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喜雨 教案

春夜喜雨 教案

广东省普宁市优质课比赛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普宁市军埠镇寨内小学
陈贤容
2018.10.15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
歌的韵律美。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激
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3、品析诗歌,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4、体会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诗
歌鉴赏能力,感受诗人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我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
情。

教学方法:
围绕“喜雨”这一文眼,以读为本,多媒体辅助,勾勒形象,领略诗歌意境。

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教学准备:搜集阅读文献材料,解读教材,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认识诗人。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请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多媒体)
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夜喜雨》(板书课题),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介绍诗人杜甫。

(出示幻灯片)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歌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命运和老百姓的生活,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

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历史影响深远,后世称杜甫为诗圣。

二、初读诗歌,感受韵律。

幻灯片出示《春夜喜雨》,教师讲解诗歌体裁:五言律诗。

1、播放多媒体示范朗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把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读顺。

(教师巡视)
3、指名读诗,接着分组读,全班读。

(教师引导读,评价)
三、深入品读,体会诗境,感受诗情。

过渡:同学们,仅仅会读是不够的,深入理解诗意,我们才能领略到诗歌的魅力,我们开始吧!
(一)读诗题,品首联。

教师:请看诗歌题目,哪一个字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请大家找出来。

(“喜”)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喜”。

教师:诗人为什么而“喜”呢?
学生回答,教师反馈引导。

出示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翻译:好雨似乎会挑选恰当的时间,降临在万物萌发生长的春天。

1、为什么是“好雨”?因为大地干旱正好逢雨,
春季农作物生长需要雨水,正如谚语云:“春雨贵如油”。

突出了春雨的宝贵。

2、“知”—春雨善解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最
需要的时候来临。

(拟人手法)
小结:春天正是万物生长得时节,人们盼望已久的雨水似乎知晓人们的心思,从天而降,这怎能不让人欣喜呢?
(二)让我们带着欣喜,一起读读这两句诗吧!
出示三、四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指名读)
教师:同学们,这春雨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体会“潜”、“润物”、“细”的妙处。

翻译:伴随柔和的春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小结:春雨是悄悄地到来,轻轻地滋润万物,“细”
是春雨的特点,也突出了春雨的美好品格。

联想造句:如果我是好雨,我会……
如果我是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中,我会……
(三)过渡:这么好的春雨,诗人是多么希望它能飘飘洒洒,下个够啊。

出示五、六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指名读)
教师提问:这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请找出来。

生回答,教师反馈。

(野径、云朵、江船,渔火)
翻译:浓浓的乌云,笼罩着田野小路,微弱的灯火,闪烁在江上渔船之中。

预设:雨中的春夜景色如何?
1、雨细密→夜色浓→野径黑、云朵暗→火独明。

2、“俱黑”对比“独明”,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情画意。

小结:间接写雨,衬托浓浓雨意。

漆黑中的渔火,富有象征意义。

诗人历经磨难,定居成都,此时又久旱逢喜雨,中原的战乱也是渐渐平息,国家安定指日可待。

所以这一点微弱的渔船灯光,是象征着诗人心头的那一缕希望之光。

(四)、出示最后两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引导体会:
1、红:花儿艳丽。

重:雨水滋润,花朵饱满。

2、用四字词语形容雨后花朵的样子……
3、联想雨后的成都城……
翻译:明早再看看沾满雨水的鲜花,成都城里必将繁花盛开、香气芬芳,一派艳丽的景象呢!
(五)总结全诗。

1、结合课文赏析,理解诗中“喜”:诗人紧扣诗题的“喜”字,对春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绘。

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一个“知”字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
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点明了云厚雨密的特点,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红湿”、“花重”,突出雨的润物之功。

全诗未着一个“喜”字,而“喜”字却渗透于字里行间。

诗人一生历经坎坷,饱受战乱之苦,终于定居成都。

有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怎能不喜?
这场春雨似乎会挑选时节,在大地干旱、万物萌发之际降临,诗人怎能不喜?
想到春雨润泽万物,给庄稼带来丰收,给大地带来生机,给锦官城带来万紫千红,诗人怎能不喜?
…………
2、拓展升华:诗人见雨而喜,想象到万物受雨滋润而喜,农作物遇雨丰收而喜,进而为百姓国家而喜。

这场春雨,真是给诗人无限的希望,他希望国家早日结束战乱,社会安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朗读这首诗歌。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教师出示著名写雨诗句,拓展阅读。

2、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诗句,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四、板书设计:
知时节晓心思
润万物暖人心春夜喜雨
云俱黑火独明
红湿处令人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