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引言在以前的许多电影和电视作品中,女性在男性的角度看通常是沉默的,处于边缘,要突破主流电影的男权束缚,就必须更加关注女性的命运和生存。
近年来,随着李安、冯小刚、张艺谋的等男性大导演在国际和国内电影节的频频露面并屡次获奖,学术界对他们的电影作品的研究热情非常高涨,而对于同时著名电影人的女导演许鞍华却给予了较少的关注,对她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特别是在儒家文化长期统治下,女性解放之路曲折,社会发展步伐加快,女性追求自主、独立,摆脱男性控制的观念也逐渐强大。
女权主义将在这种情况下扎根。
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世界社会意识形态正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和动荡的时代。
随着平权行动的出现,女性主义的影响也逐渐显现,从而衍生出了许多文化产品。
女权主义电影是一个代表。
电影是一门很容易被普通人认可的艺术,许多电影制作人利用它在人们的脑海中打开女权主义的大门,并批评以社会中男性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观。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来的百余年历史中,电影银幕为我们创造出了无数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既是我们欣赏电影的窗口,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在银幕上的缩影。
尤其是银幕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一直是观看过的人最受青睐的、不可忽视的观赏对象。
这些女性或清丽脱俗、纯洁无暇;或淑德贤惠、善良温柔;或大胆泼辣、勤劳朴实,加上用电影与众独有的拍摄手法和对这些女性靓丽的形象打造,不仅为女明星们增添了耀眼的光芒和无限的魅力,更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幕幕摄人心魄的视觉奇观。
如果说电影是梦的制造,那么可以说女性是这个梦工厂最耀眼的星星。
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表达一直是女性电影的中心主题。
作为文化的重要输入形式之一,“电影可以继续巩固男权社会对于女群体的排挤,也可以作为女性维护自身权利或批判现实的有力武器。
”对电影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性格的剖析与观察,可以使人们在尊重个体生命的前提下,开始追问和观察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导演中比较有名的,她和覃嘉铭、许克三个人一起被称为新浪潮电影领军人物。
这三个人在电视剧还没有火起来的时候就已经闻名海内外了,许鞍华是这三个人之中唯一的女性,许鞍华拍的电视剧和电影不少,拍的电视剧最多,我许克拍的电影比许鞍华多一些。
许鞍华拍的电影涉及到各种题材,各种人群,非常丰富。
在香港导演中许鞍华是难得的,很有才华,很有代表性,难能可贵。
许鞍华在1981年导演拍摄完了《胡越的故事》,在1982年导演拍摄完了《投奔怒海》,出人意料的是许鞍华导演选择归隐山林,修身养性去了,从影视圈淡出。
许鞍华导演在1995年带着《女人四十》重新复出,再次轰动影坛。
《女人四十》不仅给许鞍华导演带来了金钱财富,也带来了艺术上的成就,结局就是双赢。
《女人四十》开辟了从女性角度讲故事的起点,因为这部女性主义电影,许鞍华导演被称为女性主义代言人。
这一年许鞍华导演48岁,电影《女人四十》也是讲的四十多岁的女人的故事,这个电影是许鞍华导演登上个人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对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性格进行剖析,可以促使人们在尊重个体生命的前提下,开始关注和观察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探讨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可以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促进中国电影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二、许鞍华及她的电影作品(一)许鞍华成长经历许鞍华出生在中国东北,1947在香港和澳门长大。
由于许鞍华特殊的家庭背景,他从小就与各种文化接触。
许鞍华非常喜欢古典诗词,在她的电影中也能看到中国古典文化的成就。
在香港大学学习期间,许鞍华攻读英国文学,并于1972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后来,她去英国继续深造,1975回到香港。
回到香港后,许鞍华作为导演进入电视台,年轻助手逐渐成为香港电影中的重要人物。
在这一时期,参与《指南》的经历对许鞍华后期创作中的主要女权主义电影产生了影响。
许鞍华的第一部电影《疯劫》摘取了第十七届台湾金马奖,被认为是香港电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位影坛新人闪亮登场,掀开香港电影新浪潮序幕。
(二)许鞍华电影作品成就香港著名女导演许鞍华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品荣获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并荣获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三次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他们中的大多数,许鞍华的“桃姐”是一个获得大奖的大满贯。
2011,许鞍华荣获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
看导演的作品,他经常从女性的角度创造一个独特的女性角色。
这部电影包含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并运用了独特的女性意识。
特殊的艺术手法造就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引起了观看女性世界的人们的关注。
她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技巧,不同于男性导演创造的女性,她描述了女性更真实的内心意识。
在她的作品中,她创造了许多不同时代的女性。
这些女人有自己的想法,她们都是有血有肉的。
电影《半生缘》里有顾曼桢和顾曼璐,《倾城之恋》里有白流苏,《天水围的日与夜》里有贵姐,《黄金时代》里有萧红,《桃姐》里有桃姐,《玉观音》里有安心,在许鞍华导演的电影中,这些女性都是普通老百姓,她们的命运都不好,生活没有一个过得顺心如意的,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遭遇也不尽相同,每部电影表达的主题也不一样,但一样的是许鞍华导演想通过这些电影和女性表达一种感情。
三、许鞍华导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一)悲伤的女性形象在导演许的作品中,女性人物往往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导演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令人悲哀。
在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女性角色并不乐观。
面对命运的大船,女性角色屈从于命运。
这些女人只能忍受,有时甚至会伤心。
《疯劫》是许鞍华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一部悲伤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李纨发生了婚前性行为并不小心怀了孕,未婚夫是个混混,又和别的女人发生了性关系,李纨很受打击,以至于精神收到了影响,失手杀了一个人。
《疯劫》的剧情也可以排成悬疑电影,因为它有激烈的冲突,气氛也很紧张,许鞍华导演另辟蹊径,许鞍华去呈现女主角的内心变化,呈现了女主角内心如何慢慢错乱的,这是一部悲伤地电影,也是许鞍华导演女性悲伤主义创作的第一部。
《今夜星光灿烂》的导演是许鞍华,这部电影讲的是师生恋,这个题材很敏感,故事情节很有戏剧性,父亲和儿子两人先后和女主角建立了恋爱关系,当然这讲的还是一个悲伤地故事,女主角的命运不好,挣脱不了命运的安排,最后只能屈服。
《黄金时代》也是从女性角度讲故事,许鞍华导演通过镜头给观众呈现了女主角萧红的感情经历,女主角是个有不屈服精神的女汉子,敢于向命运抗争,但是最后结局并不好,死在了外地。
许鞍华导演是想表现女性很难抗争过命运,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想取得认可很难。
(二)有着积极人生态度的女性形象导演许鞍华的作品中,女性角色虽然不忧郁,但充满悲伤,女性角色对生活有着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艰辛和艰辛,女主角不抱怨抑郁,但仍然努力生活,在许鞍华的后期作品中,她的风格发生了变化,不是太多的责备和抱怨女性的命运。
用女人的生命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力量和勇气,虽然有些悲伤,却没有让观众感到窒息的绝望,这种情感基调的许鞍华导演的作品没有悲伤。
在影片《女人四十》中,女主角阿娥为照顾孩子老人需要照顾的生活状态,生活是充满了困难和压力,但她并没有觉得对不起自己还努力去工作,《女人四十》以中年女性为代表,反映在命运面前的无奈的中年妇女中年女性,反映当前情况。
但这部电影《女人四十》并不总是充满悲伤的音调,也有很多幽默和欢快的场面。
许用这样的艺术表达来表达以AE为代表的中年女性,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这些中年女性并不消极对待,而是积极地与命运抗争。
许在影片中展现了中年女性的生活状态,更多的是为中年女性寻找出路,为中年女性纾解压力。
电影结束时,许多鸽子飞上了天空,也给那些看过的人展示了希望。
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主人公贵姐的命运悲伤到最高点。
女主人公的生活更悲惨的童年,家里很穷,很小承载着家庭的负担,照顾弟弟,供弟弟读书直到所有的弟弟去上大学,然后做一个家庭的职业挣一些钱。
这些兄弟不感谢她,这不让贵姐对生活的绝望,她只是责怪自己没有好好学习,没有文化,会导致今天的生活。
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早就死了。
她把她的儿子独自一人养大。
她不抱怨生活,努力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她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她经常微笑,乐于助人的生活,虽然她的生活并不宽于。
在贵姐的生活状况的表现,导演的拍摄角度,不用悲伤,围绕在贵姐的生活多困难和艰辛,但用平和的叙事手法给贵姐的日常生活和整个温暖的感觉的颜色。
面对苦难和不幸的生活,贵姐也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命运低头的微笑。
有些电影只不过是普通的生活,没有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一丝忧愁和悲伤,但这部电影没有让人看的绝望,剩下的憧憬和希望。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桃姐》不同于以往作品的风格。
多年来一直做仆人的桃姐女主人公把罗杰抚养成人。
罗杰选择了电影业,工作非常努力,所以他在50岁的时候还未婚,桃姐照料了罗杰。
桃姐一天突然中风,由于工作的限制,罗杰只能把桃姐到养老院,陌生的室友,陌生的环境,桃姐很不适应,罗杰经常看望桃姐,像母亲和儿子一样说话聊天,罗杰带桃姐到他电影的首映式,让桃姐不再有一生的遗憾。
在这部作品中,仍然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桃姐等待李的生命,最后被送到养老院。
她非常无助。
导演许给罗杰和桃姐的感情,罗杰和桃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罗杰完成了桃姐的愿望,使影片充满了温馨的气氛,让人看了桃姐和罗杰的深受感动。
(三)重情谊的女性形象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很多电影都热衷的话题。
它符合人们观看的口味,也是许多爱情电影流行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表现同性友谊的电影也是最能表达的兄弟情谊,这部电影几乎没有表达出女性之间的友谊。
这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文化有关。
自古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表达男性之间的兄弟情的《三国演义》。
在父权社会中,很少有文学作品能表达女性之间的友谊。
究其原因,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并不独立,女性情感诉求的表达并未受到重视。
从妇女的角度看,许导演充分考虑了妇女之间的友谊。
因为同性,女人可以互相了解更多。
这些女性可以更多地表达她们的关注,也表达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具有独立的个性。
这部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表达了女性之间的友谊。
贵姐一直是个大父母,抚养他的弟弟。
但是弟弟离开了她,她的丈夫早死了,她抚养了她的儿子。
由于遭遇和命运的相似,梁阿婆与贵姐一起走,两人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相互理解了彼此的感情和感情,互相关心和呵护。
贵姐不想让梁阿婆的钱帮她买东西。
带她去看望她的孙子。
女婿拒绝了梁阿婆之后,贵姐安慰了她。
贵姐和梁阿婆握在一起的手反映了女人之间的友谊。
在影片《得闲炒饭》中,许鞍华表达了女性之间的这种友谊。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女同性恋。
一个是不小心怀孕的女白领,另一个是律师,他接受法律诉讼但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