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天津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天津中考化学真题【答案解析】

2016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Mn55Fe56Cu64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铁水铸铜C.纸张燃烧D.海水晒盐【解析】A项,蜡烛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项,铁水铸锅,铁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项,纸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项,海水晒盐,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挥发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中含氧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为78%,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

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河水B.氯酸钾C.三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解析】河水中除了含有水之外,还含有很多其他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B.汽油C.氢气D.天然气【解析】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是最清洁的能源,故选C。

5.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蔬菜B.鸡蛋C.玉米D.豆油【解析】玉米中富含糖类物质,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鸡蛋中富含蛋白质,豆油中富含油脂,故本题答案为C。

6.下列图式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A项试管中水太多;B项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接触试管内壁;C项标签没有朝向手心,瓶塞未倒置在桌面上;D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7.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A.磷矿粉B.硝酸铵C.硫酸钾D.氯化钾【解析】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钾都是白色粉末状固体,磷矿粉是灰白色固体,从外观上即可鉴别出来,故本题答案为A。

8.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A.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原子构成D.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析】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故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异,故本题答案为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解析】A项,红磷在氧气中和空气中都能燃烧,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A错误;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B项正确;C项,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故C错误;D项,木炭只有在点燃的条件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才能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故D 项错误。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B.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C.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纯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D.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解析】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有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有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项错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1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了C.一氧化碳有毒,燃着的煤炉会产生一氧化碳,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人中毒D.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解析】A.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得病,但过量的摄入微量元素也会导致人生病;故A 选项错误;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此时瓶内压强减小,溶解度减小,故B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C选项错误;D.锅底出现黑色,那是碳没有完全燃烧,所以应该调大进风口,使参与燃烧的氧气更多,使得燃烧更充分。

故D选项正确;故选:D12.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选项需要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B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C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区分D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解析】A.滴加石蕊溶液后,稀盐酸溶液由紫色变红色,氯化钠溶液无现象,氢氧化钠溶液由紫色变蓝色,该选项方法正确;B.加入足量的水后,硫酸钾全部溶于水中,硫酸钡和碳酸钙均为不溶性白色沉淀,该选项方法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和二氧化碳,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该选项方法错误;D.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后,铁粉逐渐溶解,并有气泡冒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木炭粉无现象,氧化铜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该选项方法正确;故选:AD.13.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B.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C.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A错误;B.向含有硝酸银杂质的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铜粉,利用的金属活动性的应用,铜的活动性是比银要活泼的,能够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单质,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硝酸铜溶液,故选项B正确;C.碳酸钙属于不溶性白色沉淀,氯化钙可溶于水,加水后可以形成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钙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固体,故选项C正确;D.向混有碳酸钠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稀盐酸既会和碳酸钠杂质反应又会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把原物质也反应掉,故选项D错误。

故选:BC.14.氨基钠(NaNH2)是维生素A的原料。

工业上将金属钠于97~100℃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液氨(NH3),再加热至一定温度生成氨基钠和氢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NH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9%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D.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4NH3△4NaNH2+H2↑【解析】A.钠元素化合价+1价,氢元素化合价+1价,所以氮元素化合价-3价,故选项A正确;B.NaNH2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0%,故选项B不正确;C.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钠放在水中即可熔化,属于金属的固有属性,故选项C正确;D.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可知方程式框架正确,但是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守恒,配平不对,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BD1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B.向等质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稀盐酸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解析】A.选项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7,加水后不断稀释,但是溶液仍呈碱性,PH无限接近7,但不能等于7,故选项A不正确;B.选项是等量的金属,足量的酸的问题,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有关,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的质量越多,但金属铝化合价为+3价,需要特殊考虑,所以产生氢气质量最多的是铝,其次是镁,最后是铁,故选项B不正确;C.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后,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在发生其他反应,所以一开始不会产生沉淀,将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故图像正确,故选项C 正确;D.二氧化锰属于催化剂,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后只会改变反应速率(此题为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产量,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第Ⅱ卷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6.(6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现有①氧气②活性炭③生石灰④盐酸⑤硝酸钾⑥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吸附有异味物质的是;(2)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6)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和应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答案】(1)②;(2)①;(3)④;(4)⑤;(5)③;(6)⑥【解析】(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选②(2)氧气能够供给呼吸,故选①(3)盐酸可以与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可用盐酸除锈,故选④(4)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⑤(5)生石灰能吸收水,故选③(6)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⑥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下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化学种类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答案】(1)原子、分子;(2)A;(3)7、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不同【解析】(1)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填:①原子②分子(2)A.氯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B错误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C错误故选A(3)①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答案为:7②氧和硫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6个,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③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所以氧和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8.(8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