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器环境可靠性试验规范目录一.目的和范围 (4)二.引用标准 (4)三.试验设备要求 (5)四.术语定义 (5)1.标准大气条件 (5)2.高温贮存试验 (5)3.低温贮存试验 (5)4.高温运行试验 (5)5.低温运行试验 (6)6.恒定湿热试验 (6)7.温度循环试验 (6)8.高温极限试验 (6)9.低温极限试验 (6)10.冷启动试验 (6)11.冷热冲击试验 (6)12.盐雾试验 (7)13.粉尘试验 (7)14.防水试验 (7)15.符号定义 (7)16.正弦振动 (7)17.随机振动 (7)18.跌落 (7)19.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 (8)20.加速寿命试验 (8)21.绝缘电阻 (8)五.规范内容 (8)1.一般试验步骤 (8)2.试验应力 (9)2.1高温贮存 (9)2.2低温贮存 (10)2.3高温运行 (11)2.4低温运行 (12)2.5恒定湿热试验 (13)2.6温度循环试验 (14)2.7交变湿热试验 (15)2.8低温极限测试 (17)2.9高温极限测试 (18)2.10盐雾试验 (19)2.11冷热冲击 (20)2.12正弦振动试验 (21)2.13粉尘试验 (22)2.14防水试验 (22)2.15包装随机振动试验 (23)2.16包装跌落试验 (23)2.17 HALT试验 (24)2.18 随机振动寿命试验 (24)六.顺序应力测试 (25)七.附录 (26)1. 附录一:不同环境应力对应的失效模式 (26)2. 附录二:IPXX(防尘等级&防水等级),参考如下 (27)八.注意事项 (28)九.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时间统计 (28)一.目的和范围本文档描述了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规范,包含气候(环境)试验(含高低温储存试验,高低温运行试验,湿热存储及运行试验,温度循环试验,冷热冲击试验、高低温极限试验、IP防护试验、盐雾试验)和机械(环境)试验(含振动、跌落试验)。
本文档旨在规范电动汽车驱动器可靠性试验方法,适用于研发阶段电动汽车驱动控制器的摸底及型式试验等。
二.引用标准GBT18488.1-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18488.2-2006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ISO 16750-2006 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ISO 20653-2006 道路车辆防护等级,电气设备对外来物、水和接触的防护QCT_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GB-T 2423.0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0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 2423.0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0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 交变湿热(12h +12h循环)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_试验Ka盐雾GB-T 2423.18-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 2423.37-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 沙法试验GB-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GBT 2423.56-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试验三.试验设备要求试验设备定期校准,保证试验设备温度的容许偏差范围为±2℃,湿度容许偏差范围为±5%。
四.术语定义1.标准大气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25%RH-75%RH,大气压力约为1.013×105Pa。
2.高温贮存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包装状态下)在高温条件下贮存的适应性。
3.低温贮存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包装状态下)在低温条件下贮存的适应性。
4.高温运行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5.低温运行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6.恒定湿热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7.温度循环试验确定测试样品在温度变化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
8.高温极限试验找产品的高温工作极限,目的是找产品薄弱点,同时观察产品高温规格之上有多大余量。
9.低温极限试验找产品的低温工作极限,目的是找产品薄弱点,同时观察产品低温规格之下有多大余量。
10.冷启动试验验证产品低温条件下能否正常启动,本文定义产品在低温条件下冷冻半小时后,上电运行。
在低温工作和低温极限试验中都应进行冷启动试验,低温工作时应进行两次冷启动试验,低温极限试验每个温度点进行一次冷启动试验。
11.冷热冲击试验考察器件、或单板在高低温交替环境的适应性。
12.盐雾试验确定产品在盐雾环境中的适应性。
13.粉尘试验确定产品在有粉尘环境中的适应性。
14.防水试验防水试验是用于确定、评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耐受湓淋或降落在其上面的液态水影响的能力。
15.符号定义Th,保持时间,Tr,升温时间,Tf,降温时间。
16.正弦振动正弦振动试验使用变化或固定频率和幅值的正弦信号,在每一瞬时仅施加一个频率,试验条件包括频率范围(频带)或固定频率、振幅和试验持续时间。
17.随机振动未来任一给定时刻的瞬时值不能预先确定的机械振动,无法用确定性函数而须用概率统计方法定量描述其运动规律的振动叫随机振动,如运输过程中汽车上的物品所受的振动。
18.跌落跌落试验用于模拟产品包装后不同的棱、角、面于不同的高度跌落于地面时的情况,从而评估产品受损情况及评估产品包装组件在跌落时所能承受的跌落高度及耐冲击强度。
从而根据产品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完善结构设计或完善包装设计19.HALT(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
HALT是一种发现缺陷的工序,它通过设置逐级递增的环境应力,来加速暴露试验样品的缺陷和薄弱点,而后对暴露的缺陷和故障从设计、工艺和用料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提升可靠性的目的,最大的特点是设置高于样品设计运行限的环境应力,从而使暴露故障的时间大大短于正常可靠性应力条件下的所需时间。
20.加速寿命试验加速寿命试验(Accelerated Life Test)是指采用加大应力的方法促使样品在短期内失效,以预测在正常工作条件或储存条件下的可靠性,但不改变受试样品的失效分布。
即试验应力不能超过样品任何一个器件或材料的额定应力。
21.绝缘电阻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
五.规范内容1.一般试验步骤初始检测在进行任何试验之前,试验样品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量以及外观检查。
试验对试验样品施加规定的环境应力,以便确定这种应力对样品工作状态或存储状态的影响。
恢复存储类试验在试验之后最后检测之前,为使试验样品性能稳定,应使样品恢复到正常的大气条件下。
最后检测恢复期结束后,试验样品应按产品相关标准进行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量以及外观检查。
2.试验应力2.1高温贮存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升(1℃/min)至105℃或85℃(水冷机型105℃,风冷为85℃),保持48h。
恢复将温度降(1℃/min)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降温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
最后检测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参考曲线:注:参考ISO16750-4,5.1.2.1节2.2低温贮存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降至-40℃,保持24h。
升降温速率为1℃/min。
恢复将温度升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升温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
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参考曲线:注:参考ISO16750-4,5.1.1.1节2.3高温运行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温箱内,使箱内温度升至85℃或65℃(水冷机型85℃,风冷为65℃),上电运行,保持96h。
升降温速率为1℃/min。
恢复下电停机,将温度降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降温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
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参考曲线:注:参考ISO16750-4,5.1.2.2节2.4低温运行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受试样品放入温箱内,设备下电,降温速率为1℃/min,使箱内温度降至-40℃,温箱温度在-40℃保持4h后,设备上电,-40℃温度停留时间为24h,低温试验结束后升温至常温,设备下电,升温速率为1℃/min。
为了防止冷凝发生,升至常温后应保持1小时以上。
恢复下电停机,将温度升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升温时间不计入恢复最后检测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参考曲线:注:参考ISO16750-4,5.1.1.2节2.5恒定湿热试验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温湿箱内,使箱内温度升至40℃,湿度升至93%,上电运行,保持21天。
升降温速率为1℃/min。
恢复下电停机,将温湿度恢复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降温降湿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
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参考曲线:注:参考ISO16750-4,5.7节2.6温度循环试验初始检测按相关规范规定对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及电性能(含绝缘电阻)测试。
条件试验将受试样品放入温湿箱内,使箱内温度降(1℃/min)至-40℃,在-40℃保持1小时30分钟,然后升温至85℃或65℃(水冷机型85℃,风冷为65℃),在85℃保持1小时30分钟,升降温速率为1℃/min,共计30个循环。
设备上电运行:上电运行阶段为低温-40℃保持阶段最后30分钟,以及升温到20℃开始运行至85℃保持结束。
表一温度变化及保持参考表格恢复下电停机,将温湿度恢复至正常大气条件,并在此条件下恢复1h,箱内降温降湿时间不计入恢复时间。
最后检测检查外观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然后上电(含绝缘电阻)测试,应能正常工作。