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二战中美国妇女在女性电影中的形象

谈二战中美国妇女在女性电影中的形象

M学术论坛OV I EL I TE RATURE电影文学2011年第2期析二战中美国妇女在女性电影中的形象姚 刚(上海政法学院,上海 201620)[摘 要] 美国社会主流文化赋予妇女作为家庭中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美国的宣战使美国妇女受到鼓励离开传统的家庭生活去参与战争。

同时,20世纪40年代是好莱坞的黄金时期,制作了大量的女性电影。

本文选取了两部影响较大的表现战争与女性的女性电影 骄傲呼唤!和 忠勇之家!,通过分析两个女性主人公无论身在战场还是守在后方都勇敢地面对战争的考验和生活的巨变,探讨美国妇女角色的调整和转变。

[关键词] 美国妇女;女性电影;主流文化一、美国妇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转变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妇女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主流文化价值观规定了妇女的社会位置和角色:家庭中的女儿、妻子和母亲。

但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妇女又被要求牺牲自己的利益,调整自我,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妇女共同面临着战争的考验和生活的巨变。

美国作为盟国军队给养与武器装备的主要供应国,其在战时无法单纯依靠雇佣失业的男性公民来完成它的生产定额。

所以,解决劳动力资源缺乏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寻求妇女的支持。

1942年中期,美国政商两界迅速转向发起一场大众运动。

这场运动的舆论领袖之一埃莉诺∀罗斯福就曾主张让妇女尤其是家庭妇女如男人们一样更多地参与到战争事务中来。

1943年,战时人力委员会运用报纸广告、广播甚至地方影院放映的电影来鼓励妇女参加工作,下面就是一则当时的户外广告:穿着工作服的母亲们,在这个带来时机的行业里我能做什么呢?如果你钉过纽扣,或用机器做过扣眼,那你就可以去学做飞机零件的点焊工作;如果你在家里的厨房使用过搅拌器,你可以去学使用钻床;如果你能依食谱正确地做蛋糕,你可以学着给炮弹填药。

这些运动共同反映了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转变:鼓励美国妇女离开传统的家庭生活去参与战争。

但其中的矛盾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提倡妇女像上则广告描述的那样,在工作中充分利用她们的家务技巧,这无疑激起了女性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战时工作是妇女应尽的爱国之责,这些工作是暂时的缓解战争危机之举,战后遣散妇女是必然的。

这场运动所提倡的观念在督促女性显示自己的能力,而又不能超越传统的束缚方面是矛盾的。

但毫无疑问,战争影响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妇女的态度,从而改变了女性劳动力的性质,并重新定义了女性的工作。

首先,工作女性尤其是已婚工作女性在人数上以及在组成多样性上的增长。

在二战期间,妇女史无前例地最大范围的被列入劳动大军里。

在战争期间大约有六百万女性参加了工作,就业女性的比例由25%上升到57%。

最重要的变化在女性劳动力的构成方面:四分之三的新行业的女工是已婚的,而这是一个进步发展的征兆。

在战前,单身女性只占女性人口的27%。

其次,妇女工作范围扩大。

这六百万妇女中的大多数人从家庭劳动中摆脱出来,一些开始从事国防业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以前只属于男性。

总之,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在二战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同时这种改变是受限于战争突然爆发、人力短缺的暂时的历史背景之下。

美国主流社会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充满矛盾的要求也体现在同时期好莱坞的女性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上。

二、好莱坞的女性电影作为一种有力的大众文化和社会机构,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电影在当时美国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在1941年12月17日爆发珍珠港事件之后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建议好莱坞支持战争工作。

他说美国电影是我们让美国的公民获得信息和娱乐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美国电影的深远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影响观众的观点看法上,甚至影响到政府政策的抉择。

#女性电影∃这一术语的起源无从考究,但是对于看着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长大的美国女性来讲,这一术语并没有什么深奥而令人费解的地方。

它可以指一类以成年女性为主人公,以主要吸引女性观众为目的的影片。

三、二战期间女性电影中的美国妇女%%%烈士或士气之源战争当中的女性属于特殊时空当中的独特群体。

这种类型电影描述那些鼓舞士气的、有时为了抗敌大业而牺牲自己的女性。

如一则点明了战时两性责任的香水广告所言:#他的责任&&服役%%%她的&&鼓舞士气。

∃为了赞扬美国妇女的内在力量,战时情报办公室的#女性力量∃广播节目宣扬了女性作为士气之源的观点:#女性力量!&&是创造生命,承载生命的力量;是鼓舞男人勇敢作战,保护孩子的力量&&∃不论身处战场还是留在家中,这些电影里的中心女性角色在战争的残酷面前都表现出坚强果断、积极睿智;在遭遇由战争所带来的失夫丧子的巨大痛苦面前也能表现出坚强与不气馁。

就参与战争而言,这类影片所虚构的女性包括那些积极参与者( 骄傲欢呼!,1943)和那些与男人们比起来参009M学术论坛OV I EL I TE RATURE电影文学2011年第2期与性远没有那么关键和危险的女性的个人奋斗和牺牲( 忠勇之家!,1942)。

她们更加依靠自己与彼此来共同照顾孩子,共同为支援战争尽一份力。

无论这些影片的素材是否直接与战争相关,影片中所提起的问题和所代表的价值观却是被强加于当时观众的。

没有哪部战时电影在宣扬直接参战方面能比派拉蒙公司的 骄傲欢呼!(So P roud l y W e H ail ,1943)更热情了。

这部电影讲述了八位在巴丹半岛战役中幸存下来的陆军女护士的故事。

这部电影取材于美国陆军护士部队。

作为一支特殊部队,这些护士构成了叙述的焦点即女性团体及其共同努力。

这部电影对于陆军女护士这一形象的构建明显是矛盾的。

人们可能会问:派拉蒙公司最性感的女明星们%%%克劳德特∀科尔伯特、保利特∀戈达德和维洛妮卡∀莱可怎么就成了既能保持吸引观众的魅力,又能令人信服的生活在炮火硝烟下的女性呢?要知道这些女人是要在坑道当中连续生活数周的。

即使在最不可忍受的条件下,电影中还是存在着具有好莱坞特点的女性因素。

戴维一定要借条裙子才参加在炮火中举行的简短的婚礼:即使身边是清一色的美国男兵,她还是坚持自己的女性身份。

当这群女人准备重新回到正常生活中,在穿了数月的战靴后再试着穿回高跟鞋时,一个护士嘲弄说:#高跟鞋&&吸引男人的法宝。

∃这表明在经历过战争的血与火的洗礼后,她们需要重新调整以回归女性的身份认同。

虽然由于战时化妆品匮乏,护士们多是素面朝天,但她们依旧被看成女人,实际上她们的女性身份是她们在军队中的主要作用之一。

在巴丹半岛陷落前夕,女主人公曾建议让她那些对战事已无任何帮助的姑娘们撤到安全的地方,一位男性指挥官则在前线指出了女护士们的作用:#在这里,你们对于士气的鼓舞比什么都重要。

看到你们这些姑娘在身边士兵们就备受鼓舞。

∃然而, 骄傲呼唤!暗示了一种少见的女性在力量与自治方面的潜能。

电影中一处常被引用的片断能表明战地护士在鼓舞士气、勇于牺牲方面的作用。

奥利维亚在最初被描绘成一个对日本人充满仇恨的女性角色。

她的未婚夫在珍珠港事件中丧生,落寞的她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部分都处于一种自暴自弃的状态。

在一次从巴丹驻地匆忙撤退的过程中,这群姑娘的住所突然被日军包围起来,而她们只有一颗手雷来御敌。

在这个众人性命攸关的时刻,奥利维亚挺身而出,一把抓过手雷说:#别了,戴维,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要么死一个,要么我们都得死&&别了。

∃这个形象是镇定自若、坚毅果敢的,同时也展示了力量和浩然之气。

炸弹炸死了所有敌军的同时也炸死了奥利维亚。

就社会接受的层次来讲,这部电影毫无疑问鼓舞了无数辛勤工作、薪水微薄而又不被认同的美国妇女。

而1942年的 忠勇之家!赞扬了女性在国内战线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前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女性一身二责,既是战士也是母亲,作为战士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作为母亲要保证社会结构的持续性。

这部电影获十二项奥斯卡提名,并赢得了其中的六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黑白摄影奖)。

本片创造了十年内第二高的票房。

本片开场就向观众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米尼弗夫人,一位建筑师的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提着购物袋在伦敦街头匆忙地跑着。

#我知道这很蠢,也有些过分,我先生不知会怎么说这事,但我必须得买。

∃通过她买了一顶昂贵的帽子这件事,影片从一开头就告诉观众这是一部女性电影。

然而,女主人公温馨的家庭生活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家也由后方变成了前方。

更多意外的发生考验着米尼弗夫人。

她的丈夫成了空军军官,大儿子维因也加入了空军,炸弹就在她家附近爆炸。

维因的未婚妻卡罗尔被炸死了。

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她必须挑战自己,极力维护这个家庭。

影片中有些令人难忘的有力描述。

场景之一是她在自家厨房里发现了一个纳粹的飞行员。

身上的母性情感差点让她去照顾那个和她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然而,她克服了女性的柔情,解除了他的武装,并报告了警察。

她不畏惧德国人,在德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他们永远也不能占领英国。

当她和卡罗尔驾车送维因去机场的时候,发生了一起紧急情况,在他们的头顶发生了一场空战。

仰望着天空,米尼弗夫人代表着二战期间后方女性身上所具有的力量。

她不仅象征着后方,也象征着反法西斯的斗士。

她从一个帽店里的天真甚至有些愚蠢的女人变成一个勇敢的战士。

因此电影以她的名字命名。

作为一名战时的女性,她挑战了传统的认为女性是#柔弱的∃的观念。

米尼弗夫人的形象冲击了二战前美国城市和乡村女性争着成为主流思想的代表所带来的完美平衡。

她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乡村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主妇,愉快而尽心地为家庭忙碌着,尽管如此,并不妨碍她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忠勇之家!这部电影成功地宣扬了它的主题,鼓舞了民心士气,甚至连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评价# 忠勇之家!抵得上战场上的六个师∃。

总之,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的这两部电影 骄傲呼唤!和 忠勇之家!中的女性角色都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主流社会由于战争缺乏人力而对女性的角色做出的调整和改变,即无论女性是身在战场还是守在后方都应该坚强勇敢地面对战争的考验和生活的巨变;另一方面仍然保持了女性传统角色的任务:妻子和母亲。

因此,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的女性电影诠释、强调、赞扬和传播了当时主导的文化潮流;同时它们也有助于展示并普及社会中的新崛起的文化潮流。

[参考文献][1]S W als h And rea .W o m e n s F il m and F e ma le Experie n ce 1940-1950[M ].Ne w York :Praeger Special Stud i es ,1984.[2]Ros alyn Baxandal,l L i nda Gordon,Su s an Reverby ,ed .Am eri ca s W orki ng W o m en:A Doc um entary H ist ory %1600to t he P rese n t [M ].N e w York :V i ntage Book s ,1976.[3]D Ann C a m pb el.l W i ves,W orkers and W o m anhood:Am erica dur ing W orl d W ar II[M ].Un i versity ofN ort h Caroli n a ,1979:17-18.[4]M il k m an Ru t h .W o m e n s W ork and E cono m i c Crisis :So m e L essons of t h e G re a t De pression [J].Rev i e w of R ad ic a l P olitic a l E cono m ics ,1976,8(01).[5]Ketz Lou ise B el ebo.f (M anag ing e d itor )D ictionary of Am eric an H istory Vol um e V II[M ].New York:Charl es Scri bner s Son s ,1976.[作者简介]姚刚(1978% ),男,吉林四平人,硕士,上海政法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及英美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