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点式玻璃雨篷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建筑物外轮廓测量——安装定位放线——转接件制作、安装——支撑结构体系的制作、安装———驳接件的安装——驳接头与玻璃面板的连接——玻璃面板的安装——注耐候胶——清洁收尾
二、放线测量、确定点式雨蓬包容面位置
1、建筑物外轮廓测量:
由于点式雨蓬高精度的特征,所以对土建的要求就相对提高,这就造成了雨蓬施工与土建误差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幕墙施工单位对结构误差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我们对主体已完的建筑物进行外轮廓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雨蓬的调整处理方法,提供给设计师做出设计更改。
资源需求:
测量方案、冲击钻、激光经纬仪、卷尺、索具螺旋扣、吊锤、铁线固定用角铁或钢筋头。
2、施工工艺:
设计人员熟悉了解建筑结构图;
根据雨蓬设计图制定测量放线方案: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分面,确定基测量层、确定基准测量轴线、确定关键点、确定必须的测量数据;
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放线方案进行放线、测量,记录原始数据;整理数据,上报设计部。
3、关键工序:
分类分区要合理、找准关键层、基准层轴线及关键点。
关键程序:
建筑图与测量数据核对与标示。
注:根据测量结果及会签的雨蓬设计方案图纸,完成施工图设计。
4、安装定位放线安装定位放线是在正式设计图纸已定,所有误差处理方案确定后进
行的。
安装定位放线是雨蓬安装关键性的一步,也是实质性的一步,其误差的大小直接
影响着后期各工序的质量。
放线定位必须准确,同时定位放线要求考虑的问题很全面,包括各转角、节点处的尺寸处理,玻璃规格、封口的方向,横向骨架的安装方向等问题。
资源要求:水平管、激光经纬仪、铁线、索具螺旋扣、吊锤、电焊机、电焊条及其固定支点用的角铁等。
5、熟悉图纸和技术交底的要求;在施工现场找准所放线的位置,在关键层打水平
线,寻找辅助层打水平线,找出放线定位后,将定位点加固,拉水平线,检查水平线的误差,调整误差,进行水平分割,复查所有放线的准确性。
吊垂直线,检查垂直度,固定垂直线。
检查所有放线的准确性。
重点清查转角、交面位置的放线情况。
关键工序:
位置放线一定要准确无误。
放线阶段误差控制在v 0.5mm
6、转接件制作、安装
转接件是雨蓬与主体结构连接的结构件之一,转接件或夹持件的制作、安装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雨蓬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功能。
7、支撑结构体系的制作、安装支撑结构体系是点式驳接玻璃雨蓬的主要承力骨
架,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整
体安装质量和外观效果,其内在质量直接影响点式雨蓬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
支撑结构体系的安装在全部点式雨蓬安装过程中,工程量大、施工不便、精度要求高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其安装完,则整个工程进度都较易控制了,故此作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管理上都要分外重视。
施工图纸、技术交底、钢结构杆件、螺栓、应变片、力矩板手、在线应力测量仪、激光经纬仪、水平靠尺等。
施工工艺:
熟悉图纸及技术较低;检查杆件型号、规格,对号就位,穿螺栓连接,待固定。
固定纵向稳定杆件系统,使杆件达到应有的三维方向位置精确度,同时不得
对横向杆件的位置和受力构成影响检查验收整体支撑结构体系的安装质量,记录检验结果。
技术要求:
按照企业标准的规定的全面控制各项指标;技术人员交底必须明确,在此工序中在亲自操作;人员安排时要安排素质较好的工人配合操作;所有资料要全面落实,各种
表格要填写整齐,同时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单。
8、驳接件的安装
驳接件与支撑结构体系的连接驳接件与钢管式支撑结构体系的连接。
资源需求:设计图纸、驳接爪、钢板、电焊机、激光经纬仪。
施工工艺:在加工中心,根据图纸加工钢板;在现场,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连接钢板与支撑结构体系,用激光经纬仪定位,调校好四爪三维空间位置后,固紧连接螺栓;
检查验收,做好检验记录;
关键工序:
驳接爪件的定位
资源需求:设计图纸、驳接爪、激光经纬仪等。
施工工艺:在现场,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连接驳接爪,用激光经纬配合调节连接螺母,定爪件位置,调校好爪件三维空间位置后,固紧螺母;
检查验收,做好检验记录。
9、驳接头与玻璃面板的连接
资源需求:设计图纸、驳接头、橡胶垫圈、扳手等。
施工工艺:
在现场,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安装橡胶垫圈至玻璃孔,连接驳接头与玻璃面板,固紧螺母。
检查验收,做好检验记录。
10、玻璃面板的安装
由于工地不易长期贮存玻璃,故在安装前要作详细的安装计划,列出详细的玻璃供应计划,这样才能保证安装顺利进行。
资源需求:已安好驳接头的玻璃面板、电动吸盘、激光经纬仪等。
工艺流程:在现场,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按照先上层、后安下层的原则。
检查玻璃板块尺寸及完好性。
连接驳接与驳接爪,用激光经纬仪配合调节连接螺母,定玻璃面板位置,调校玻璃垂直度、水平度及三维空间位置后,固定驳接件,但是不完全固紧。
全部玻璃板块安装完毕后,用激光经纬仪调校整体点式雨蓬的位置度,找正其三
维空间位置,并保证整体点式雨蓬的平面度、水平度固紧驳接件。
检查验收,做好检验记录。
关键工序:
整体点式雨蓬面的调整。
11、注耐候胶
玻璃板块安装调整完成后,即开始注入耐候胶,该工序是保证点式雨蓬防雨水渗漏、防空气渗透的关键工序。
资源要求:主要材料:清洁剂、清洁布、纸胶带、耐候胶、刮胶铲、胶枪。
工艺流程:
清洁注胶缝;
粘贴胶带纸;
注耐候胶;
刮胶,清洁饰面层;
检查验收,填写检验记录。
关键工序:
胶缝清洁、注胶。
技术要求:清洁剂以选用二甲苯为宜,清洁布应选用42 支纱以上棉布包好;清洁胶缝后,应尽快注胶,避免落灰。
现场要派人跟踪并检查清洁质量。
注胶要饱满、连接,防止产生气泡。
收胶要光滑流畅。
抽样做耐候胶的粘结试验,并做好记录。
12、清洁收尾:清洁收尾是工程竣工验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虽然安装已完工,但为求完美的饰面质量此工序亦不能马虎。
主要材料:干净的洗洁布、清洗剂、清水、刀片等。
通用技术要求:
玻璃表面的胶丝迹或其它污物可用刀片刮净并用中性溶剂洗涤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不得大力擦洗或用刀片等利器刮擦,只可用溶剂、清水等清洗。
在全过程中注意成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