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融合教育课程教学2017.10.25

第六章 融合教育课程教学2017.10.25


适应需要的随读生安置
如何做到“差异教学”? 1.确定学生是否需要差异 2.确定需要的特定领域、 3.实施多样化的差异实践方式——最少干 预原则 4.监控学生进步 5.评估与修正差异化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风格理论、社会建构论
差异教学的特征: 1.差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匹配 的过程 2.差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与课程的差 异化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差异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差异化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差异教学 差异在哪里? 环境差异:座次、教室布置、准入性、特 殊化设备 内容差异:分层教学 过程差异:分组、呈现、必须要的辅导 管理差异:行为规范与管理 结果与效果的差异: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
第六章 融合教育的课程教学
推荐参考书: 1.拥抱个别差异的新典范:融合教育 【台湾】2008 2.融合教育与教学 张文京【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 第二节 融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第三节 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差异性教学

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融合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调整? 怎样进行融合教育课程的设计与调整?

第一节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

一、为什么要研究融合学校的课程?
融合的三个层次: 物理空间的融合 社会性的融合 课程的融合

二、融合学校课程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是向教室内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还是不同 的课程? 所有儿童都能成功的 共同课程

三、融合学校课程应如何调整呢? 融合课程既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共同课程, 又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具有弹性的课程。 (一)调整重点在于: 1、课程的准入。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全 面、平等地参与学校课堂内外的各种教学 活动 2、相关资源与服务的提供。

第二节 融合课堂中的合作教学

一、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二、合作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三、合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一、合作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教育也该如此,更莫说融合教育了。 因材施教




二、合作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定义的四个要素: 1、合作教学必须有两名教育者,或偶尔有更多 的教育者的参与 2、合作教学强调提供“实质性教学” 3、“多样化的学生”指同一教室内不同能力的 学生的自然分布。 4、合作教学是在“同一教学空间环境”中进行 的。
适应需要的课程形式
普通课程
考虑辅助技术进行
变通是否解决特殊需要 考虑对课程内容进行强化
变通课程
和扩展是否能解决特殊需要
扩展课程
考虑对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替代 或替换来解决还有的特殊需要
替代课程
结论: 1、融合课程是共同课程,反对牺牲大多数只注 重少数优秀学生的精英主义教育模式 2、融合课程既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课程,但 并非一刀切的课程。而是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 与需要为目的的具有弹性的课程。 3、融合课程需要多种资源、辅助设备、改编的 教学材料、人员包括合作教师和其他专业服务 人员的投入。



(二)在普通教室里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服 务需要多方面人员的投入。
1、两位及以上教师合作教学方法 2、其他相关人员也可走进教室 3、课程的分层 同样的课程、多重课程、交叉的课程、替代性 课程。 分层与公平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最少分层原 则殊需要
不调整是否适应 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合作教学的基本策略 1.一个教、一个帮模式 2.教学站模式(分组) 3.平行教学 4.更替教学 5.集体教学

第三节 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差异性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特点 二、融合教育环境下的差异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特点 差异教学的内涵:是一种通过调整课程、 教学方法、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活动 和评估方式来适应学生差异化需要、最大 限度地增加他们学习机会的教学方式。 简言之,是教师多做的关于教学与课程方 面差异化调整以适应融合课堂中学生多样 化的需要。


合作教学的意义
首先,合作教学能够发挥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 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扩大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机会。 其次,合作教学使那些原来某些课程或者一天 中某些时间必须到资源教室、特殊班或者其他 分开、隔离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单独的、额外的 特殊教育或服务的学生能够在普通班更长的时 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教学连续性的干扰。也减 少了歧视、否定和消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