阔(li áo) 枯涸.(g ù) 清洌.(li è) 梦寐.(m èi)D 、澹澹.(d àn ) 耸.峙(s ǒng) 栖.息(q ī) 禅.心(ch á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获益非浅 绞尽脑汁 愚蠢 窒息 B 、小心翼翼 随声附合 祈祷 显耀 C 、蜂围蝶阵 多姿多彩 酝酿 抖擞D 、毕恭毕敬 黯然飘渺 恣情 弛骋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 (3分) A .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问题,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 .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C .韩日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以0比2不敌哥斯达黎加队,大家对此津津乐道。

D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可爱极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 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 通过观看这场篮球比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C. 考生备战中考,关键是调整生活学习状态,把握复习迎考节奏,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 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作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

C 、马致远,元大都人,著名诗人,他的《天净沙秋思》写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D 、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代表作有《春》《背影》等。

6、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拟人、排比)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比喻)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拟人)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 A .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B .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 .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D .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8、文学名著阅读(6分)①《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 保姆长妈妈 、、老师藤野先生(与作者的关系+人名)、朋友范爱农、父亲、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先生寿镜吾。

(1分)②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之类。

而“哭竹生密封线姓 名考 号班 级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埋儿奉母”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分)③《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什么?(2分)临上船,父亲强迫他背《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④《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以湘西为“文学原点”的乡土小说和散文的作者是谁?他1934年初创作的哪部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2分)沈从文、《湘行散记》二、古诗文阅读(25分)9、诗歌默写(5分)①《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③,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⑤,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10、(二)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①-②小题。

(共5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试分析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妙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练习题。

(15分)《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吾日三省吾身(4)不逾矩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2分)14、《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5分)(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三、现代文阅读(28分)(一)课内阅读(共14分)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5.我会摘抄:请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两个语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会品味:仿照例子,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的含义。

(3分)例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母亲对厌世自弃的我尽其所能的劝抚和安慰(2分);“扑”抓表现了母亲反应的强烈,“忍“字表现了母亲的坚强)(1分)品味: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7.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18.我会判断: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所写的人,所记的事都是虚构的。

B.文章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即表达了对在秋天阖然长逝的母亲的怀念,也是为了告慰母亲:她惦记的儿女都在按照她生前的遗愿,坚强地活着。

C.从全文看,母亲是一个坚强乐观、无私勇敢、热爱生活、理解儿子的伟大的人。

D.文章的结尾,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开得烂漫的菊花既象征着母亲高洁的品质,又象征着我和妹妹好好地活着。

19.我会积累:请写出一句表现母爱伟大的诗句或名言。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文章,完成题目(14分)(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