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反思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形成了自己课堂教学的步骤:预习,学生自主组织预习报告——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全班互动,达成共识——反馈评价与达标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预习作为四个步骤中的第一步骤。
我的预习,就是我布置的家庭作业。
我的原则:不经过预习的课,我坚决不上。
布置预习时,有时出示预习提纲,有时根据具体内容不设预习提纲。
但不管怎样,必须使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我知道了……,我学会了什么知识技能。
”同时,将基础知识内容“做一做”,在预习的同时解决掉。
曾经无数次的思考,面对大班额中五年级学生面对老师课堂上精彩的讲解无动于衷的状态,我们该怎么办?自主合作互动策略的出现让我知道,还是有人了解教育,在关心着教育,能够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适时地调整学习方法。
我从心理上非常接受。
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难受。
从开始系统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至今,已经有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很多尝试,经历了一些反复。
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想法很好,习惯难改。
不信任学生的成分本能存在,多年讲课的习惯,不多讲几句不过瘾。
实践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路走来收获多多。
1我的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自己以前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形成了自己课堂教学的步骤:预习,学生自主组织预习报告——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全班互动,达成共识——反馈评价与达标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预习作为四个步骤中的第一步骤。
我的预习,就是我布置的家庭作业。
我的原则:不经过预习的课,我坚决不上。
布置预习时,有时出示预习提纲,有时根据具体内容不设预习提纲。
但不管怎样,必须使学生通过预习明确:“我知道了……,我学会了什么知识技能。
”同时,将基础知识内容“做一做”,在预习的同时解决掉。
根据预习量的大小,有时也布置将练习题中相关知识的练习题目自己解决掉。
这样的目的:使学生不得不预习自学,否则,你就不会做练习题,同时如果你不认真预习自学,那么课堂上的第二个环节:组内交流预习成果,你就会无话可说,仅是一个听众与看客,更是一个孤独者。
这样,一个“逼”,做到了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第一步。
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那么就让学生把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大胆地说出来,我本学期定的课堂主题就是“大胆地说”,以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参与性。
第二个步骤: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是学生参与课堂“说”的第一步,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学习小组里,把自己的预习情况互相交流,记录员可简洁地作好交流记录,为后面的讲评提供书面材料。
在组内交流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出第三步骤:全班互动,形成共识,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
展示的时候,学生将小组内集体合作讨论
的成果展现给大家,不分次序,不叫姓名,你想到了什么,你就说什么,你有疑问,你就置疑,你想到了解决方案,你就起来解答,百花争艳!第四步骤:在学生认知基础上,进行反馈评价与达标检测,这是一个必然的环节,通过反馈注意要发现问题,再作重点强调,进一步强化知识。
2反思与体会
2.1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好的倾听习惯。
课堂中,倾听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中,尤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听出别人的主要观点,听听别人哪些地方有道理,哪些地方和自己想的有不同。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有意识地“训练”学生。
要求学生具体做到:一要耐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用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虚心。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三是用心。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
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是学会尊重、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
2.2小组自主合作互动型课堂最大可能的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灵活,大胆敢说,表达能力极强,开展自主合作互助课堂他们收益最大。
课堂上经常会提出质疑如在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小华提出“我有个问题,是不是真分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假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没有把这个问题设计在我的教案里,但是孩子想到了,提出来了,我们当堂解决了,使整个课堂的内容更有内涵和深度,使全体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升华。
在我们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内容时,李同学说:“我怎么觉着和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有点相似,是什么知识?”在她犹豫之时,大家恍然大悟“是商不变的规律”。
这样的课堂,学生肆无忌惮,思维开放。
正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自主合作互助课堂使我和我的学生在自主互助中进步,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