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1.最早具有实用意义的一种装饰——图腾2.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是指用打制的方法制成的比较粗糙的石器,新石器是指在打制基础上还经过磨制的石器。

3.磨制石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主要标志)4.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我国北部地区发现了一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

分布在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以及河北北部一带。

红山文化特色代表:大玉龙,呈C型,长42.2cm,系绿玉佩饰品。

5.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之一。

6.彩陶:彩陶文化也称仰韶文化,出现在新石器晚期,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最早发现在河南仰韶村。

7.彩陶的类型:半坡型(鱼形花纹:卷唇圜底盆)庙底沟型(大口鼓腹小平底钵特色:黑白双关)马家窑型(①满②内彩③点和螺旋纹)半山型(短颈广肩鼓腹)马厂型。

8.舞蹈纹彩陶盆在1973年秋发现于青海大通县孙家寨。

9.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工艺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和黑陶。

10.黑陶文化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11.陶器的制作,以泥条盘筑为主,少数用模制和轮制。

12.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大特点。

黑指它有乌黑的色彩;薄是指器体很薄,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光是指它具有光泽的器表;纽是器物多有穿绳或手持的器耳或盖纽。

13.彩陶工艺是指以彩绘装饰见长,黑陶工艺则是以造型取胜。

14.几何印纹陶的装饰因纯系印压几何纹而得名。

第二章商代的工艺美术1.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答:陶范法(泥模法),蜡模法。

2.青铜器的优点?(简答)答:⑴熔点低更容易掌握铸造过程。

⑵硬度可以增高根据铜锡的比例能得到不同的硬度。

⑶在熔铸时由于铜液的膨胀性加大可以减少气孔,填充性好,能铸出精细的花纹。

3.烹饪器有:鼎(煮肉器物)、甗(烹饪器物)、鬲(煮粥器物)。

4.鼎在古代不只是一种实用品,也是权力的象征。

5.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

6.什么是在商代妇好墓发现的一件炊煮器? 答:妇好三联甗。

7.饕餮纹是殷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而且多装饰在器物的显要部位。

8.商朝的装饰特点:①.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这种单独纹样是以饕餮纹为主体,或以双夔纹组成一个饕餮,而饕餮又是以头部为主②.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③.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纹,而以回纹作为地纹④.商代铜器的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多用三层花纹,增加了层次感。

9.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釉陶、原始瓷器等。

10.白陶是用高岭土制成。

11.我国最早反应雕刻工艺制的制作过程是《考工记》第三章周代的工艺美术1.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2.《考工记》分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刮摩之工六种工艺,这六种工艺又分为30个工种。

3.食器:簋gui 豆簠fu 盨xu4.酒器:爵斝jia 觚觯zhi 壶5.水器:匜(类似于现今的瓢)6.乐器:钟(一系列大小不等的钟挂在一个架上,叫做编钟)7.兵器:戟(戟兼有戈和矛的功能)8.铭文:曶鼎(恭王时制作,毁于清末兵火)9.纹饰:鸟纹,环带纹,重环纹,垂鳞纹,瓦纹。

10.虢季子白盘宣王时制作,是西周时期一件大器,记载虢季子白抗击外族有功,王举行宴会表示庆功和赞扬。

11.周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主要有窃曲纹,又称穷曲纹。

12.周代装饰格式与商代的单独适合对称式不同,而是运用了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

它常是用一个母题,组织成带状的连续反复,产生一种秩序感。

13.玉器在周代作为礼器的使用,大致分为哪几类?答:圭、璋、壁、璇玑、琮cong 第四章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1.鼎在春秋战国早期鼎腹多为宽而浅,立耳,微向外张,马蹄足。

2.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壶高122cm、宽54cm、以龙为耳,兽为足,盖子上有两层向外张的莲瓣。

这种设计意工匠,开创时代的新风格,使人感到清新瑰丽。

3.什么是金银错?答:战国后期,冶铁的技术迅速发展,这种铁工具,可以在铜器上划纹,使线条细如发丝,也可以刻出阴纹后,嵌入红铜或金银细丝。

这种用金银丝的镶嵌工艺称为“金银错”。

4.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新。

5.青铜器装饰花纹:1、商代单独连续2、周代二方连续3、春秋时期四方连续。

6.镂空的技法一般采用失蜡法,失蜡法特点1、制作简便,无需分块。

2、花纹精细清晰,表面光滑,层次丰富,可制作出复杂的空间立体镂空装饰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4、精确度高。

7.什么是带钩?答:带钩原是胡服所用。

胡服是上褶下袴,便于骑猎。

这种服式腰间束一条皮带或丝带,带头有钩便于栓结,这就是带钩。

8.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墓中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刺绣,针法主要为辫绣,局部间以平绣。

9.漆器的优点:体胎轻便,适于使用,光泽美观,装饰过程不受太多的局限,却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切具有防腐防潮的物理性能。

10.夹纻: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做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

11.战国漆器的装饰方法有哪几种?1、描绘2、针刻3、银扣(用银片镶口或嵌成花纹)4、描金。

12.(填空题)战国时期哪一件工艺品是用双凤作为鼓架,两兽作为鼓座漆双凤县鼓(1978年,天星观墓出土)。

13.玉器中的特殊制品饰花石髓。

14.(填空)我国古代的玻璃属铅钡玻璃,西方的属于钠钙玻璃。

15.(填空)最早提出“天有时,地有气……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什么时期的工艺专著?战国时期《考工记》。

16.彩绘陶和彩陶有什么区别?答:彩绘陶是战国时期较为杰出的一种陶器,它不同于原始社会的彩陶。

彩绘陶主要作用是用作明器,作为陪葬品。

彩陶是在陶胎上画花后在进行烧制,而彩绘陶则是在烧成了的陶胚上画花,因而花纹易于脱落。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史1.马踏飞燕铜塑,也称铜奔马。

1969年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出土。

2.汉代的铜灯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

3.虹管灯:有一向下的碗状灯罩以吸收灯烟。

(长信宫灯)4.铜鼓: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名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青铜制品。

5.画像砖: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空心砖又称圹砖。

流行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

6.方砖多为四川成都地区所产。

7.瓦当: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

汉代主要流行圆瓦当。

8.四神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9.汉代装饰风格特点:质、动、紧、味。

10.汉代丝织品:锦、绫、绮、罗、縠、纱、绢、缣、缟、纨。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1.陶和瓷的关系?: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发展演变而来。

2.陶和瓷的主要区别:一是原料的不同,陶器用黏土:瓷器用瓷土。

二是烧窑火候温度不同。

三是物理特性不同。

3.最早的瓷器是青瓷。

4.瓷器的呈色为什么是青色: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烧制的温度影响,是釉中含有较多氧化金属物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制成青色。

5.莲花和忍冬是我国古代装饰中最早见到的植物纹。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漆器较为突出的是:夹纻、斑漆、绿沉漆。

第七章隋唐的工艺美术7.唐代青瓷最具代表性的是:越窑(青瓷)8.越窑被称为什么:“诸窑之冠”。

越窑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9.什么是彩瓷:彩瓷是在一种色釉上在洒上另一种色釉。

10.什么是唐三彩:①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

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彩色斑斓的色釉装饰。

②唐三彩是用经过精炼的白黏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11.隋代的丝绸最具特色的装饰花纹:联珠纹、“贵”字纹12.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

汉锦为“经锦”,唐锦为“纬锦”。

第八章宋代的工艺美术1.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

2.景德镇窑:宋代景德镇窑富有特色和具有突出成就的,要算影青器。

所谓影青,是在釉厚处或花纹凹线处微呈淡青色。

影青又称“映青”“隐青”“罩青”。

3.景德镇代表作:影青。

4.哥窑主要特征是釉面有裂纹,即开片。

5.建窑:福建建瓯,水吉一带的建窑,釉中所含铁的成分因烧制火度不同,而在黑色中形成各种美丽的褐色斑纹。

有的细丝如毛,称为“兔毫”;有的成羽状斑点,称为“鹧鸪斑”。

有的如银星密布,称为“油滴”。

6.吉州窑:它不仅生产青瓷,白瓷,黑瓷等,还生产彩瓷和绿釉瓷。

7.宋瓷的艺术特点:造型简洁、优美。

清新,典雅。

8.什么是宋代新兴的织品:缂丝9.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

不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等,都以朴质的造型取胜,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使人感到一种清淡的美。

10.犀皮:犀皮漆器是宋代的一种创新,犀皮是一种斑纹漆器。

制作方法:先用稠厚的色漆在器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

再用各种对比鲜明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漆层,最后用磨炭打磨。

第九章元代的工艺美术1.元代陶瓷有成就的就是青花,釉里红的烧制2.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器。

青花的原料是一种钴盐类的金属元素,呈色性很强,鲜明而稳定。

3.元代著名的棉纺织工艺家黄道婆。

4.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5.元代漆器的著名品种有:雕漆、戗金、螺钿。

6.雕漆是在漆器胎上涂数十层或上百层漆,待稍干,在雕刻各种装饰花纹。

7.漆器大师:张成、杨茂第十章明代的工艺美术1.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明代陶瓷工艺品种除青花之外还有斗彩和五彩。

3.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主要是白瓷。

4.永乐时期中的压手杯是著名品种。

其色以甜白最具特色,呈色温润,有”白如凝脂,素犹积雪”。

“殷红灼烁,宝光耀目”的红釉,是优美而名贵。

5.宣德瓷器中以青花最为有名。

瓷胎用景德镇东乡的“麻仓”土。

洁白细腻。

青花原料用南洋输入的“苏泥勃清”6.五彩是明清彩瓷中色彩效果最明艳的一种,用多种颜料在釉上绘制花纹,用色浓重,红绿对比,墨线勾边,色彩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明万历年间制品唯佳。

7.成化时期:青花加彩。

成化瓷器多小件作品,尤以酒杯著名。

8.什么是斗彩: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在胎上先用“苏泥勃清”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又上与之相适应的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上下斗合,构成全体,故名“斗彩”。

9.宜兴窑和石湾窑是明代两个生产精陶的名窑。

10.明代的丝织,分为四个大地区:1、江浙2、四川3、山西4、闽南和广西11.妆花:是一种多彩的丝织物。

12.明代的金属工艺品最具代表的是:宣德炉、景泰蓝。

11.景泰蓝:学名铜胎掐丝珐琅。

是用铜做胎,掐铜丝勾画轮廓。

12.景泰蓝工艺的艺术特点:行、文、色、光13.苏州艺人蒋回回,是金漆能手14.著名制漆家黄大成《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