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过程与方法:
多读古诗,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春夜喜雨》)
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

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着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

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各是指谁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

二、简介绝句和律诗这两种体裁
三、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出示大屏幕
四、阅读诗歌的方法(诗情画意)
简释“诗情画意”。

出示大屏幕
五、初读全诗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韵味。

2、试读。

3、请学生读。

评价
4、标节奏
谁能更清晰的把节奏读出来?
5、齐读。

六、理解画意
1、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一起交流。

2、以“我从……诗句中仿佛看到了……”发言。

小组合作。

3、你能读出画面来吗?
赛读。

七、体会诗情
1、读课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喜)
2、诗人因何而喜?
(好、知时节、润万物)
并联系写作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

启发:你读着读着,从哪一个字或词特别体会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并说明原因。

分联分析,根据学生情况补充。

一二句:好、知
三四句:潜、润、细
五六句:俱黑
七八句:湿、重
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字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3、背诵全诗。

八、总结
1、内容: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

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
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2、品诗方法:诗情画意
九、作业
教学反思:
这是我上的一堂公开课教学设计,我想要探讨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我总结到一个词——诗情画意,即让学生从读入手,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整堂课下来,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一、以读带动课堂,分层次达到目标,遵循了教学规律。

这样,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浓厚。

在朗读上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1)让学生读出节奏,读通。

(2)让学生读出韵味。

(3)让学生译读,读懂。

(4)悟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悟意境,体悟情感。

二、注重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对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做得相当好。

另外,对词语的品析,相互间交流得认真、详细。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轻松的便将学生带入了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了意境美,受到浸染。

不足:
一、译读的环节突出不够,有影响学生掌握诗意的嫌疑。

二、时间把握上有问题,导致最后结尾匆忙。

一堂课下来,总是得失兼有。

教学就是不断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们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有勇气,有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会在教学的路上走的更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