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方法简介
特种加工工艺技术
• (2)切削加工的本质及特点 • ① 刀具材料比工件硬 • ② 利用机械能把工件上多余材料切除 • ③ 切削力、切削热 • (3)特种加工与切削加工的不同: • ① 不全部依靠机械能:而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光能、声
能热能来却材料。 • ② 工具硬度可以低于被 加工材料。 • ③ 加工过程中不存在显著的机械切削力。 • (4)特种加工对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影响。 • ① 改变了零件结构工艺性设计的特征结构设计衡量标准。 • ② 改变了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安排(加工阶段、工艺基准
• (2)刨削加工:常见有牛头刨床和龙门刨床、插床。
• 牛头刨床加工中小型件,龙门刨加工大件,插床插键 槽。
• 刨削分:粗刨;精刨。
• 刨削的工艺特点:通用性好;生产率低;加工精度低。
(一)平面的加工
• (3)平面铣削加工 • 常见卧式铣床、立式铣床、龙门铣床。 • 铣削方式:端铣、周铣,周铣又分顺铣、逆铣。 • 工艺特点:适应性广;生产率高;容易产生震动。 • (4)平面磨削加工 • 平面磨床上精加工; • 磨削方式:端磨和周磨。 • (5)平面拉削加工 • (6)平面光整加工 • 5、平面加工方案 • (1)铣削和刨削。 • (2)粗铣——精铣——磨。 • (3)粗铣(刨)——精铣(刨)——刮削。 • (4)粗刨——精刨——宽刀精刨。 • (5)粗铣——精铣——高速精铣。
光孔
b
孔的位置应使标准钻头
d
工件
能够加工,应尽量避免
用加长钻头
钻夹头
标准钻头
避免在曲面或斜壁上钻 孔,以免钻头单边切削
四、提高切削效率 采用标准刀具和减少刀具种类的例子
序 号
改进前
改进后
6
2 2.5 3
1
8
说明
轴的沉割槽或键槽的形状与 宽度应尽量一致
6
6
2.5 2.5 2.5
R3 R1.5
R2 R2
(二)珩磨 1、加工原理:用装有磨条的珩磨头对孔 进行光整加工
三、光整加工技术
•2、珩磨特点及应用 •(1)生产率较高。 •(2)能提高孔表面质量,尺寸和形状精度,但不 能提高位置精度。 •(3)表面耐磨。 •(4)不易加工有色金属。 •(3)珩磨头结构复杂
三、光整加工技术
(三)超级光磨 1、加工原理:用细磨粒、低硬度磨条的磨头,在一定压力下对 工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
不通孔或阶梯孔的孔底形 状,应与钻头形状相符
槽的形状(直角、圆角) 和尺寸应与立铣刀形状相 符
加工时要便于进刀和退刀
序 号
改进前
改进后
1
0.4
2
0.4
0.4
说明 对车到头的螺纹,应设 计出退刀槽
磨削时,各表面间的过 渡部位,应设计出越程 槽
序 号
改进前
3
4
改进后
说明
孔内中断的键槽,应设退刀 孔或退刀槽
•
(详见课堂内容)
• (一)研磨
• 1、加工原理:是用研具和研磨剂对工件表面进行光 整加工方法。
• 2、研磨的特点及应用
• (1)设备简单,成本低。
• (2)提高表面精度,提高尺寸、形状精度。
• (3)生产率较低。
三、光整加工技术
Ⅰ
Ⅰ
nA
A
A
C
B
Ⅱ
nB
Ⅱ
B
B
e
C
F
E
D
研磨机工作示意图
三、光整加工技术
(2)成形车刀法
4、成型面及其他表面加工
• (三)螺纹加工 螺纹是零件常见表面,分为紧固螺纹和传动螺纹。有三角 形、梯形、矩形等;
• 螺纹加工方法 :攻丝和套扣、车削、铣削、滚压、磨削等。
• (四)齿轮齿形加工
• 按原理分:展成法、成型法。
• 按设备分:滚齿、铣齿、插齿、剃齿等;
• 1、铣齿(成形法):用成形铣刀在铣床上完成。常用指状 铣刀、盘状铣刀。
状精度。 • (4)锪孔:在孔上用锪钻加工一定形状的孔表面。 • (5)镗孔:在镗床上对已有孔作进一步加工。 • 镗孔工艺特点: • 1)适应性广。2)能修正误差。3)生产率低。
3、孔的加工
• (6)磨孔:磨孔是精加工方法之一。磨孔的尺寸公差等级 一般为 IT8~6,表面粗糙度Ra为0.8~0.6μm。
4、成型面及其他表面加工
• (一)圆锥面加工 • 1、圆锥面的车削 • (1)宽刀法 • (3)偏移尾架法 • 2、圆锥面磨削加工 • (1)转工作台法; • 3、圆锥面铰削加工
(2)小刀架转位法 (4)靠模法
(2)转工作头架法
• (二)回转成型面加工 • 一般采用车削加工 • (1)双手控刀法 • (3)靠模法
2、外圆柱面的加工
• 车削加工的精度: • 1)粗车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3~11,表面粗糙度
Ra=50~12.5μm。 • 2)半精车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0~9, 表面粗糙度
Ra=6.3~3.2μm。 • 3)精车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 8~ 7 ,表面粗糙度Ra
=1.6~0.8μm。 • (2)磨削加工 • 磨削加工的工艺特点: • 1)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 • 2)可加工硬度很高的材料。 • 3)径向分力较大。 • 4)磨削温度高。
§5 机械加工工艺方法简介
一、典型表面的加工 1、典型表面的基本要求 2、典型表面及其精度的获得方法
二、普通加工工艺方法 1、车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2、铣、镗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3、磨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4、其它加工方法及其工艺装备
三、光整加工技术 四、特种加工技术
一、典型表面的加工
• 1、平面的加工 • 2、外圆柱面的加工 • 3、孔的加工 • 4、其它表面的加工
• 铣齿工艺特点: (1)成本低。 (2)生产效率低,辅助时间长。 (3)加工精度低。
4、成型面及其他表面加工
• 2、插齿和滚齿展成法:
• (1)插齿:用插齿刀在插齿机上加齿轮。
•
★主运动;★分齿运动;★径向进给运动;★让刀运
动
• (2)滚齿:用滚齿刀在滚齿机上加工齿轮。
•
★主运动;★分齿运动;★轴向进给
精车时,轴上的过渡圆角应 尽量一致
2
1.6 1.6
1.6 1.6
减少刀具的调整数及空程时间
序 号
改进前
1
2
8° 6°
3
改进后
说明
被加工表面应尽量设计 在同一平面上
锥度相同,只需作一次 调整
6° 6°
改进后,可减少刀具的 空程时间,并提高了工 件的刚度,可采用较大 的切削用量加工
三、光整加工技术
• 光整加工:是指能获得很高表面质量的一种精密加工 方法。如研磨、珩磨、超级光磨等。
平面加工方案
(二)外圆柱面的加工
• 1、轴、盘、套类的最基本表面之一 • 2、外园面技术要求:(1)本身精度;(2)位置精
度;(3)表面质量
• 3、主要加工方法:车、磨、光整加工; • 4、外圆面常见加工方法:
• (1)车削加工 • 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 • 1)易于保证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 2)生产率较高。 • 3)适合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 • 4)刀具简单,适应性广,成本低。
2、特点及应用 (1)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2)加工余量极小。 (3)表面质量好。 (4)生产率较高。 (5)只能提高表面质量。
三、光整加工技术
•(四)抛光 •1、加工原理:利用高速旋转涂有磨膏的抛 光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 •2、特点及应用 •(1)方法简便经济。 •(2)可加工任何曲面。 •(3)减少粗糙度。 •(4)劳动条件差。
(一)平面的加工
• 1、平面是盘类、板类零件、箱体的主要平面。
• 2、技术要求:(1)形状精度;(2)位置精度;
•
(3)表面质量。
• 3、主要加工方法:铣、刨、磨、拉、光整加工,(车);
• 4、平面常见加工方法:
• (1)车削加工:平面车削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0~ 8,表面粗糙度Ra为6.3~1.6μm。
• 4、齿轮加工方案选择
二、普通加工工艺方法
• 1、车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 2、铣、镗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 3、磨削加工及其工艺装备 • 4、其它加工方法及其工艺装备
• (详见课堂录像内容)
• 5、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性
5、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性
• 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是:所设计零件在保证使用性能前提下,能 用高生产率,劳动量小,耗材少和低生产成本方法制造出来。
• (3)插齿与滚齿特点及应用
•
★加工精度高。
•
★滚齿粗糙度高于插齿。
•
★生产率高,插齿低于滚齿。
•
★同模数刀加工不同齿数齿轮。
• 3、齿轮精加工
• (1)剃齿:未淬火齿轮,在剃齿机上剃齿。
• (2)珩齿:珩磨轮在珩齿机上完成。
• (3)磨齿:在磨齿机上采用成型法、展成法。
• (4)研齿:光整加工。
• (7)拉孔:拉孔是在拉床上进行。 • 拉削工艺特点: • 1)生产率高。 • 2)加工精度高。 • 3)拉床简单。 • 4)拉刀制造复杂。 • (8)光整加工:研磨、珩磨等。 • 5、孔加工方案选择 • (1)钻——扩——铰 • (2)钻——拉 • (3)钻——镗 • (4)钻——镗——磨
孔加工方案选择
3、孔的加工
• (2)扩孔:用扩孔钻对工件上已有的孔进行扩大。 • 扩孔的工艺特点: • 1)扩孔钻齿数多,导向性好,切削比较稳定。 • 2)扩孔的加工余量一般为孔径的1/8-1/10。 • 3)扩孔没有横刃。 • (3)铰孔:用绞刀对不淬火工件上的孔进行精加工。 • 铰孔的特点: • 1)绞刀齿数多,一般为6-12个,导向性、刚性好。 • 2)铰孔的余量很小,速度较低。 • 3)绞刀为定径刀具,较之镗孔容易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