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组织学试题库+答案

行政组织学试题库+答案

行政组织学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A.政治性 B. 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治性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 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A.1640年 B.1649年 C. 1660年 D.1688年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 )A.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A. 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1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11.1949年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 D.国务院12.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家篇》 C.《政治学》 D.《君主论》13.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的学者是( )A. 汉密尔顿 B.密尔 C.威尔逊 D. 泰罗14.《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A.威尔逊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1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泰罗 B.威尔逊 C. 韦伯 D.法约尔16.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泰罗 B.法约尔 C.巴纳德 D. 西蒙17.提出“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三种行政组织模式的学者是( )A.高斯 B.里格斯 C.帕森斯 D. 弗雷德里克森18.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掌好舵而不是划桨的组织理论是( )A.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B.决策组织理论 C.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 D.系统与权变组织理论19.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A. 礼 B.仁 C.法 D.礼法结合20.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组织中专业化分工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21.主张政令统一,提出“尚同”组织原则的古代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2.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

A.首长制 B.委员会制 C.混合制 D.首长负责制23. 实行首长制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24.下列属于美国总统的直属机构的是( )A. 国防部 B.外交部 C.白宫办公厅 D.中央情报局25.英国地方行政组织不包括()A.郡 B.州 C.教区 D.社区26.我国国务院部门设置数量达到最高点是在( )A. 1954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2年27.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是( )A.规制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市场化管理 D.规范化管理28.行政组织编制的性质不包括( )A. 政治性 B.服务性C.权威性 D.系统性2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主席 B.行政院 C.立法院 D.司法院30.三公九卿制始创于(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二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的( )A.人员 B.经费 C.目标 D. 物资设备E.权责结构32.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指( )A.丞相 B.太尉 C.节度使 D.钦差大臣E.御史大夫33. 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A. 道 B.府 C.路 D.州 E.县34.美国的联邦行政机构有( )A.总统直属机构 B.行政部 C.独立管理机构 D.内阁 E.联邦法院3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有( )A. 规制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法理型管理 D.道德型管理 E.市场化管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6、简述封建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37、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38、简述市经理制的优、缺点。

39、简述法国中央行政组织的构成。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共22分)40、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41、试论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42.《新京报》信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法不公、办事拖拉等行为,有关企业或个人可进行投诉。

青岛市近日出台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必须在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投诉人要求给予答复的,应当及时给予答复;需要转办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机关处理。

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或个人可投诉的各类情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不公、办事拖拉、态度生硬、不履行职责、政务不公开、“吃、拿、卡、要”等行为,以及“对不属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说明、不请示、不移送”等。

按照规定,对被投诉查实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诫勉、调离工作岗位、辞退等处理;构成违纪或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

对投诉事项查处不力,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青岛日前将三部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整合成为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改变过去单纯注重被投诉事项的解决而忽视追究相关责任的做法,对查实的被投诉对象,将根据《青岛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问题]:根据题中案例,分析我国行政组织应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A 3.C 4.B 5.D6. D 7.C 8.D 9.B 10. B11.C 12.D 13.A 14.B 15. A16.C 17. B 18.C 19 D 20.B21.D 22.C 23.D 24.C 25. B26.D 29.B 30. 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ABD 32.ABE 33.CDE 34 ABCD 35.AB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36、答:(1)立法权和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2)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于奴隶制时期有很大发展(4)王权和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37.答:(1)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2)强调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

(3)提出组织的权变观念①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②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分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

③致力于谋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

38.答:(1)优点:第一,有一个统一而高度负责的行政首长,便于统一指挥,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第二,行政首长由市政专家担任,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第三,市经理对民选的市委员会负责,市委员会对选民负责,使得专家的特长与选民的意志得以较好结合。

(2)缺点:短期行为易趋向急于求成。

39.答:(1)总统。

总统具有任命总理及政府成员而无需议会批准的权力,由主持部长会议,签署部长会议决定的法定权力,由仲裁政府各部门不同意见的权力。

总统的实际权力要高于总理。

(2)总理。

总理是政府的首脑,总理和各部长联合称为政府。

各部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

(3)中央各部。

部长是中央专门行政机关的首长。

中央各部室某一方面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机构,具有全国范围的管辖权。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共22分)40、答(1)任务与组织平衡。

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

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

(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总之,良好的行政组织机构应该是以职能为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在质量上相互协调,呈现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整体。

41、答:(1)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变革(2)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3)发动群众,民主参与改革:①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原因,求得共识。

②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

③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献计献策。

(4)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

让人民团体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42. 答:(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世界各国都把政府的高效廉洁作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政府“提速”,即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应因地制宜。

(2)打破旧的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使得人人重视效率,事事讲究效率,让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在行政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蔚然成风。

(3)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要推进机构改革,合理划分权限,建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

(4)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5)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顾客取向,积极推广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一站式服务”形式。

(6)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和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行政组织学试题(二)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