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德安县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6·陕西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端详暗然别出新裁大名顶顶B . 苍桑恣情大廷广众浮想连篇C . 告罄贻误诚惶诚恐分庭抗礼D . 撤消抉别不由纷说陈词烂调2. (2分)(2018·江西) 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 . 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C . 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 .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 (2分)(2016·顺德模拟)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 . 商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预计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预计”与“达到”互换位置)B . 印度首都新德里5月1日起开始试行为期15天的汽车单双号限行,民众反响积极。
(“限行”后加上“措施”)C . 根据新条例,广东于2016年1月1日起依法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规定。
(删去“的规定”)D . 暑假前,校长要求各班班主任教育同学们切忌不要私自到江河中游泳。
(改“教育”为“告诫”)4. (2分) (2017七下·赫章期中) 下列句子顺序捧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 . ⑤⑥②③①④B . ④③②①⑤⑥C . ⑤⑥①③②④D . ①②④⑤⑥③5. (2分)下面情境下,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学雷锋小组”定于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然后去孤儿院慰问。
组长王丽让张红把这件事转达给小组其他同学,并让她尽可能动员大家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用五晚上,张红打电话通知了小组其他成员。
A . 张红对周亮说:“你不是一直想入团吗,我现在就给你个机会。
本周日上午十点去孤儿院慰问,希望你参加并好好表现。
”B . 张红对李爽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
这既是一次公益活动,又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一起参加吧!”C . 张红对王明说:“本周日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要去孤儿院慰问小朋友。
我看休平时愣头愣脑,笨手笨脚,要不你就别参加了!”D . 张红对赵鹏说:“明天上午十点在学校门口集合,去孤儿院慰问,你务必准时参加!”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共3题;共24分)6. (4分) (2017七上·新乡期末)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 . 颔联中的“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远望,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C . 颈联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D . 尾联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7. (8分)古诗词名句默写。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
(刘方平《月夜》)②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________,背灼炎天光。
(自居易《观刈麦》)④________,略输文采。
(毛泽东《沁园春·雪》)⑤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雨的句子:________。
⑥请写出与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有关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
(写出连续的两句)8.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宣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冷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南宋张进之,家世富足。
荒年散财,救赡乡里,遂以贫罄,全济者甚多。
太守王味之当见收,逃避进之家,供奉经时,尽其诚力。
味之堕水沉没,进之投水拯救,相与沉沦,久而得免。
时劫掠充斥到进之门相约勿犯。
(1)用“/”给文中的句子划分节奏。
(限断2处)时劫掠充斥到进之门相约勿犯(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③遂以贫罄 ________ ④相与沉沦 ________(3)翻泽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供奉经时,尽其诚力。
(4)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列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5)乙文记叙了张进之不顾生死跳水救王味之的义举,结合《鱼我所欲也》,谈谈两文中“义”的内涵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7.0分)(2011·南通)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原下的日子(节选)陈忠实①村庄背靠的鹿原北坡,遍布原坡的大大小小的沟梁奇形怪状。
在二条阴沟里该是最后一坨尚未化释的残雪下,有三两株露头的绿色,淡淡的绿,嫩嫩的黄,那是茵陈,长高了就是蒿草,或卑称臭蒿子。
嫩黄淡绿的茵陈,不在乎那坨既残又脏经年未化的雪,宣示了春天的气象。
②桃花开了,原坡上和河川里,这儿那儿浮起一片一片粉红的似乎流动的云。
杏花接着开了,那儿这儿又变幻出似走似住的粉白的云。
泡桐花开了,无论大村小庄都被骤然爆出的紫红的花帐笼罩起来了。
【批注:“笼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大小村庄开满紫红色泡桐花的景象,与“花帐”一词相对应。
】洋槐花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一种令人总也忍不住深呼吸的香味,然后惊异庄前屋后已经敷了一层白雪似的脂粉。
小麦扬花时节,原坡和河川铺天盖地的青葱葱的麦子,把来自土地最诱人的香味,释放到整个乡村的田野和村庄,灌进庄稼院的围墙和窗户。
【批注:这句话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表现了色彩之悦目、香味之浓郁。
】椿树的花儿在庞大的树冠和浓密的枝叶里,只能看到绣成一团一串的粉黄,毫不起眼,几乎没有任何观赏价值,然而香味却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中国槐大约是乡村树族中最晚开花的一家,时令已进入伏天,燥热难耐的热浪里,闻一缕中国槐花的香气,顿然会使焦躁的心绪沉静下来。
从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迎春花开伊始,直到大雪漫地,村庄、原坡和河川里的花儿便接连开放,各种奇异的香味便一波迭过一波。
且不说那些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色野草和野花,以及秋来整个原坡都覆盖着的金黄灿亮的野菊。
③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
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
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般神奇。
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
红苕是秋收的最后一料庄稼,通常是待头一场浓霜降至,苕叶变黑之后才开挖。
湿漉漉的新鲜泥土的垄畦里,排列着一行行刚刚出土的红艳艳的红苕,常常使我的心发生悸动。
被文人们称为弱柳的叶子,居然在这河川里最后卸下盛妆,居然是最耐得霜冷的树。
柳叶由绿变青,由青渐变浅黄,直到几番浓霜击打,通身变成灿灿金黄,张扬在河堤上河湾里,或一片或一株,令人钦佩生命的顽强和生命的尊严。
【批注:】小雪从灰蒙蒙的天空飘下来时,我在乡间感觉不到严冬的来临,却体味到一缕圣洁的温柔,本能地仰起脸来,让雪片在脸颊上在鼻梁上在眼窝里飘落、融化,周围是雾霭迷茫的素净的田野。
直到某一日大雪降至,原坡和河川都变成一抹银白的时候,我抑制不住某种神秘的诱惑,在黎明的浅浅光色里走出门去,在连一只兽蹄鸟爪的痕迹也难觅踪的雪野里,踏出一行脚印,听脚下的好雪发出铮铮铮的脆响。
④我常常在上述这些情景里,由衷地咏叹,我原下的乡村。
【注】作者祖居的老屋就在鹿原北坡的村庄里。
原,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1)文章第①段写那坨残雪有什么用意?(2)阅读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说说它的作用。
(3)本文第③段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原下的乡村景色的。
(4)批注是精读文章的常用方法,可以是对内容的客观注解,也可以是读者的主观感悟,例如,对作品的语言、构思及情感等的领悟。
请参照文中“批注”示例,对第③段画线句进行批注。
(5)【甲】【乙】两个片段,同样描写了“夏”,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五月是最好的时月,这当然是指景致。
整个河川和原坡都被麦子的深绿装扮起来,几乎看不到巴掌大一块裸露的土地。
一夜之间,那令人沉迷的绿野变成满眼金黄,如同一只魔掌在翻手之瞬间创造出来般神奇。
一年里最红火最繁忙的麦收开始了,把从去年秋末以来的缓慢悠闲的乡村节奏骤然改变了。
(陈忠实《原下的日子》)【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
(梁衡《夏》)10. (13.0分)(2017·深圳模拟) 阅读《涵养创新的精气神》,回答下列各题。
涵养创新的精气神①最近,围棋“人机大战”在韩国首尔收官,韩国围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败给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
对此,国人感受到了前沿技术创新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为共识,创新成为当代社会的高频词。
②创新从哪里来?首先需要有一种生存与发展的紧迫感与危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