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在计算化学多学科交叉(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上,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全面
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
——掌握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Newton-Raphson迭代法、二分法求解一元N次(N>2)方程;
•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回归分析方法;
•Lagrange插值法和差商;
•Simpson法求数值积分;
•Euler法解常微分方程。
——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非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
•Gauss 法求数值积分;
•Runge-Kutta法解常微分方程。
——了解如下计算方法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样条函数插值法;
•Jacobi方法、QL方法求本征值;
•单纯形优化;
•化工调优;
•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资源;
•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模拟法。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1.前言(1学时)什么计算化学;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计算化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学习方法。
2.代数方程及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在化学中的应用(5学时)二分法;Newton-Raphson迭代法;Gauss消去法;Gauss-Seidel迭代法。
3.插值法和回归分析——实验数据的拟合及模型参数的确定(5学时)线性插值;Lagrange插值;中心差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一元非线性回归;多元回归;多项式回归分析(自学)。
4.数值积分与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4学时)梯形法;Simpson法;离散点数据的求积;Gauss法(自学);Euler法及其改进;Runge-Kutta法。
5.本征值和本征向量(1.5学时)Jacobi方法;QL方法(自学)。
6.化学化工中常用的软件及网络资源简介(1.5学时)结构式绘图软件;科学数据处理软件;化学化工重要网站;化工信息源。
7.化学化工中的最优化方法简介(1.5学时)单纯形法优化;化工调优。
8.化学化工过程计算机模拟简介(1.5学时)分子动力学模拟;Monte Carlo法;化工过程模拟;课程小结。
9.拓展课堂(1学时)上机实践主讲教师作计算化学相关的研究报告。
或外请专家作计算化学相关的专题报告。
10.学生讨论课(2学时)学生根据自查资料,写出课程报告并进行课堂讨论。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1. 气相反应平衡转化率的计算;弱酸及其相应共轭碱钠盐的水溶液平衡问题(4学时)
二分法;物理化学知识;Newton-Raphson迭代法;分析化学知识。
2. 质谱法测定醇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元素分析法确定混合物的组成(4学时)
Gauss-Seidel迭代法;分析化学知识。
Gauss消去法;无机化学知识。
3. 固-气等温吸附方程及催化剂比表面积计算;
纯物质两相平衡时克拉贝龙方程式的应用。
(4学时)
Lagrange插值;中心差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物理化学知识。
4. 固体催化剂表面气相反应的速率方程式拟合;
微分法确定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式(4学时)Lagrange插值;中心差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物理化学知识。
5. 实际气体的逸度计算;色谱分析的计算(4学时)
Simpson法;离散点数据的求积;物理化学知识。
离散点数据的求积;分析化学知识。
6. 化学动力学模拟;分子结构-性能的多元线性回归(4学时)
Runge-Kutta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物理化学知识,结构化学知识。
7. 化学软件(Chemoffice, Origin, Chemwindow)应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4学时)
软件应用;逻辑判断方法;有机化学知识。
8. 综合练习。
(4学时)
进行综合上机及测试。
五、作业
作业为每次上机的预习及上机小结,要求写出原理、框图和计算程序及结果。
成绩记入上机成绩。
六、考核方式
平时安排两次小测验,主要考查已学过的部分内容。
期中安排一次文献查阅,要求写课程报告。
旨在开阔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期末考试共分A、B、C、D卷,题目均为在平时上机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几种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个化学、化工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试为开卷,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
在规定的时间(2小时)内完成。
七、成绩评定
总成绩依据下列权重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小测验及平时提问) 10%
课程报告 20%
上机实践 30%
期末考试 40%
八、执笔人
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