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侨大学 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华侨大学 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中外建筑史一名称解释:四阿顶:(04)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举折: (04) 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

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步架: (04) 檩与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宋代梁以步架数命名。

草架: (04)收分:(04)院落: (06)模数: (06)补间铺作: (07)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

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

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

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藻井: (07)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

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

减柱造: (07)叠涩: (08) 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普拍枋: (08)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移住造: (08)柱式: (04)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典型反映。

帕拉提奥母题: (0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

具体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

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

后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

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帆拱: (04)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

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成就:1.把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

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3.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巴西里卡: (04)水晶宫: (04)博览会展览馆,1850年建于伦敦海德公园,外形为梯形长方体,征集方案要求一年内完成,因博览会结束时能搬走,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植物温室”构造方式,完全采用铁和玻璃建造,不到半年装配完成,博览会后拆掉。

1).用新材料、新结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式,使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标注了新建筑的出现。

"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建筑。

2).采用了金属结构与玻璃材料,显示了两种材料和结构的巨大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3)."水晶宫"是装配式建筑的始祖。

它完全采用现场组装。

显示了装配构件在建筑中的优越性。

规格尽量少,便于批量生产。

4).建筑的各个方面,各个立面,只展示铁框架和玻璃,没有装饰,完全表现机械生产的本能。

5).时间短,体现了建筑的高速度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 (07)坚固、适用、美观;手段、目的、形式;技术、功能、艺术。

适用是建筑的目的,是建筑的主要功能;坚固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是建筑技术的主要内容;美观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建筑艺术的主要内容。

二简答题(附图)简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特点: (04)一宫殿建筑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建筑物之一,体现着当时最成熟的技术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个时期的建筑成就,具有明显的政治性,社会的统治思想和典章制度对他的布局有这深刻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以群体布局的空间处理见长,在基址选择因地制宜的塑造环境以及空间尺度色彩处理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和创造性,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形制多样,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2 盛行高台宫室阶段3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4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四以明清北京故宫为例。

故宫为我国标志性宫殿建筑之一,除具备中国古代建筑的一般特点外,它还具有如下特点:1 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对称的纵深发展形成轴线,各组建筑串连在同一轴线上,形成统一而有主次的整体。

2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以建筑围绕成院-一个闭合的空间,作为单元,若干院组成建筑群,通过各个院的空间尺度的变化对比产生出不同的气氛。

以达到气氛协调的效果。

3 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通过运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等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体建筑。

在形体上,主要表现为屋顶形制。

4 富丽的色彩和装饰:无论是装饰、装修还是色彩、彩画,均丰富多彩、灿烂绚丽。

黄瓦、红墙、白玉雕栏、蓝天白云,组成了中国宫殿的富贵、豪华壮丽的风格。

5 技术设施先进:防火排水采暖等设施齐全考虑周密,建筑工艺精湛,材料丰富。

6 处处反映出以皇权为中心的思想:建筑的布局体型大小色彩彩画等等各个方面都有必须符合一定的等级要求,突出太和殿这个建筑中心,同时体现尊卑有序的礼制思想。

简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04)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体系: (04)试述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 (08)《园冶》中造园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意在笔先“自寄心期,意在笔先”;得体合宜“妙于得体合宜,未可拘率”;巧于因借“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设计手法:1.划分景区:(1)变单一为多样,变单调为丰富,从多样丰富中感受建筑空间的盛大容量(2)提供时间上持续的欣赏过程,从迂回曲折中感受层次(3)形成疏密相间,产生对比效果划分要点:整体有主次,个体有特色,之间互关联。

2.塑造自然山水形象:(1)造山造山模式:接近原尺度的再现整个大山;小中见大,缩小比例,再现整个大山;以很小的体量再现部分大山山水布局模式:“主山隔着主水面遥对着主建筑”(2)理水:水面聚分得体;妥善处理水口;合理布置池岸;控制植物生长。

3.处理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的矛盾:采用隔绝式布局;缩小建筑尺度;虚化建筑界面4.巧妙处理建筑空间:留园入口庭院:“古木交柯”“华步小筑”5.运用各种扩大空间手法:1)化整为零2)调节尺度3)凸凹处理4)不尽尽之(化有为无,划实为虚,隔而不挡,巧于因借,源流无尽,周而复始)院落式住宅的优点: (04)简述<周礼.考工记>中”营国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06)“生起”及其具体做法: (07)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

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

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榑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

其他各榑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

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收山”及其功能: (07)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

其目的是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了结构上的某些变化(增加了顺梁或扒梁和采步金梁架等)“推山”及其功能: (08)是庑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侧脚”及其意义: (08)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何谓“举折”: (07)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

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什么是“开间”?写出九开间建筑个开间的名称: (08)梢间开间为奇数的木构建筑中,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

尽间开间为奇数的木构建筑中,正中一间称为明间,其左右侧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

当心间“心”即中心。

“当心间”、“心间”即建筑物的中间一间。

又称“明间”。

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及其轴测图: (08)23. 穿斗式构架明清时期,用于坡屋顶建筑的木构架的一种基本形式。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是檩柱支承体系。

有疏檩和密檩两种做法。

主要特点是:(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取代横向的木梁,(2)尽量以小材取代大材(3)简化屋面构造(4)简化悬挑结构(5)增加构件灵活性。

穿斗式在南方建筑中广为流行。

但它不能适应较大跨度的殿屋空间,因而没用在宫式建筑。

可以说它与抬梁式构成了一种良好的互补机制。

特点(1)以柱、檩、穿、挑为基本构件(2)尽量以竖向的木柱取代横向的木梁(穿斗式荷载传递:檩→柱,中国古话:横担千、竖担万——木材抗压能力﹥抗拉)(3)尽量以小材取代大材(4)简化屋面构造(5)简化悬挑结构(没有斗拱)(6)增加构件整体性(7)增加构件灵活性(对地基的要求不是很大,柱子多,荷载传递均匀)(8)屋顶、墙面相对较轻、薄、适用于南方民用建筑。

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特点: (04) p198 p129建筑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04)哥特式教堂结构特征:①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承重构件,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的填充围护部分就减到很薄,材料省了拱顶大为减轻,侧推力减小,连带着垂直承重的墩子也就细了点。

②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的4角,因而可以用独立的飞券在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的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

飞券落脚在侧廊外侧一片片横向的墙垛上。

③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尖券和尖拱的侧推力比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

而且不同跨度的两圆心券和拱可以一样高,因此,十字拱顶的对角线骨架券不必高于4边的,成排连续的十字拱不致逐间隆起。

内部空间整齐、单纯、统一。

简述哥特教堂的建筑风格: (04) (06) p195文艺复兴建筑特点: (07)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征:文艺复兴建筑是在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15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来传到其它地区,形成了带有各自特征的文艺复兴建筑,其中以意大利的成就最高,在文艺复兴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文艺复兴建筑实在反封建、倡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以取代哥特式的象征神权的建筑风格。

①.世俗建筑成为建筑主体,建筑形式丰富。

出现工人阶级、市民、教堂、广场、府邸、成为主要对象②.扬弃了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罗马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式构图。

(和谐、理性、人文主义观,古希腊古罗马的集中式构图再次出现)③采用其他的结构与哥特建筑相抗衡。

④在建筑轮廓上强调整齐统一。

(有条理的规则的构图方式代替了哥特式的自发随意)⑤.广场建筑活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