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管理制度
.
注意事项
6、随时评价保护具使用情况: (1)能满足保护具使用患者的身体基本需要,患
者安全、舒适,无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坠 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发生 (2)患者及家属了解保护具使用的目的,能够接 受并积极配合 (3)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顺利进行。
.
.
谢谢
主要用于(约束指 征)…
.
1
2
3
4
1.
2.
3.
4. 5.
6.
7.
麻 醉 未
术后 神志 年
躁动 不安
不清、 意识
龄
障碍、 因
不能 沟通 或沟 通困
不能 配合 治疗 和护
其他 需要 约束 的情
清
昏迷 素 难
理工 况
醒
作
.
身体约束对患者的伤害
Evans 等针对约束相关伤害的系统性评价发现: 身体约束可直接导致患者躯体的伤害,如神经损 伤,身体功能减退,肌肉耗损,增加医院感染、 压疮、便秘、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甚 至会导致窒息和死亡。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包括: 焦虑、恐惧、躁动不安、抑郁状态、嗜睡等。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两膝之间衬棉垫 约束带横放于两膝
两头带各缚住一侧膝关节 宽带两端系于床缘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膝部约束带的使用
.
.
要点与说明
1、约束带松紧度适宜,以能 伸进1~2指为宜 2、肢体约束时,要使肢体处 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 度
约束管理制度
.
.
什么是约束
保护性约束是指用合 适的约束工具约 束因心理、生理 等原因造成不能 自主控制行为的 病人,防止发身 自伤、伤人、非 计划拔管等意外 事件。
约束的目的:
目的
.
对自伤、可能伤 及他人的病人限 制其身体或肢体 活动,确保患者 安全,保证治疗、 护理顺利进行
防止患者过度活 动,以利于诊疗 操作顺利进行或 者防止损伤肢体
3、使用时,约束带下需垫衬垫,固定松紧要适宜, 需较长时间固定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活动 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 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正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 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解除约束时间等。
肩部约束带的使用
.
.
腕(踝)部约束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者腕(踝)部 棉垫包裹腕(踝)部
绷带打双套结套在棉垫外 绷带系于床缘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宽绷带(约束腕部或踝部)
.
.
膝部约束
操作前评估
必要性
约束时间
.
病情及意识
评估
约束带种类
肢体活动度
局部皮肤完整性
如何约束?
约束带
约束套
.
.
患者约束带 操作流程
.
肩部约束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诊断、协作患者取舒适体位 暴露患者双肩 双侧腋下垫棉垫
袖筒套于患者两侧肩部 两袖筒上的细带在胸前打结
长带系于床头 清洗双手,记录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 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患者反应等,并签全名
.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应症,维护患者自 尊。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护具的目的、 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 能不用。
2、保护具只宜短期使用。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 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用时需注意患者的卧 位,保持肢体及关节处于功能位,并协助患者 经常更换体位。
.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