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精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精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长李锡忠(教务处副处长、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负责人、副教授)樊先茂(医学系党支部书记、医学影像管理设备与维护专业负责人、副主任技师)项目组顾问宋彬(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兼干事长、中华放射学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主任、教授)黄林(四川省医学影像技术学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总技师长、副主任技师)项目组成员校内高毅(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副教授)王丽霞(附属医院心电 B 超室主任、副主任医师)张明英(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管技师)何嘉(医学系医学影像教研室讲师、主治医师)廖林(附属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校外刘荣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系主任、副教授)翟昭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放射诊断教研室主任、教授)陈家源(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黄小华(川北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主任、主任技师)汤春贵(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谢应朗(雅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杨福州(雅安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主管技师)李华(雅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治医师)胡思林(中国人民解放军 37 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技师)朱毅(原雅安市医疗器械修配所维修科主任、主管技师)周刚(雅安市中医院放射科主任、主1 / 20治医师)聂果(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 1 建设基础 1.1 专业开办历史与现状学院该专业前身为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雅安卫生学校的放射专业,1952 年开始招收放射技士专业,1984 年系统招收放射医士专业, 1993年分别招收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2019 年起与四川大学、川北医学院联办三年制成人大专班, 2002 年招收五年制高职大专班, 2003 年招收三年制大专班。

2005 年规范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已培养近 5000 名医学影像毕业生,分布于川、渝、西藏及部分沿海城市的各级医疗机构,大多数成为业务骨干,部分已成长为科室主任和院级领导;以雅安医疗机构为例统计, 90%医学影像专业人员均为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 1358 人,有教学临床一体化实训室 16 个,总面积 1200 ㎡,拥有的 CT、彩超、 B 超、CR 等医疗设备,总值达 1200 余万元。

建立了包括雅安市人民医院、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校外实训基地 63 家。

纵观川、藏、渝的高职高专院校,系统成熟开办专科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仅 3所,分别位于川东、川西、重庆;而我院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在西南地区高职高专中办学最早、规模最大、质量可靠、就业良好,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学院的特色专业和香港华夏基金会重点资助短缺优势专业。

---------------------------------------------------------------最新资料推荐------------------------------------------------------ 本专业组建了包括宋彬、翟昭华、陈家源等省内一线影像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聘请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影像医师、技师、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 29 人(专职 15 人,兼职 14 人),已初步建成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校内 2 位专业带头人从事医学影像教学、临床与研究 20 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及临床经验,在全国与四川省的影像专业学(协)会担任职务,并经常参加学术活动。

1.2 行业政策背景《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 2004〕 474号)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 46 号)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不同类别放射诊疗工作和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应当具有不同类别技师、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为医学影像技术岗位需求提供了政策导向;学院参与的高职学院面向藏区试办高中起点1+2模式高职教育招生工作,是多层次多渠道满足藏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对切实缓解藏区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匮乏、推动藏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服务区域人才需求分析我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占地约 50 万平方公里,人口近 9000 万,紧邻重庆市( 3000 多万人口)、西藏自治区( 240 万人)。

3 / 20区域内普通专科层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近年来,川、藏、渝各级医疗机构常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投入,各种大型、数字影像设备也相继落户,缺乏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成为设备利用、临床工作开展的瓶颈。

2008 年、 2009 年、 2019 年学院对四川省,重点是雅安市和三州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求进行了专题调研,四川省(除成都市外)二级以上医院放射科现有放射技师 1500 人左右,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陈旧、职称结构不合理、业务及学术能力偏低、人才数量短缺等,与现代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已严重脱节,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队伍亟待充实、改善和提高,四川每年约需要补充 250~ 300 名专业技师;另外辐射防护监测和质量控制、 MRI、介入治疗、核医学及放射治疗等岗位技术领域对医学影像技师需求均呈持续增长趋势;重庆和西藏专科层次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规模小,不能满足区域人才需求;其他省市及沿海亦有一定的人才需求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四川、重庆及西藏基层医院急需大量的掌握普通 X 线、超声、 CT、 MRI、影像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治疗及其他相关岗位的操作技师,并熟悉医学影像新技术、新进展,适应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

1.4 专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1)医教一体、学教实岗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深化。

( 2)教学团队人员数量不足,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欠---------------------------------------------------------------最新资料推荐------------------------------------------------------ 合理,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3)医技技能实训中心医学影像类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以满足院内开展临床-情境-开放式的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全面提升教学、临床、培训等多项服务功能。

( 4)需进一步完善和开发院内外实训、顶岗实习基地,健全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培养机制。

2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2.1 专业发展目标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行业、学院、医院(行校院)合作共研,确立立足雅安,服务三州,面向四川,辐射重庆与西藏的服务理念,深化和丰富医教一体、学教实岗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建成特色教材,建成开放式的教学临床一体化、具有较强社会服务能力的院内医学影像类医技技能实训中心,完善院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使本专业在西南地区起到引领作用。

医教一体、学教实岗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管理机制实施学院医学系的医学影像教研室和附属医院的影像科统一管理、运行,统筹安排学院教学和医院临床工作,实施一肩挑、双平衡机制;统筹建设医学影像临床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具备临床执业资格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统筹编排、规范设计医学影像院内实训室,建设集教学、临床、培训等服务功能完善的一体化的院内医技技能实训中心,推进院内基5 / 20地建设岗位化;以岗位专项任务为驱动,确定岗位能力,设计岗位知识需求,将教学过程置于真实职业环境的医技技能实训中心,采用临床-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现院内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岗位化;学生培养始终置于医技技能实训中心的真实职业环境,学生学习在临床情景中、学习在职业岗位上,实现院内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与临床职业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

2.2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行校院合作共研四川、重庆、西藏等西部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结构、人才素质及人才需求,构建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为指导,以雅安市人民医院等市内 5 所二级以上医院为依托,行校院共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需求、岗位任务、岗位能力、岗位知识要求,根据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融合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医教一体、学教实岗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色和实践技能能力,培养高等级医疗机构需求的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利用我院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办学优势,行校院研究、分析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制定适宜基层医疗机构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科学化、规范化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强化临床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学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过关能力,突出医学影像专业特色和实践技能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能力,体现突出医学影---------------------------------------------------------------最新资料推荐------------------------------------------------------ 像技能,强化临床应用,培养基层医疗机构实用性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复合型人才。

3 建设内容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 1. 1 认真详实专业调研,完善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川北医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专家为指导,由雅安市卫生局和我院牵头,组建雅安医教资源联盟,以雅安市人民医院等市内 5 所二级以上医院为骨干,县、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组建专家调研团队,进行认真详实的专业调研,行校院共同分析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需求、岗位任务、岗位能力、岗位知识,根据医学影像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需求,融合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一步完善、深化医教一体、学教实岗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医教一体、学教实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1. 2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医教一体、学教实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在校学习两年、顶岗实习一年的2+1方案。

按职业素质、岗位基础能力、核心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岗位发展能力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