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玉器篇
• 1.春秋 玉镯
• 2.春秋 玉玦
二.战国玉器
• 1.战国 玉玦
二.战国玉器
• 2.战国玉环
战国 玉环 规格:外直径5厘米, 厚0.45厘米
二.战国玉器
• 3.战国 玉佩
玉佩对龙形的表现,较之春秋,其头部更趋向于虎豹 的形象。较之汉代,颈部稍短。玉佩设计大胆,打破 了春秋时期的对称构图,器形充满动感,变化多端, 生气勃勃。战国玉器的艺术造诣是中国玉器史上的高 峰标志。
拱璧"。
• 2、汉代双螭龙白玉璧
直径8.6cm。二螭龙姿 态优美,猫耳,鼻眼 占头部三分之一,头 顶伸出长角,背上饰 一阴刻线,线条流畅, 精美绝伦。背面饰谷 纹。包浆油润,黄色 土沁自然天成。
礼器
• 3、汉代玉璜
20G 78x37x3mm 和田白玉制,玉质品像 佳. 神秘生动,刀法流畅利 落,龙身蚕纹.呈玻璃光 泽,制作精美.带黄红色 沁.
良渚文化
• 良渚文化的悍雄奇神秘
良渚玉钺
• 仪仗器,象征权势
良渚文化
• 神人面纹玉器
良渚文化
• 玉铲佩
良渚文化典型纹饰
• 神人面纹
良渚文化
• 山形玉
大汶口文化玉器
• 山东省滕县大汶口遗址出土.器体扁平,呈长方形。面部正视,五官均 以粗阴线刻饰,虽然夸张,但神态毕肖。器背有一凸脊,脊上有一横 穿,可供穿系.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玉人面形象,也是大汶口文化出土 的唯一一件,其价值自不待言。
•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玉斧
玉串饰
• 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代表文 化
• 北方代表:红山文化
• 南方代表:良渚文化 • 中原代表: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玉龙
• 中华第一玉龙
迄今最早的玉龙,造型 奇特
黄玉猪龙
• 红山文化玉器
猪龙同体是吉祥神, 以祈雨求丰年,浑 厚粗壮而神秘。
红山文化
• 马蹄形玉箍
•
汉代明器玉器
• 2、玉蝉
作品为白玉质,有褐色斑,薄片状。扁腹,腹 下有纵向的直线纹。长翅,翅上无翼纹。小头, 双目凸出于头两侧。
汉八刀玉蝉 “汉八刀”是汉代玉器的一种制作手法。作为一种雕 琢技法,并不一定是“八刀”,只是用来形容其简 练豪爽,朴拙流利的风格。 蝉--在地下18年才见光明几天,蝉高高在树上,古人 佩玉蝉是取其志向高洁的寓意。玉蝉作琀,蝉由地 下洞出得生,玉琀在口,是要蝉蜕复生灵魂续。
中国工艺美术史
玉器篇
玉器小知识
• 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 标志。中国的玉料藏量非常丰富,而且品种齐全,质地优 良。由于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制造,中国的玉器制作 技法特殊而先进,造型纹饰典雅,内涵丰富而深蕴。在中 国的用途非常广泛,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伦理道 德、宗教信仰上都有其他艺术品不能取代的作用。礼器主 要用于祭祀神灵,也作朝聘符节等。有玉壁、玉琮、玉圭、 玉璋等。仪仗器原是工具或武器,但不实用,而是在王室 典礼中使用以增强威严感。有玉斧、玉戚、玉钺、玉戈、 玉刀等。佩戴器式样繁多,用以佩戴。有饰耳的玉玦、饰 颈的玉璜、饰发的玉簪、饰腕的玉镯、饰腰带的玉銙,饰 剑的玉剑饰等,以及悬挂于身上的玉龙、玉韘(she)、玉 人、玉动物等,有些组为成套佩饰,是贵族的重要仪饰。 丧葬器专为死者制作的以祈求尸体不朽的玉制品。有玉衣、 玉琀、玉握、玉塞等。陈设器纯作艺术欣赏。有玉人物、 玉动物、玉仿古彝器、玉山、玉如意、玉插屏等。实用器 日常生活用品。有束腰的玉带钩、玉杯、玉碗、玉盘、玉 壶等,还有玉镇纸、玉笔筒等文房用具。
红山文化
• 勾云形玉佩
红山文化
• 玉龙
红山文化
• 龙形玉璜
红山文化
• 龙形玉佩
红山文化
• 龙形佩
红山文化玉璧
• 这件红山文化玉璧方形而圆角, 器缘略有残缺,长15.9厘米、宽 14.4厘米,孔径6.4厘米,厚0.8厚 度。璧内外缘磨薄,一边有双孔, 孔间距3.2厘米。孔系对钻而成, 有移动痕迹。器身正而微凸并打 磨光滑,背面较为平整,通体素 面无纹饰,因此可称素面玉璧。 其色黄绿中泛白,且有白色絮状 物和稀疏的黑点.透明度虽不高, 其温润的玉质却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玉璧的玉料系岫岩透闪石玉, 是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同类形状 中最大的玉璧。其年代距今约 5000年,造型是典型的红山文化 玉璧。
六、隋朝玉器
• 金扣白玉盏
陕西西安李静训墓葬出土的 金扣白玉盏,有着温润的质 地和精细的琢磨,又有着柔 和的光泽,金玉相辉映,高 雅富丽。
七、唐代玉器
• 1、兽首形玛瑙杯
• 由于佛教的影响,唐 玉器出现八瓣花纹玉 杯,兽首形玛瑙杯, 既是唐代玉雕艺术的 真实写照,又是中西 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唐朝玉器
三.秦朝玉器
• 由于秦朝青铜器的高度发展,玉器相对来讲发现较少。
四.汉朝玉器
• 汉朝崇尚白玉,由于丝路开通,大量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此时玉器 充分表现出时代的精神:气势豪迈 • 汉玉形制: • 礼器:璧 璜 • 明器:玉琀 玉塞 玉【巾冥】目 玉握 玉衣 • 日常用品:玉佩 玉钩
礼器
• 1、玉璧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玉器
•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造型 玦 璜 珠 琀 坠 璧 琮 斧 钺 刀 玉串饰
玉兽形玦
• 红山文化 玉玦
玉玦
• 圆形玉玦 (内蒙古兴隆洼文化)
玉双虎首璜
• 含山文化玉璜
玉琀
崧泽文化玉琀
玉璧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璧
玉神人纹多节琮
•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玉琮
玉斧
• 清宫旧藏。 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 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 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 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 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 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而来, 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 清宫档 案有关于"益寿"璧进宫的记载,称其为"
妇好墓玉熊
第三章 春秋、战国工艺美 术
• 一.春秋玉器 此期的玉器继西周后又出现一个高峰,玉器的 总体风格:细腻精美。和田玉质的玉器增多, 祭祀礼器性质的玉器减少,注重装饰审美的世 俗化。 玉文化的宗教色彩与神话色彩到此时期发扬大, 人们通过玉崇拜,希望获得吉祥安康,以求得 生活的富裕安定和精神的欢愉
汉代明器玉器
• 3、玉握(玉猪)
让墓主人握在手中的 玉器 以图死而复生。
汉代明器玉器
• 4、金褛玉衣 •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 玉衣是汉代王公贵族死后特有的一种殓服,汉代史书中称“玉匣”。 这件玉衣用1203片玉和2567克金丝制作而成。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 制作一件玉衣是十分不易的。玉片上的有些锯缝仅0.3毫米,钻孔直 径仅1毫米,工艺繁难与精密令人惊讶,且编缀玉片还需要许多特 制的金丝。汉代制作一件玉衣需一名玉工花费十余年的功夫,所需 费用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合。
汉代明器玉器
• 金褛玉衣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 三国曹魏政权建立后,朝廷下令禁止厚葬作为明 器的玉器生产也就少了,并且作为反礼教的上层 士大夫为冲破礼教的约束,所以玉器在这个时代 衰落了,至今出土很少。并且在道教炼丹术的影 响下,吃玉成风:认为服金者,寿如金;食玉者, 寿如玉,所以历代珍玉此时被毁。
2、唐朝 玉饰片
玉饰片是镶嵌在玉带上的一种玉器. 其有各种形式.镶在带末端的圆首矩形玉片叫“铊 尾”,镶在带身的方或矩形片叫“带銙”,有的銙 四角抹圆,有的开有孔或下附环,供悬物之用. 这件镂雕卷草降龙饰片是唐代时期的作品.属于羊 脂玉.高99.5厘米,宽53厘米,厚5.5厘米,重61克. 此件单面镂雕一自天而降的三爪龙,长鼻长髯,四周 衬以卷草,仅龙身略加边线,其余不加雕饰,宛如剪影. 卷草作蓬勃向上之势,对正作下降姿态的龙起了很 好的衬托的作用.
礼玉
• 3· 玉圭 玉圭是一种上端为三角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的玉器。古代玉圭用以 祭方位神,还用以区别等级和作符节等职能。战国时玉圭和玉璋最为 盛行,其后由宋直至明清,历代均有制作。
礼玉
• 4· 玉璋 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器物,一端斜刃,形状半边圭。玉璋始见于龙山 文化,盛行于商周。璋与圭一样曾为礼朝区分等级的器物,春秋以后 趋于少见。
中国出产玉石的地方
• 辽宁玉石有三个品种,其中两宗全国出名;一是代表我国岫岩玉鼻祖 的岫岩县玉石,简称岫玉岫岩玉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 色、黑灰色、花色、黄色,透明度较好。一是阜薪的玛瑙玉石。 • 新疆玉石分为和田羊脂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黄玉等。 上品羊脂玉有两种色泽,以无瑕、点、绺的仔玉为贵。羊脂白仔玉呈 蜡质光泽,有羊油脂白状,温润宜人,多出产在新疆和田的玉龙喀什 河和喀拉喀什河流域。还有一种略带青灰色的羊脂玉,温润可人,有 强烈的蜡质感 • 西藏所产玉石有仁布玉石、果日阿玉石、白玉石、象牙白玉石、琥珀 石和紫水晶等。青海所产玉石品种有岫玉、柴达木玉、墨绿玉、都蓝 玉。.甘肃玉石以祁连山玉和鸳鸯玉产量最高· · · · · · · · · · · 还有很多省份都出 产玉石。 • 安徽所产玉石有绿松石、菜花玉、凤阳玉和墨玉。绿松石产于马鞍山 市,成天兰色、蓝绿色或兰色和黄绿色。菜花玉产于岳西县店前村。 凤阳玉产于凤阳县丘陵山中。墨玉产于繁昌、桐城等地。
青玉高足灯
•
战国玉器珍品。高12.8厘米,盘径 lO.2厘米。通身浅黄沁,由三块玉子碾 琢粘接而成。其中,灯盘的玉质最优, 有绺裂并带有少量石性,栗黄色沁的立 柱稍次。灯盘直沿,盘心磨平,中部起 凹五瓣花,盘沿外侧碾勾连文,反转起 伏,回屈自然。盘底部刻隐起双涡纹, 以刚劲的横竖走向阴线连结。立柱的图 案分两部,上部以三个起凹的忍冬叶为 饰,下部与盘底的涡纹相似,上部简洁 明快,下面细密繁缛,形成对照。足面 做平凸的五瓣花,每瓣碾双涡阴纹,边 碾瓦纹。底上凸边刻勾连涡纹,底碾起 五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