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方案
一、背景分析:
明礼,即懂得礼仪,也就是讲文明礼貌,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在学校,讲文明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班级制度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在我们学校,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较宠爱,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非常差。
面对这种现实,为了增强全体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文明水平。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说文明话,做文明人,革除陋习,我们五年级三班召开了一次名为“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班会。
二、设计理念:
本次主题班会本着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1、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贴近生活,从“小”处“近”处入手。
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方法多样,突出“趣”味性。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注重体验,让其有所“悟”。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自己的行为习惯,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和改进,做一个表里一致的文明小学生。
2 、从准备到完成活动全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组织协作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尝试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以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时间:2016年11月11日
五、活动地点:五三班教室。
六、参加人员:五三班全体同学及班主任。
七、前期准备:
1、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内容,选出二位主持人(一男一女),主持人准备好讲稿,叫同学们查阅有关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2、叫同学们结合校园中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做好发言准备,说明班会基本的流程,并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安排好小组长。
3、进行小节目的排练。
八、活动形式:
情境模拟游戏、讨论发言交流、“文明人”测试。
九:活动过程:
1、班主任宣布上课。
2、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入主题。
3、现场采访:校园随手扔现象。
(1)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反映“随手扔”现象的图片。
主持人刘鹏飞:我相信大家对这些图片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这些现象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在这里,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些现象的看法。
(2) 学生讨论发言。
主持人向小榕:其实,只需要多走几步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弯腰,这些现象就可以避免,那么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看看你的周围是否有纸张,如果有,就麻烦大家做一个弯腰运动,我们共同来维护身边的良好环境。
4、校园AB剧:迟到(两个同学表演)。
主持人向小榕:大家对“迟到”这个词应该不陌生了,我想问问大家,你迟到过吗?是什么原因迟到的?(可以现场采访,学生发言。
)刚才好几个同学都谈了自己迟到的原因,譬如堵车、车坏了、睡迟了……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我们能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来找找原因呢?(继续采访)
主持人刘鹏飞:迟到,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件好事,守时才是一种美德,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讲文明的表现。
其实,讲文明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5、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行为。
6、“文明人”测试,总结出本班《文明公约》。
7、班主任总结:同学们,让我们以《小学生守则》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以讲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塑造我们的人格。
我们要从扫地做起、不吃零食、从不讲脏话做起、从不随手乱抛垃圾做起、从爱我们的班级做起,讲文明,改陋习,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8、班会结束。
十、后续活动:
1.为了巩固教育效果,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心得日记。
2.制作目标卡,写上目标。
在教室的墙上,把学生的“目标卡”贴在上面。
十一、活动结果与反思: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
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努力创建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培育新人的班级制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一个班级总有自己的班规等一些制度,班级制度起着观念的导向作用。
讲文明是班级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新一代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召开的主题班会主要是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图片谈感受、现场采访等形式,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讲文明,懂礼貌及尊重别人,讲究语言美、行为美,学会自我教育自己。
通过本次班会,五年级三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班级文明公约》。
在它面前人人平等,让它成为班级管理的准绳,同时班主任和班干部每周都根据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表彰。
本次主题班会就是讨论制订制度的过程,也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对学生将起着长期的激励作用。
而且这一活动,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
经过大家的努力,如今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
形成一个有集体荣誉感的班集体,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