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1年5月
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
目 录
1. 总则.......................................................................................................................1
2. 检测人员...............................................................................................................2
3. 探头、仪器。试块与耦合剂...............................................................................2
4. 检测........................................................................................................................4
5. 缺陷的测定与评定................................................................................................5
6. 钢板的质量分级....................................................................................................6
7. 检测报告.................................................................................................................6
8.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卡.........................................................................................6
.
.
1.总则
:
1.1
本方案适用于江苏敦邦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工厂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波检验
1.2 编制本检测方案的依据为:
1.2.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2
《厚钢板超声波检验方法》GB/T2970-2004
1.3
本方案需要更改或对其内容有疑问,以及发生记载外的重要事项时,要同设计
单位协商,经同意后进行检查,如有发生上述事项,做成书面文件发布给相关人员。
2.检验人员
2.1
从事原材料钢板的超声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认可的与其
工作相对应的资格证书;由Ⅰ级及II级以上人员担任。签发报告由II级及
II级以上人员担任。各技术资格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超声检测工作
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Ⅰ级人员必须在II级或II级以上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检测;
2.2
从事超声波检测人员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且必须每年检查一次。
3.仪器、探头、试块与耦合剂
3.1探伤仪
3.1.1
超声检测设备均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或合格的证明文件,并按规范要求予以
鉴定;
3.1.2
采用数字型可记录的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
3.1.3
在荧光屏满刻度的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衰减器精度为任意相邻12dB以内,
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其余指标应符合GB/T 8651 JB/T 10061的规定。
3.2 探头
3.2.1
直探头选用按下表;
板厚 所用探头 探头标称频率/MHz
6~13 双晶片直探头 5
>13~60 双晶片直探头或单晶片直探头 ≥2.0
>60 单晶片直探头 ≥2.0
3.2.2 双晶片直探头性能应符合GB/T 2970附录A的要求。
3.2.3 探头直径应在10-30mm之间
3.3 试块
.
.
3.3.1
标准试块:下面图样试块或CBⅠ、CBⅡ试块;
3.3.2
试块图样:
.
.
3.4
耦合剂
一般情况使用水作为耦合剂。
4. 检测
4.1
检测时间
原则上在钢板进厂时进行,也可在下料前进行。
4.2
检测面
可以从钢板任一轧制面进行检测,被检钢板的表面应平整,应清除影响检测的氧化皮、
锈蚀、油污、及其它外部杂质。
4.3
检测灵敏度
4.3.1
检测灵敏度应计入试样与被检钢板之间的表面耦合声能损失(dB)。
4.3.2
用双晶片直探头检测时,用图1试样或同厚度钢板上的第一次底波高度调整到满
刻度的50%,再提高10dB作为检测灵敏度。
4.3.3
用单晶片直探头检测时,用图2试样平底孔的第一次反射波高度调整到满刻度的
50%来校准。
4.3.4
板厚大于探头3倍近场区时,检测灵敏度用计算法、通过第一次底面回波高度来
确定。
4.4
探头扫查形式
4.4.1
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100mm的平行线进行扫查;在钢板周
围50mm(板厚大于100mm时, 取板厚的一半)及坡口预定线(合同或技术协议中
确定具体位置)两侧各25mm内沿周边进行扫查。
4.4.2
用双晶片探头时,探头隔声层应与压延方向平行(垂直于压延方向扫查)。
4.4.3
根据合同、技术协议书或图样的要求,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扫查。
.
.
探头扫查示意图
4.5
检测速度
检测速度应不大于200mm/s。
5. 缺陷的测定与评定
5.1
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下列情况应记录
5.1.1
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高大于或 等于满刻度的50%。
5.1.2
当底面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未达到满刻度时,缺陷第一次反射波(F1)波与
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之比大于或 等于满刻度的50%。
5.1.3
当底面(或板端部)第一次反射波(B1)波高低于满刻度的50%。
5.2
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的测定方法
5.2.1
检测出缺陷后,在周围进行检测,以确定缺陷的延伸。
5.2.2
用双晶片探头确定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时,探头移动方向应与探头的隔声层
相垂直。
5.2.3
利用半波高度法确定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
5.2.4
确定钢板中缺陷的边界或指示长度时,移动探头,将板底面(或端部)第一次
反射波升高到检测灵敏度条件下荧光屏满刻度50%。此时,探头中心点即为缺陷的
边界点。
5.3
缺陷指示长度的评定规则
单个缺陷按其表现的最大长度作为该缺陷的指示长度,若指示长度小于40mm时,则其
长度可不作记录。
5.4
单个缺陷指示面积的评定规则
5.4.1
单个缺陷按其表现的面积作为该缺陷的单个指示面积。
5.4.2
当多个缺陷的相邻间距小于100mm或间距小于相邻缺陷(以指示长度来比较)
的指示长度(取其较大值)时,其各块缺陷面积之和也作为单个缺陷单个指示面积。
5.5
缺陷密集的评定规则
在任一1m×1m检测面积内,按缺陷面积占的百分比来确定。
.
.
6. 钢板的质量分级
6.1
钢板质量分级见下表
6.2
在钢板周边50mm(板厚大于100mm,取板厚的一半)可检测区域内及坡口预定线两侧各
25mm内,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不得大于或等于50mm。
7.检测报告
7.1
工件经检测后,要如实认真填写检测报告提交委托单位。
7.2
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7.2.1
工程情况:工程名称、委托单位;
7.2.2
工件情况:材料牌号、编号、数量;
7.2.3
检测条件:探伤仪型号、探头类型、探头标称频率、晶片尺寸、耦合剂、对比试样
等;
7.2.4
检测结果:缺陷位置、缺陷分布示意图、缺陷等级及其他;
7.2.5
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报告签发人姓名及资格等级,检测日期、检测单位等。
8. 钢板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级别 不允许存在的单个缺陷的指示长度/mm 不允许存在的单个缺陷的指示面积/cm2 在任一1m×1m检测面积内不允许存在的缺
陷面积百分比/%
以下单个缺陷的指
示面积不记/cm2
Ⅰ ≥80 ≥25 >3 <9
Ⅱ ≥100 ≥50 >5 <15
Ⅲ ≥120 ≥100 >10 <25
Ⅳ ≥150 ≥100 >1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