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IMS Health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未来5年5%~8%的年复合增长率,既反映了发达国家的主销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了全球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
IMS最新出版的战略市场期刊《IMS Market Prognosis》的报告公布了上述结论。
报告预测,201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的增长率在4~6%之间,这与IMS先前的预测相符。
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增长7.0%,达到8370亿美元,而2008年的增长率为4.8%。
IMS高级副总裁Murray Aitken指出:“尽管全球的许多市场仍在遭受经济衰退带来的影响,但总体对药品的需求仍然十分强劲。
建立在公共基金基础之上的发达医药国家的卫生健康计划,虽然来自支付方对药品支出增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但医药新兴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将会使世界医药市场所受到的影响程度减少。
尽管行业正在进入那些
10~15年前上市的创新药专利到期和低成本仿制药进入的高峰期,我们预计未来五年的净增长还将会十分强劲。
”
IMS在这份最新的分析报告中归纳出以下几个影响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专利药大量到期,一些主要的疾病治疗转向使用仿制药
未来5年内,在主要发达医药市场中目前销售额逾1420亿美元的专利产品将面临来自仿制药的竞争。
总体来说,受患者(主要包括血脂调节剂、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消化性溃疡药等治疗领域)转而使用低价仿制药品的影响,2010年~2014年期间全球范围内药品的总花销将减少800亿~1000亿美元。
由于受专利到期影响的药品销售额三分之二是在美国,因此预计美国市场受影响最大。
美国市场专利到期的高峰期将发生在2011年和2012年,届时当今销售额排前十位的药品中有6个将面临来自仿制药的竞争。
二、对新产品严格审查有助于降低支付方的初期费用
未来五年内,预计每年上市的新专利药个数仍将保持在30~35个的范围,但是这些新化合物在临床使用和医保报销时将受到支付者更加严格和复杂的评估。
这种现象在那些依赖于区域或地方为主管理卫生保健产业的国家(如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会尤为明显。
一般认为,这将会延迟新药的普及。
Aitken表示:“尽管支付方的预算赤字问题仍然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但对未来五年内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减少了对行业发展不确定性
的担忧。
诸如美国目前实施的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将可能促进市场的根本变化,但是要想看到其全面性的效果可能要等到本世纪的后半段。
”
三、医药市场将继续向新兴医药市场转移
2010年~2014年间,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17%的速度增长,而主要的发达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将仅为3%~6%。
到2014年,新兴医药市场的药品销售额的累计增长金额将与发达医药市场持平,达到1200亿~1400亿美元。
而过去五年间的这一数据的对比为690亿美元和1260亿美元。
美国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6%。
市场规模将由2009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600亿~3900亿美元。
四、创新药物的研发周期和市场需求将推动治疗领域的发展
随着行业的产品研发转为向慢性病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低成本仿制药,那些临床需求大、治疗费用高和适合于新技术应用的治疗领域将有更快速的发展。
2010年~2014年期间,肿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和抗艾滋病毒等在内的治疗领域的年增长率将超过10%,这些主要是受益于新药
的上市、就诊率的提高和用于开发低成本仿制药资本投资增加等因素的影响。
五、大幅削减医疗预算将影响市场的增长速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资本市场被迫减少在医药领域的投资。
为了降低药品开支的增长,土耳其、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等国已经宣布将全面限制药品使用或减少医保项目的计划。
还有一些国家也将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或用将负担转嫁给患者的方式来保持政府的财政平衡。
.
五、大幅削减医疗预算将影响市场的增长速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资本市场被迫减少在医药领域的投资。
为了降低药品开支的增长,土耳其、西班牙、德国和法国等国已经宣布将全面限制药品使用或减少医保项目的计划。
还有一些国家也将会采取相似的措施,或用将负担转嫁给患者的方式来保持政府的财政平衡。
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8500亿美元,生物制品和仿制药分别扩增至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
虽然市场环境严峻,若干“重磅炸弹”药物陆续失去专利保护,但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仍然扩大到8500亿美元。
生物制品和仿制药再一次在全球药品市场提升各自的市场份额,规模分别增加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
在美国以外地区,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
专利到期销售减10亿
虽然仿制药不断进入导致竞争加剧,辉瑞的立普妥依然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品牌药,销售额为118亿美元。
不过他汀类通用名药物对它的冲击越来越大。
立普妥在美国市场销售下降,但国际市场表现强劲加之美元疲软,帮助抵消不利局面。
销售额紧随立普妥的分别是波立维和类克。
作为全球第二大畅销药,波立维的销售额超过90亿美元。
类克则进一步巩固在制药行业的地位。
预测在立普妥和波立维失去专利后,类克有望问鼎成为全球老大。
在全球前12大畅销药中,生物制剂占6个席位。
2010年,类克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生物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类(Mab)药物,销售额领先恩利。
这是类克第一次超越恩利,默沙东和三菱田边制药令类克成为一只年销售额达80亿美元的品牌药。
在过去几年里,恩利一直是全球最畅销的生物制剂,该药由安进、辉瑞和武田联合销售。
几只“重磅炸弹”药物由于专利到期,销售额减少超过10亿美元。
不过,2010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的品牌药数量在增加。
罗氏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制剂、抗癌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生产商。
2010年,全球最畅销三大治疗药物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心血管药物和抗癌药物。
在生物制药领域,前三大治疗药物分别为单克隆抗体、疫苗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
2010年,前12大品牌药物销售额均超过50亿美元;前20大药物销售额均超过40亿美元。
单抗药物增长迅猛
虽然经济不景气,但单克隆抗体(mAbs)药物增长并没有放缓迹象。
2010年,全球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达480亿美元,2009和2008年分别为400亿美元和370亿美元。
前10大单抗药物销售额总计为450亿美元。
如果将用于诊断和研究试剂的单抗药物100亿美元销售额计算在内,整体单抗药物市场达550亿美元。
与往年一样,类克是全球最畅销的单抗药物,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安维汀、美罗华、修美乐和赫赛汀。
2010年,前4大单抗药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亿美元。
用来治疗癌症和关节炎的单抗药物占整个市场过70%。
前5大品牌销售额均超过50亿美元。
更加新颖的单抗药物被用于哮喘、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疾病,将大大拓展现有市场。
目前所有大药厂都在研发组合中加入单抗药物项目。
2010年,在研发和营销领域,并购和交易活动再一次增加。
2009年,FDA和EMA分别新批4只和7只单抗药物,创下新记录。
2010年,Actemra和Prolia分别获得FDA和EMA批准。
2010年,Actemra、Simponi、Cimzia和Stelara这4只新的单抗药物销售额总计为10亿美元。
用来治疗狼疮的Belimumab是第一只通过Ⅲ期研究终点的单
抗药物,FDA专家小组建议批准该药。
Ipilimumab是用来治疗转移性黑素瘤的新药,它正等待FDA 2011年第一季度批准。
不过,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建议撤销安维汀用作乳腺癌治疗的用途。
作为一种新的单抗药物,Motavizumab用来治疗早产儿遭遇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申请也被FDA拒绝。
2010年,单抗药物领域的并购活动在继续,其中Regeneron公司与赛诺菲安万特建立了合作关系,雅培以4.5亿美元敌意收购了Facit公司。
至少6只新的单抗药物在接受监管部门审批,25只单抗和5只单抗融合蛋白处在Ⅲ期试验阶段,100多只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在457项针对单抗药物的Ⅲ期试验中,185项面向新的患者。
大多数研究为已上市的单抗药物寻找新的治疗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