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一、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题 2 分,共20 分)1 .标志信息经济学产生的著作是()A .马尔萨克《信息经济学评论》B .施蒂格勒《信息经济学》C .马克卢普《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2 .信息经济学基础理论形成于()A 20 世纪60 年代B20 世纪50 年代C 20 世纪70 年代3 .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者为()A 格罗斯曼B 施蒂格利兹C 莫里斯4 .首次将信息经济学划分为微观与宏观两个分支学科的人是( )A .阿克罗夫B .阿罗C .赫什雷弗和赖利5 .主张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问题与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观点的学者是()A .乌家培B .张守一C .银路6 .产生不确定性的条件是()A .决策结果只能是唯一的B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C .决策结果可能产生两种以上7 .风险厌恶者,其效用()A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减B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递增C .随货币增加而增加,增率不变8 .市场参加者双方都处在“无知”状态时()A .信息对称B .信息不对称C .信息不完全9 .委托代理关系是()A .一种普遍关系B .仅指经济领域C .在部分领域中存在10 .道德风险属于()A .外生不确定性B .内生不确定性C .既不是外生亦不是内生不确定性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1 .信息经济学2 .道德风险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4 .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5 .市场信号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2.试用道德风险分析火灾保险信息经济学试题( 二)一。

选择( 将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括号内,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题 2 分,共20 分)1 .“柠檬” 理论的柠檬是指()A .旧货B .二手货C .次品2 .信号理论的提出者为()A .阿克罗夫B .斯彭斯C .莫里斯3 .将国家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和二级信息部门的人是()A .波拉特B .马克卢普C .阿罗4 .进行信息经济学发展史研究的人是( )A. 伯顿B .卢卡纳尔顿C .赖利5 .信息经济学是()A .信息社会的经济学B .信息产业经济学C .研究经济活动` 中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6 .风险较一般不确定性包含()A .更少的不确定内容B .更多的不确定内容C .相同的不确定内容7 .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有()A .生产法B .收入法C .支出法8 .市场参加者的信息可能呈现()A .信息不完全,但信息对称B .信息不对称,但信息完全C .信息完全,但信息不对称9 .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方是()A .居于信息优势方B .居于信息劣势方C .双方处在信息对称状态10 .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是()A .道德败坏B .委托人与代理人信息关系不对称C .代理人拥有独占性的私人信息二.简释(每题4 分,共20 )1.信息2.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3.委托人与代理人4.对称市场与非对称市场5.价格信息内容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1 .对称信息的经济效用2 .价格信息的特征3 .信息与经济的关系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1 .知识经济厂商信息结构特征2 .如何认识信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信息经济学试题( 一) 参考答案一.选择( 每题 2 分,共20 分)1.A2.C3.C4.C5.B6.C7.A8.C9.A 10.A二.简释(每题 4 分,共20 )1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信息现象及其规律的经济学2 .道德风险指经济代理人在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

3 .完全信息就是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即市场参加者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的部分知识。

4 .对称信息指在相互对立的经济人关系中,对应双方都掌握有对方所具备的信息度量相同的知识,也即对应双方都了解对方所具备的知识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非对称信息就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人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某些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5 .市场信号是市场参与者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改变观察结果概率分布的有关事件。

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1.21 世纪我国信息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在新的21 世纪,信息经济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可以列举如下:1 )经济决策与信息结构的研究。

把经济决策当作信息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从经济决策展示信息经济学的有机整体。

经济的信息意识产生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推动信息供给,使信息产业化发展与产业的信息化相促进——构成信息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有序运动体系。

也就是说,研究经济决策与其所需信息的复杂分布、动态结构,能科学地揭示信息的现实价值、信息市场运行的特殊性、信息效益、信息成本、信息价格、信息收益与成本、国民信息生产总值、国民信息活动收入、消息价格、信息经济结构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可见经济决策与信息结构的研究,可以获得信息经济学奠基性的成果。

2 )信息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把信息经济效益分析作为信息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加以研究。

效益指标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这里不仅涉及到如何配置各种资源,以最小投入取得最大产出和最大经济效益,而且还涉及到如何去计量或测算这些效益。

这些方法的创立和完善将对信息经济学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可以帮助人们从量的角度认识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指导实际的流通和交换活动,以信息经济效益指标作为信息投资的依据。

3 )信息供需研究。

供求关系是信息市场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揭示影响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的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价格及市场的影响,构成信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4 )信息产业研究。

信息产业是近年研究得较多的一个课题,成果不少,但深度和规模都不够。

今后应当进一步研究信息产业的内容结构,信息产业成长的规律,在大规模调查统计基础之上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

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业预计将有大的发展,因为信息服务业是信息设备制造业和用户之间的中介,它的发展将推动信息供给和需求,同时也将带动信息设备制造业发展。

尤其是在我国政府于1993 年倡导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来,信息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因此研究信息服务业的规划、管理及政策将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5 )信息经济测度研究。

从宏观整体上研究信息经济总量与信息经济结构。

信息经济学不仅要分析微观和中观层次的信息经济效益的形成和演变规律,而且要揭示信息宏观经济效益的形成发展规律,包括一国信息经济活动规模、信息经济结构、信息经济发展等等,这对一国乃至全球国民信息生产总值和国民信息活动收入的理论构造是必需的。

由于信息的广泛渗透性和难于计量性,无论是信息经济的个量测度还是总量测度都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如何从现存的统计体系和经济结构分析出信息的贡献;其二是用什么方法计量信息。

这些难题的解决必将使信息经济学获得突破性进展。

6 )微观、宏观信息经济结合研究。

这一领域在1996 年出版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这部力作,使我国学术界能够较全面了解西方信息经济学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成果。

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金融、证券、保险、税收以及市场活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前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果在90 年代屡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引起全世界关注。

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必须在这一领域投入力量,全新的经济理论可能会由此生长起来。

7 )网络信息经济研究。

需要研究网络革命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问题。

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网络经济学”的框架,足见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其他科学基金中,以此为题的项目已列入“九五”规划。

可以相信,在“九五”规划结束时将会有大批成果面世,迎接21 世纪学科的新起点。

8 )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研究。

由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在经济增长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需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高度研究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预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景,促进创新,“知识经济”将会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课题,为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安排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2.委托代理均衡合同的条件1 )市场中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个体,且双方都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者;在这两个个体中,其中之一(代理人)必须在许多可供选择的行为中选择一项预定的行为,该行为既影响其自身的收益,也影响另外一个个体(委托人)的收益;委托人具有付酬能力并拥有规定付酬仇的方式和数量的权力,即委托人在代理人选择行为之前就能与代理人确定某种合同,该合同明确规定代理人的报酬是委托人观察代理行为结果的函数。

2 )代理人和委托人都面临着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且他们二者之间所掌握的信息处于非对称状态。

也就是说,第一,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代理人的具体操作行为;第二,代理人不能完全控制选择行为后的最终结果。

因为代理人选择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一种随机变量,其分布状况取决于代理人的行为。

由于存在该项条件,委托人不能完全根据对代理人行为的观察结果来判断代理人的成绩。

3.价格信息机制的缺陷分析1 )市场价格不是万能的。

由于价格表达信息的隐含性决定了市场知识的不完备性,所以决策必然是非优决策,还需要非市场机制:税收、利率、法规、行政等社会管理机制。

2 )市场价格难以传播全社会所需的各种信息特别是关系社会政治关系的经济信息。

3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同质商品在市场有两种不同价格,资源配置就不能算是合理的,有效的。

但恰恰这是现实的一部分。

市场价格本身具有离散性。

4 )格罗斯曼和施蒂格利斯也认为:市场价格体系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现有(全部)信息,只能反映市场参加者的给信息。

这也是有人投资信息能赚钱的秘诀。

5 )在社会通货膨胀加剧时,或有人扰乱行市,倾销,垄断价格时,市场价格根本不能正常反映供求价格,这时价格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大多属于市场噪声。

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1.信号理论及其信号制造模式市场信号是市场参与者在观察和预测经济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改变观察结果概率分布的有关事件。

信号制造的意义:不利选择与道德风险等信息问题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运作的低效率,迫使市场参与者不得不借助制造信号的手段来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从而使由于非对称信息而瘫痪的市场能重新运转起来。

其次,信号的制造能使市场参与者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第三,信号制造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

典型的信号制造——名牌战略选择:1 )高投入的广告效应:对于创造名牌,属必需条件,除新品牌进行广告轰炸外,老品牌亦作出反应,最典型的如茅台酒,“国酒亦怕巷子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