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

原来是“心肌
梗塞”的简称, 现在代表一种情 绪——心理堵得 慌,难受,说不 出来的痛苦。指 周围有不顺心的 事让你心里很不 舒服。
扎心了,老铁
• 源自东北方言, 流行于直播平台弹 幕。意思是“被戳 中了痛处,说到心 坎里去了”。主要 在诉苦时使用。
你的良心不会疼吗
随着“鹦鹉兄 弟”系列表情包 迅速走红,一般 用于嘲讽和吐槽 别人没有良心。
好的就会留住,不好的就会淘
汰。
当堂检测
如何正确使用新词新语
1
小婷上学时在小区门口碰上隔壁王奶奶,
热情地打招呼:“王奶奶,您早恋(早晨锻
炼)回来了?我发现您最近巨靓(很美丽),
好养眼(好看)哦!”
问:你觉得小婷的新词新语用得合适吗? A、合适 B、一般 C、不合适
2 两个好友在网上聊天。
甲:GG(哥哥)
豪宅、吃瓜群众、蓝瘦香菇、酱紫、AA制、 工匠精神
(任选一个)
提示:
• 豪宅:豪宅是指比高档住宅质量、档次、 规模和售价等方面都更高的住宅。
• 吃瓜群众: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 观状态的人。
• 月光族:指每月赚的钱还没到下个月月初 就被全部用光、花光的一群人。
• 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的意思。最初 是因为广西青年普通话发音不准确被调侃, 后来成为流行词语。
网络热词走进大雅之堂
据统计, 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加 了3000多条词语。
其中“给力”“雷人”“宅男”“宅 女”“山寨”“裸婚”“闪离”等网络热词现 身于词典中。
“元芳,你怎么看?”
新词新语 与 流行文化
学习目标
1.搜集、整理新词新语,分析了解新词新语 产生的途径和原因。
2.探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并能从 生活观念、文化追求方面做出较为深层次的 的透视和理性的思考。
? 语言。
在新词新语不 断产生和流行的同 时,另有一些曾流 行一时的词语逐渐 受到冷遇,这个现 象反映出语言具有 吐故纳新的特点。
二、我搜集、整理的新词新语: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科技方面—— 生活方面——
2017年新词新语:
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洪荒之力、葛优躺、吃瓜群众 工匠精神、供给侧、小目标 蓝瘦香菇、套路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3.培养在生活中关注语言的意识,提高对语 言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12班
优秀
组 组
小组
优秀 个人
优点:作答认真,审题清楚,答题有条理。 不足: 审题不清 , 概念不清 ,态度不端正。
自主学习展示

、 明确:新词新语
什 么 是
也就是新出现的 词语和流行语,
新 就是指在一定时
词 新 语
间、一定范围内 广为传播使用的
新词新语中有一大部分是
六 “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固

然有跟风从众、用语粗俗不雅 的一面,却也有正能量的一面:
课 观察社会变迁 和社会心态的走向提供了一个
小 重要的窗口。作为时代的镜子,
他也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
结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有不同的声
音,但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后,

、 新
1、随着新事物、新现
词 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
新 生的新词语。

如:网络、黑客、
的 产 生
智能手机、移动支 付、共享单车……



2、 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
如:访问、杀手、菜单、 下课、漫游、备胎、爆炒、狗 仔、恐龙、青蛙……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 词语。
如:秀(Show) 拷贝(Copy)
卫被人耻笑。 2、追求方便。
为提高交流的速度,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 3、追求娱乐性,宣泄压力。
上网动机就是“找乐”,“流行语”无疑增加了实时交 流的乐趣 ,同时缓解了生活学习中的压力。 4、受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受偶像明星、时尚人物、网络平台影响。
二、查找相关资料,探究下面的词语反映了 怎样的生活观念和文化追求。
炒鱿鱼、搞定(粤方言) 整、忽悠 (东北)
4、词语衍生和缩略形成的新 词语。
如: A、由白领、蓝领 衍生出— — 金领、粉领、黑领。 B、缩略产生——央行、残 奥、两会、超女、快男等
5、数字组合:886、9494、 55555……
6、谐音:偶、稀饭、童鞋、酱紫…… 7、字母汉字混合: SIM卡 、
• 酱紫:网络流行词汇,指的是"这样子"的意 思。网络当中的"酱紫"其实最开始是个错别 字,只是用的人多了,该词汇也就在网络 上大行于市了。
• AA制:"AA"是"Algebraic Average"的缩写。 意思是"代数平均",从字面看,就是按人头 平均分担帐单的意思。
•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 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乙:一恐龙(丑女
我来乐(我来了)。 人)对方兴东大肆造谣
乙:欢迎!MM
中伤!
(妹妹或美眉)!
甲:污你呕像(偶
甲:最近好吗? 像)哪行!造块砖(用
乙:7456(气死 心写篇文章)踢她。
我了)
乙:对!886
甲:?
甲:886
问:你觉得他们这样对话可以吗?为什么?
A、可以
B、无所谓 C、不可以
不同时代的“热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六十年代 下放 七十年代 下乡 八十年代 下海 九十年代 下岗 新世纪后 下课
社会生活 变化带动 语言发展
合作探究
看到的
一、你平时听到的、看到的、用过的新 词新语有很多,认真思考后概括时下青 年人喜欢使用新词新语的原因。
青年人更喜欢使用“网络流行语”
1、追求新奇、时尚。 对新事物、新现象感兴趣,接受快;容易跟风,怕不够前
ATM机…… 8、表情符号:$_$ (见钱眼开 )
>_< (抓狂 ) ≧◇≦(感动) 9、网络新造词:萌萌哒、么么哒、学 霸、学渣……
四、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1、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 和社会生活的变化(“黄金周”“金 融风暴”)是新词新语产生的源泉。
2、新词新语也是流行文化的“晴雨 表”和“温度计”,是反映新时代 (“新新人类”)新生活(“快餐文 化”“韩流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