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2、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3、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4、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而非债权。
5、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买卖的价格。
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
6、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主要形式有商业票据、银行券等。
7、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8、金融工具: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9、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1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1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13、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4、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5、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16、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17、银行信用——信用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8、金融压制——是指由于政府对金融业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称为金融压制。
19、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
证券行市是证券收益的资本化。
20、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
21、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
每小题2分。
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1、纸币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2、支付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Χ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Χ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Χ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Χ)11、货币政策诸目标更多地表现为目标间的一致性。
(Χ )12、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一般价值形式。
(Χ )13、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货币经营业务。
(Χ )14、当代金融创新在提高金融宏、微观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Χ )15、通货膨胀使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人都蒙受损失,无人受惠。
(Χ )16、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可用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表示。
(√ )17、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为: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了金融产业发展能力和金融作用力。
(√ )18、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调整经济结构和政府与公众间的投资比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
(√ )19、票据虽有本票、汇票、支票之分,但需要承兑的票据只有汇票一种。
(√ )20、纸币之所以能充当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就有价值。
(Χ )21.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
(Χ)22.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Χ)2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Χ)24.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Χ)25.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
(Χ)26.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Χ)27、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28、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29、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0、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是两种最基本的信用形式。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1、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货币化程度低下。
(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
(3)金融市场落后。
(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3、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介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有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5、与资本市场相比,货币市场有何特点答:(1)交易期限短;(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6、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答:(1)信用中介;(2)将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和储蓄转化为资本;(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充当支付中介。
7、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特殊风险?答:(1)信用风险;(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8、试述70年代以来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1)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即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等领域的创新更好地满足了顾客的需要,同时,促进银行向全能化发展。
(2)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
各国银行纷纷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从事国际银行业务和开拓境外金融业务。
(3)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这套国际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为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所遵守。
(4)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银行业内部更是不断重组,以期适应形式的变化和要求。
9、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供给划分为三个层次:(1)M0(现钞),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2)M1(狭义货币),是现钞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3)M2(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加准货币构成。
10、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答:(1)对统一货币发行的客观需要。
(2)对票据交换的客观需要。
(3)对最后贷款者的客观需要。
(4)对金融管理的客观需要。
11、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经济货币化程度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有: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
金融的作用程度取决于货币信用关系的影响力及金融业的发展程度。
1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答:(1)安全性方针。
(2)流动性方针。
(3)盈利性方针。
13、国际收支失衡时,通常采取哪些调节措施?答:(1)商品调节。
(2)实施金融政策。
(3)实施财政政策。
(4)利用国际贷款。
(5)直接管制。
14、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方法是什麽?答:(1)控制货币供应量。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
15、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答:(1)金融制度创新。
(2)金融业务创新。
(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16、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答:(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现率(或现金漏损率)。
(3)超额准备率。
六、计算题(共分)1、某种债券的发行价格为110元,投资者持有一年半后以123元卖出,试计算该投资者持有期收益率。
(卖出价-发行价)÷持有年数解:持有期收益率=——————————————⨯100%发行价(123-110)÷1.5= -----------------⨯100%=7.88%110答:该投资者持有期收益率为7.88%。
2、投资者购入某种发行价格为110元的债券,同年银行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8%,持有两年后该投资者要在什么价位以上卖出其所持债券才能使自己在债券上的投资比在银行定期存款上的投资更划算一些解:110×8%×2+110=127.6七、论述题1、试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工具的效果。
你认为现阶段我国应如何选用货币政策工具?要点:(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作用猛烈的工具,一般不轻易变动;再贴现政策主要是告示效应,表明政策意向,但对于信贷扩张和紧缩的调节力量较弱;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易于操纵,效果也比较直接。
但它要求的前提条件是中央银行有足够的实力和发达的证券市场。
三者需配合使用。
(2)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进行调节的工具称为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各有其具体作用。
(3)其他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信用控制,如规定存贷款利率的最高限,实施信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流动性比率以及其它直接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